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我和妻商定,利用“五一”假期去趟老家,走乡间小路、赏田边风景、尝农家美味,来个“垄上行”。
假期如期而至,我俩起了个大早,坐上了去老家的首趟高铁,快要下高铁的时候,外甥女的电话也到了,说车已在高铁站地下停车场等侯了。我们驱车约40分钟,到达了目的地,便迫不及待地催姐姐领我们欣赏乡间美景。
我们从垄上走过,春色还未褪尽。蓝天下,白云飘,羊儿跑,小路纵横交错,树叶沙沙作响,春风拂面心陶醉,满目青葱似画妍。昔日狭窄滑溜的田埂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场景不见了。白色的柳絮像雪花一样在空中飞舞,飘落下来像一层“霜”覆盖在田埂两边。埂边水渠旁,一溜排蚕豆结满了豆角。田野里,油菜杆已过成人头,籽粒饱满,绿油油的麦子开始抽穗,长势喜人,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它们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波浪。沿着田埂前行,眼前呈现一片桃园,桃花盛开的场景已不见踪迹,低矮的枝头挂满了毛茸茸的小青果,林中饲养着许多鸡,个个膘肥体壮,有的打盹、有的斗殴、有的觅食、有的伸懒腰。桃园后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岸上长着垂柳,柳枝随风飘扬,一丛丛嫩绿的芦苇拔节生长、随风摇曳,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河面上鱼儿游来游去,一群鸭子在戏水,伴着“嘎、嘎”声,悠闲自在的向前游动,放鸭人撑着小船,吆喝着紧随其后。过了河,看见辛勤劳作的农民正在做田间管理,有的补种瓜果蔬菜、有的除草施肥浇水、有的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为取得丰收做充分的准备。
走着走着,猛一抬头,看见不远处麦田里“长”出了几户人家,最西边一栋2层小楼特别引人注目,屋顶上安装了一层太阳能电池板,西山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大门口两侧开满了一大片红彤彤的花,像个“世外桃源”。出于好奇,姐姐便带我们从一条小路抄近过去,还未靠近,狗吠声便“招呼”我们。走近一瞧,原来,门前是蔷薇花,血红色的花朵次第开放,花香沁人心扉,十分惹人喜爱,都不忍心触摸它们。嗡嗡的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高兴地采着花粉。门前菜园子里长着蒜苗、韭菜、红苋菜,还有刚刚栽种的青椒、茄子和缸豆,一小块、一小块整齐划一。 门外的脚步声、说话声和急促地狗叫声,惊动了屋内的女主人,她开门出来探个究竟,得知我们的来意,便热情邀请我们进去歇歇脚,一进门,正在做饭的男主人也从厨房走出来,和女主人嘀咕了几句,便又进去忙活了。“小黄”跟着女主人脚前脚后叫个不停,被她大声呵斥后,便灰溜溜地钻进了小窝。院子里布局深深吸收了我们,只见地上、空中井井有条地摆放着大小形状不一、品种颜色各异的花盆,有吊兰、君子兰、牡丹花、芍药花。东边有一颗碗口粗的葡萄树,树干笔直向上,枝条在自搭的钢丝架上有序伸展开来,修剪过的枝条上冒出许多嫰绿的枝叶。西边的墙角下有一不大的扇形鱼池,里面有一个约1.5m高的假山,走近一看,假山很精巧,上面有小人、小桥、小绿植等装饰物。池水清澈见底,几朵含苞待放的白睡莲花已露出水面,十几条寸把长的锦鲤在欢快地游来游去,人一靠近便一溜烟躲进了假山和睡莲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屋檐下,两只燕子飞来飞去,衔着春泥,忙着筑新巢。主人笑眯眯地说,每年这个时候,都有新燕子来做窝、繁衍后代。 “奶奶,奶奶”,一声幼稚清脆的童声突然打断了我们的雅兴,女主人的儿子一家三口回来吃饭了。不知不觉,已到饭点了,我们和她挥手道别,想想中午有姐姐做的家乡土菜,不由得口水流了出来。
“我从垄上走过……我从乡间走过,总有不少收获……”返程途中,听着张明敏演唱的歌曲《垄上行》,回味着我的垄上之行,脸上洋溢着甜蜜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