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范存华的头像

范存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7/15
分享

咳嗽的刘老头

  “咳——”

“咳——”

“咳——”

随着一声紧似一声的咳嗽声在早晨空旷的村外持续不断的响起,此刻村子里的人都知道,老刘头一整天因为咳嗽声,他再也不会安静下来了。

老刘头的咳嗽声不同于一般人,不但持续时间足够长,而且中间还会停顿很长的一段,不停地咳嗽在经历了长长的一声之后,会突然卡住,瞬间没有了动静,令很多第一次跟老刘头接触的人很不适应,内心里顿时有一种很是恐惧的感觉,唯恐老刘头因为咳嗽的缘故,喘不上气了,背过气去,再也缓不过来,就此离别人世。

所以,但凡有人听到老刘头咳嗽声响起时,都会很紧张,会不约而同地注视着老刘头咳嗽时的一举一动,大家都屏住呼吸,专注地看着老刘头,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劲,表现出随时冲上跟前,参与抢救的准备行动。

可时间久了,大家慢慢发现,老刘头非但没有任何的意外,反而有一种很享受咳嗽的过程。这么剧烈的咳嗽,老刘头的脸上竟然一丝痛苦的表情都没有,就好像每天起床后洗漱刷牙一般,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在自然不过的事情,咳嗽似乎早已成为了他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每天早晨起来老刘头不咳嗽几声,反而显得不正常,仿佛他的身体里缺少了灵魂,整个人会蔫儿吧唧的,精神头也少了许多。

村子里的人都敬重老刘头,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老刘头整日不休的咳嗽声儿埋怨他,也没有人嘲讽他,仿佛老刘头的咳嗽声成为了他们生活里很融洽的一部分,每天睁开眼睛就跟听到公鸡洪亮的报晓声一般动听。

老刘头在村子里也算是一个名人,几年前在三十里外的粮站当站长,近几年因为年龄大了,不得不在家赋闲静养。如果不是身体原因,依照老刘头的秉性是绝对不会停下工作的。他说,让他闲下来不工作,简直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只有工作起来自己才感觉自己还活着,是一个有生命的人。

所以,他并没有就此闲下来,而是白天义务打扫村子里的卫生,晚上义务站岗放哨,做村子里的保卫工作。

他在粮站开始的时候,很多的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难道老刘头是一个干活不要命的人,为的就是多挣几块钱。可是,听别人说,老刘头的工资是他人的好几倍,根本不缺钱,可为什么他这样拼命工作呢?

随着内幕慢慢的解开,大家才一点点了解了老刘头的过去。

想当年,老刘头是一名光荣的抗美援朝老兵,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杀敌,荣立过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是一名名副其实而响当当的英雄模范。

转业后,被安排在粮站工作,担任站长。他工作认真,兢兢业业,把粮站管理得井井有条,多年来从未发生过一粒发霉的粮食入库,也未曾让粮库的粮食发生过偷盗事件。他所在的粮站年年都是先进单位,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虽说老刘头是一个嗜烟如命的人,可是一旦走进粮站,他整个人仿佛注入了强心剂,不但自己带头不吸烟,对任何一个口袋里装着烟的人,会毫不留情的呵斥一番,不但没收,而且交给伙房师傅,扔进灶膛,化为灰烬。

但大家分明看得出来,他因为没有烟味的刺激,整个人因为咳嗽不出来,会憋得青脸红花,面部扭曲,难受之极。

可就是这样,他依然能够硬生生的坚持了下来。即使张着嘴,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仍然不为所动。

有人劝说他这是何苦呢。他说,制度就是制度,任何人在制度面前绝对不允许冒犯,制度就是生命的底线,就是再亲的人也是如此。因为国家的利益永远大于一切。

闲暇来的时候,他会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讲为了粮站的安危,为什么会这样毫不留情地去执行制度。

他脸色凝重地说,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因为自己过度劳累,不小心昏睡过去,未能及时发现偷袭的敌军,导致身边的战友丢了性命。那一刻,他想到了自杀,为战友赔命。

后来,班长说,为了防止打瞌睡,大家想到了抽烟。抽烟能够刺激脑细胞,能够提神,使得人不在昏睡,保持清醒的状态。为此,班长还特别说到了一个例子,他说,长期在坑道里的战友们为了解决缺氧的状况,大家想到了一个“倒抽烟”的土法子——先让会抽烟的战友深深地吸一口烟,接着朝着坑道壁使劲喷出嘴里的烟雾,之后就是连续不断地反复下去。后面的战友就会被动地吸入这些连续不断的喷出的烟雾(其实就是现在常说的二手烟),熟料,这些烟雾真的刺激了战友们的神经,立马来了精神。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段里,他尝试着开始抽烟,并且,逐渐的养成了抽烟的习惯。

