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东明的头像

陈东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0
分享

在荔枝山品尝荔枝

水乡中的岭南初溪磨头岭荔枝山,山高约七、八十米,从公路转入山路曲折蜿蜒约二公里的荔枝山山顶,这段路小车比较崎岖难行。

荔枝山种植荔枝面积有几百亩。这地方靠近风景秀丽的增江河,土地肥沃。站在山顶上,俯瞰山下四周平原的自然风光,河流、湖泊、田园、村庄、绿树美不胜收。之前我曾几次去过荔枝山,却总是不逢荔枝成熟时,确切地说是荔枝树还没有长大结果。

四五年前,表弟承包了这个荔枝山后,将原先虬枝、质差佝偻的老槐荔枝树锯断,重新嫁接新的荔枝品种,比如仙进奉、挂绿、水晶球、桂味、糯米糍等各种名优荔枝,并改良了施了有基肥和杀虫,因此这座山的荔枝近几年才先后陆续小量挂果,今年才迎来第一次荔枝大丰收。

在亲人中,表弟和表弟媳一直是个重亲情、热情好客之人,多次邀请我和父母一家去他承包的荔枝园采摘荔枝,比如增城及博罗和东莞大岭山等,如果我们不去,他就用快递将荔枝寄过来。今年荔枝丰收,故他又邀请我们前往采摘,因这地方我弟妹们没有去过,于是便选择了一个周日带了他们几个从几个省城驱车前往。

通往荔枝山上山那段山路曲折蜿蜒,风景旖旎,车子爬坡时颠簸得好厉害。弟妹们在车上叽叽喳喳,尤其是大妹,像个刚出笼的雀儿说个不停。我望着窗外,看着那些粗树头、矮树身熟悉的绿色荔枝林,此刻都换了模样——漫山遍野的红,不是星星点点,而是铺天盖地,仿佛整座山都着了火似的,却不灼人,反倒诱人亲近。

“到了!”我同弟妹们说。

山顶上,除了原有的会客室兼空调餐厅、伙房、洗手间和一些铁皮杂物间外,后面还有一排比较长和宽广的集装箱式空调工作间和工人的休息住宿间。在另外的一些独立工人们居住间,养有一些鸡和鹅在地上随意行走。而鹅在行走中伸长脖子“哦哦哦”地叫个不停,一切都显乡村山野味。

这地方之前我曾来过几次,对这里熟悉,于是便领着几个弟妹、带着礼物径直走向新建的工作间去。因为我想:毫无疑问表弟和表弟媳肯定在工作间与工人们一起工作。

果不其然,表弟和表弟媳都在里面,另外还有曾经多次见过表弟的一名老年伙计光头东。我向表弟和表弟媳介绍了我的弟妹,其实都认识,因早前表弟家几次办喜事,我和父母弟妹们一家全都去过,只是距今已经有好些年了。因那时亲友众多,他们不一定还认得。

皮肤黝黑、身材高而瘦削的表弟半躺在椅子上,见我到来马上站起来微笑着同我说:“来到就好。”但痛苦的表情隐约可见。表弟媳微笑着向我们问好。接着表弟向我解释:“今天肚子痛,有点不舒服。”

“去看医生没有?”

“没有,不要紧,服了些药就会好的。”只见表弟媳与工人们一起将采摘到的荔枝在这空调室分拣、装箱、打包,然后让工人们装车让经销商运走。

我几次上山,知道山上有棵千年的“神仙公”怪荔枝,当地远近的村民有这样的民彦:“神仙公荔枝,食得唔拿得。”意思是在原地吃没问题,离开这山吃就会肚子痛。几百年来确有其事,并且吃了这荔枝免疫力强、身体好。由于这荔枝树目前已知全世界只有这一棵,而全棵树结果只有20多斤,于是表弟就标价这荔枝卖500元一粒(颗)。今年,我就是冲着吃这棵著名的荔枝树的荔枝而来的,试试嘛。当然,带弟妹们见见亲戚、现场采摘荔枝也是我们城里人的一种乐趣。

交谈中,表弟同我说:“由于你们来得比较迟,现神仙公荔枝树大约还剩下约10来粒荔枝,一会你们只管去摘就是了,都是专门留给你的。”此外表弟还同我说:“我还有挂绿、极品糯米糍,澳洲树种与桂味嫁接的水晶球。”接着他笑着补充说:“挂绿我卖1200元一粒、神仙公卖500元一粒、水晶球卖12元一粒呢。”价格不菲呢,我想。由于表弟身体不舒服,于是他分附一个工人前去摘些挂绿和水晶球及糯米糍荔枝给我们品尝。

由于仙进奉荔枝正在满地分拣,所以就不用去摘。

我连忙笑着对那位准备离去摘荔枝的工人说:“每种你只摘四粒让我们几个每人尝一下就行了,太名贵不好意思。”结果那位工人每种都采摘了10多粒,我仔细端祥着那号称要1200无一粒的挂绿荔枝,个头中等,其貌比其它荔枝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果皮颜色红中有绿,相传那条环绕荔枝的线已经变得微红。

