一个温暖的午后,湖边的银杏树上,站着两只朱劲斑鸠。它俩各自占据着自己的枝头,一只抬头远望,目光悠远,仿佛在眺望着远方的未知;另一只低头俯视着游人,眼神中透着一丝好奇与淡然。这场景,不禁让我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此时,游人成了斑鸠眼里的风景,而斑鸠也成了我心中的诗意画卷,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情感在心底悄然流淌。
如果说,此时的斑鸠,优雅得像个淑女,那么去年秋天公园里上演的那一幕,斑鸠与野猫的生死大战,我们看到的斑鸠又是怎样的呢?那天傍晚,我正踩着水泥方块穿行在草坪间。突然,一阵猛烈的“喳喳”声,由远及近,惊得我不由驻足观望。只见一只橘猫嘴里叼着一只小灰鸟,倏地一下,钻进绿篱。紧随其后,临空俯冲下来三四只灰褐色斑鸠。那前倾的身体,像利箭一样猛。瞪着满含愤怒的双眼,握着利爪,蓄势待发的样子,真像愤怒呐喊的海燕,每一次俯冲都带着决绝的气势,仿佛要冲破一切障碍,捉住它,撕碎它。当时,我惊异地看着这一幕,心想:动物界怎么也跟人类一样,在保护幼崽时,“为母则刚”的大无畏精神尽显无遗;在保护同伴时,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殊死一搏!橘猫好像心里清楚自己捅了“马蜂窝”,如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躲闪不跌。当它冲过一片开阔地时,被俯冲下来的斑鸠啄去头顶和脊背几缕金毛。顿时,伴随着猫的“喵喵”惨叫声,猫毛被斑鸠得意地扬在风中。那一刻,斑鸠们扬眉吐气的“喳喳”声,被风传得很远 ......。它们紧密团结,为死去同类报仇的勇敢行为,深深震撼了我。黄昏下,这一场动物间的厮杀,也是自然界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生存法则,使人不由心生敬畏。走过花园,看到被橘猫仓惶扔下的半截斑鸠尸体,看到斑鸠们围着“咕咕”哀鸣,“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危机感和哀伤情绪久久弥散在树林间。我不由频频回首,竟也鼻子发酸,失去亲人的悲怜之情,犹如亲身经历般历历在目。小鸟停住“啾啾”,连树叶都仿佛屏住呼吸为斑鸠默哀。所有“目睹”斑鸠报仇的动、植物,仿佛都为那只不幸遇难的斑鸠泪目,又仿佛张开小手为斑鸠们的勇敢击掌喝彩。
想不到,平时温和安静的斑鸠,在复仇时,围攻追啄野猫的架势,竟像千军万马,杀气腾腾的勇士。相反,平日里捉老鼠、掏鸟蛋,在湖边偷捞小鱼的威武“大将军”,却狼狈得像一只缩头乌龟。
激战过后,园子恢复宁静,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这时,一只朱劲斑鸠轻轻跳落在草坪上,那“蹬蹬”跳动地身子,像一个跳着“华尔兹”的小精灵。颈后独树一帜的白色斑点羽毛,是那样醒目。它低头用爪子刨着草根下面,一边用尖嘴左右划拉,口味在草籽和毛毛虫间不断地切换,一边哼着“咕咕”小曲,像大猩猩在稠密的毛发间找虱子一样,那专注而满足的表情,仿佛在说:“嗯,这味道真是绝了,下次还要再来一份。”旁边稍远处几只小麻雀,也在蹦蹦跳跳地觅食,各自忙碌着。丁香花儿在风里摇曳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气。游人在黄昏里散着步,喜鹊飞来飞去,一派和谐共生的气象。
从斑鸠跌宕起伏的“人生”,我看到生命的感叹调,更是大自然这部宏达交响乐中的一个音符。动、植物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这片热土上生存着。无论是激昂的复仇旋律,还是安静的觅食乐章,都是它们生命中精彩的感叹调,充满着丰富与奇妙。它们的生存与繁衍,与自然界其他动、植物以及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尤其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环境趋于恶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尊重自然,减少环境污染,为斑鸠以及其他生命创造一个适合生存的美好家园。愿我们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创造属于自己的舒适环境,找到属于自己的安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