当时,物资极度匮乏,温饱都难以解决,更何况能够抽上一支烟卷。班长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大家把凡是能够搜集到的“各类树叶、草叶、草根等统统集中起来”,空闲时间碾碎。困乏的时候,装在烟袋锅里,大家相互轮流着狠狠地抽上一口,顿时那种苦中带涩,涩中带辣,辣中带酸……各种味道把人的食道,气管塞得满满的,不由你再安静的下来。啥时间,咳嗽声,刺鼻,呛人的烟味充斥着周围的空气,每个人的喉咙里仿佛都被一条无形的蛲虫在啃噬,再也无法摆脱,只能任由它折磨,发出歇斯底里的咳嗽。

但是,凡事还是有个意外。他接着说,在敌人阵地潜伏的时候,即使烟瘾再大,也得学会忍受。他特别列举了邱少云烈士的光荣事迹。

老刘头的真实名字很少有人问起,也没人敢打听。在外,大家都称呼他刘站长,在村里,村民们则亲切地称呼他老刘头。

宿舍里,老刘头的抽屉里,准备很多很多的各类烟叶,任凭大家随便卷烟。为此,他还把孩子们使用完的写字本统统收集起来,再用刀子分割成大小一致,整整齐齐的烟卷纸,供大家方便使用。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都染上了烟瘾,跟他一样吞云吐雾。他说,工作期间再大的烟瘾也得憋着,可是生活里,作为男人,不抽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和战士。

老刘头讲过自己捡拾烟头的事情。那时,从朝鲜战场回来后,为了达到做一个真正的战士的目标,学会抽烟便成为了考验他的一个所谓的标准。没有烟叶,各种树叶、草叶的味道实在难以忍受,他便想到了一个短时间内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办法。但凡时间允许,他就到人多的地方,商店内、大街上、集市、庙会等等场所。干什么?说出来感觉丢人,就是捡拾烟头。因为班长曾说过,将来再见面,人人都要成为一个标准的合格的战士。而老刘头心里明白,其实班长就是希望大家学会吸烟,通过在抽烟的回忆里,不忘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些战友。

老刘头说,每当捡拾到一个小小的烟头,像是得到了什么宝贝似的,放在手心里,高兴半天。当看到捡拾的烟头积攒的差不多时,便一个个撕开,会得到一堆烟丝。他会用一张长长的纸条把烟丝卷成一支烟卷。一切就绪,叼在嘴上,慢慢点燃,猛地吸上一大口。霎时间,伴随着强烈的咳嗽声,他的浑身上下被升腾的浓浓烟雾包裹起来,随着一吸一吐,在一闪一闪的亮光中烟灰的掉落,犹如曾经的战场。老刘头的思绪里便重现战场氛围。他就会在唏嘘中泪眼朦胧,沉浸在往事里,不再控制咳嗽声——那声音仿佛就是战友们咳嗽的声音在耳畔回响。

老刘头曾总结说,吸烟对于一个标准的烟民来说,每一次吸烟带来的咳嗽,宛如是在美美地享受和咀嚼一桌饕餮盛宴,美轮美奂。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

遇上平时工作安排,或者半年以及年终总结,大家围坐在专门的会议室,不出十分钟,整个会议室犹如硝烟的战场,浓烟滚滚,咳嗽声此起彼伏,持续不断,宛若一场早就是利用咳嗽声演练已久地而演奏的交响音乐会。如果咳嗽声一旦同频,又仿佛过年时候的二起脚,声震天空,震耳欲聋。为此,很多跟过来的家属都被震惊了,那种同频发出来的可怕的声音,简直就是一种人间炼狱般嘶吼,摄人心魄,令人惊魂。

他对待刚刚参加工作的小青年,一是告诫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二是必须学会抽烟,三是干工作严格做到一视同仁,兢兢业业。

当看到有的年轻人手中拿着红菊花,或者黄菊花的烟卷时,他会毫不客气的批评几句:怎么?生活挺滋润啦,家里日子过的不错啊?小小年纪学会享受啦……

记住,在我们粮站,任何人都不许买烟卷抽,必须自己卷烟,不然就是败家子。

有人说,老刘头真是一个怪人,吃哩黄河的水——管得真宽。

他听到了,却从来不生气,也不反驳,总是微微一笑了之。

2023年在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新闻媒体采访他。他把自己在抗美援朝期间所有的奖章拿出来,再穿上绿色的军装,把奖章一一整齐地挂在胸前,像年轻的战士一样挺拔站立,在咳嗽声中颤颤巍巍举起右手,庄重地行着标准的军礼。

采访结束后,他依然像过去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盒子,拿出早就用烟叶卷好的烟卷,一支支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即使知道有的人不抽烟,他也照发。

然后,自己也缓缓地点起一支,在急速地咳嗽声中,满脸通红,脸上写着惬意的笑容,满足地看着大家。

此刻,他胸前的奖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整个人都生成了一座不朽的战士雕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