“挂绿荔枝中间环绕的线应该是绿线呀?”我这样问。身边那位老伙计光头东同我解释说:“由于挂绿荔枝成熟时间过长,那条绿线就会慢慢变红的。”我半信半疑。

我和弟妹们都分别各吃了二、三粒。挂绿荔枝剥开壳后,果肉晶莹剔透,入口立即让人感觉清甜爽脆并伴有一种淡淡桂花香味或蜜味的感觉,沁人心脾,回味无穷。那澳洲种与桂味嫁接的'水晶球',果肉近乎透明,能看清里面的核,含在口中,竟真有桂花香气氤氲开来,仿佛让人想起中秋时节的月色。

而那个头比较大,荔枝叶墨黑色的糯米糍荔枝虽然好吃,但味道显然比挂绿和水晶球及后来吃的神仙公、仙进奉逊色许多。

在室内叹着空调吃过几种名贵荔枝之后,尽管外面天气炎热,于是我带着弟妹们一起,来到了那棵在岩石缝中长出来的千年神仙公荔枝树。在这棵荔枝的入口处见到了一块竖立的神仙公荔枝广告牌,那是我为其撰写介绍神仙公荔枝的短文,我侄子为其创作的画。

眺望整个荔枝山的荔枝树,绿叶间缀满红果,沉甸甸地垂下来,几乎要碰到人的头顶。阳光从叶隙间漏下,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而那些荔枝便在光与影的交错中愈发显得鲜艳夺目,令人心情愉悦。

在通往神仙公荔枝约五六米崎岖的小道上,新铺设了步级、竹子围栏,以保证游人的安全。见这棵并不高的荔枝树上确实只剩下约10来只熟透的荔枝。这迟摘的荔枝熟得红透,个头也比原先我想象中的要大。

身材较高的弟弟,用竹杆的绑着的铁勾将伸出树外的荔枝摘下,我剥开品尝,浓浓的蜜味好爽、好清甜,甜味中的口感更醇、厚余味更绵长,感觉味道甚至比与刚才吃的挂绿荔枝还好一些。原先以为野生荔枝树结出的荔枝果核会大些而带点酸涩味,但没有,只是五百元一颗,终不是每人都能尝得起呢……。这也难怪它是名牌荔枝,前些年,这片大地拍卖的荔城挂绿荔枝要55·5万元一颗(粒),相比之下,这又算得什么呢。

品尝过神仙公荔枝后,于是我和弟弟一组,两个妹妹一组,各自在山头转转并摘了一些荔枝装进环保袋。回到工作室后,表弟媳也送了一些工人们摘的仙进奉荔枝给我们带回去。

临近中午,我同表弟说:“如你这里方便,中午我就与你和工人们一起吃工作餐。如不方便我们就下山去饭店吃。”表弟连忙说:“方便方便,我的厨师之前是在省城很有名气白天鹅宾馆附近的饭店当厨师呢。”

山顶另一处的厨房兼饭厅,内置两张每张能坐10个8个人吃饭的圆桌,一同在伙房吃饭的工人有20多人,此刻坐满,其中有几个因坐不下,还端着饭碗坐在伙房外的岩石上吃,这画面十分美丽和有趣,我拿出手机将这情景拍了下来。表弟弄来一张仅三四人用餐的小圆桌,我将这小圆桌移到伙房外的大树下,和弟妹几个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地望着山下的增江河和原野,美滋滋地吃着午饭。

师傅做的菜真好吃,虽一般的大鱼和大肉,却让他做出鲜美的口感。还有美味的猪骨咸鱼头冬瓜汤,我胃口很好,吃了两碗米饭,喝了一大碗汤,心满意足。

这时,我记起平时同表弟的交谈,他说:荔枝成熟时,他雇请工人摘荔枝共有二三十人,每人每天要付二三百元,还要安排他们一日三餐,住空调房。还有,每年买农药杀虫、买有基肥料、修剪枝叶,施肥、喷药几次,样样都要钱,花钱如流水。另外收成要看天气,他还说:我们农民是要看天气吃饭的,虫害、干旱、台风,哪一样都能要了果农的命。如果失收,那就血本无归;如果丰收了,价格却贱得很。说到这,表弟无奈地叹了一声:“做农民难哪。” 接着又笑着说:“还是你们好,有固定退休金,衣食无忧,如或有物业还可再收个租,真幸福。”

徜徉在荔枝山,在山顶的树荫下荫凉处喝着表弟泡的好茶,欣赏着山下美丽旖旎的风光,心情很好。此刻我想起之前曾听到他同我说过的话,心里却很感触。我很同情农民,荔枝虽然好吃、很甜,但他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却过得比较辛苦,也过得比较艰难、生活中充满着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

午饭后一会,为了不打扰表弟、表弟媳他们的工作,于是我与他们告别,与弟妹们一起满载荔枝返回省城。与此同时,表弟在病中也驱车前往他儿子的另一个荔枝采摘场工作。看来,人的生活有时也很无奈,身体有病也只能硬挺着,见此我心里的滋味并不好受。

荔枝是清甜的,但愿农民们今后的生活也应当与荔枝一样,那么美好和甜蜜。

      (写于2025年7月6日,原载2025年7月7日《文学的星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