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阳光火辣,哪里才是避暑胜地呢?也许你会说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或者是广西的桂林,亦或是四川的九寨沟。是的,这些确实是很好的避暑胜地,但是对于我们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来说,去这些地方避暑是不是多多少少有些奢侈。我心里的避暑胜地有时很遥远,有时又很近,那就是我的故乡。很遥远是因为好像一年也没会故乡几回,很近是开车也不过是三四个小时的路程。
对于这炎热的夏天,城里热浪滚滚,人们像是生活在一个大蒸笼里,每天上班只敢待在空调房里,不敢轻易外出,因为出去一不小心就会中暑,晚上空调更是要整夜整夜的开着才能安睡。炎热的天气也让人变得十分焦躁不安,这时我最怀念的是故乡的夏天。
故乡的夏天即美丽又清凉,它四面环山,绿油油的大树环绕着整个村庄,像是把村庄捧在手心里。早晨,小鸟在门前的大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叫人们该起床了。起来推开门,一阵清凉的微风迎面而来,带走所有的睡意,瞬间变得神清气爽。向远处望去,太阳刚露出半边娇羞的红脸,身边还环绕着美丽的红霞。阳光洒在村庄里,村庄变得一片金红,与四周的绿树相托,绿色与金色的组合,村庄瞬间变成了美丽的童话世界。
从睡梦中苏醒的村庄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有婴儿的啼哭声、有父母叫孩子的起床声、有鸟儿的歌声、有公鸡的打鸣声,母鸡咯咯咯地领着小鸡们出门觅食。大人们开始出去干活,孩子们则赶着牛到山坡上吃草,小姑娘们背着背篓,哼着山歌割猪草去了。邻居婶婶在烟地里忙着掰烟叶,微黄宽大的叶片放在手里沉甸甸的,一只手拿着烟叶,另一只手提起衣领擦了擦脸庞的汗,不由露出了笑容。隔壁的伯伯赶着一群鸭子到水塘里放,鸭子嘎嘎嘎地拍着翅膀往塘里冲,从它们整洁光亮的羽毛就不难看出它们的肥硕。鸭子在水塘上游来游去,时而用喙清洁羽毛,时而将头扎进水里寻找食物,时而有追逐嬉戏。此时村庄的炊烟也袅袅升起,是妇女们在做饭了。炊烟从窗户或屋檐边上悄悄溢出,在屋顶上慢慢汇聚,悬停在了半空,像是天上的白云落到了屋顶上,笼罩着整个村庄,给村庄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太阳慢慢升高,由原来金色慢慢变成微白色,此时蝉儿们正在树上吸吮着甘甜的汁液,为它们一天的演唱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一会儿,“吱、吱、吱”断断续续的声音从树梢上传来,原来它们已经开始了的它们独特的演唱会,此起彼伏的歌声悄然从四面八方响起,这是它们给夏天唱的赞歌,同时也在唱给辛勤劳作的人们听,为他们加油打气、解乏生趣,当人们劳作累了就坐在土坎上,闭上眼睛尽情欣赏它们的歌声,疲惫之感便悄然褪去了。
早饭后,大约十一多,村庄里的人有的在家干手工活,有的堂屋的水泥地上铺上一张凉席便睡去了,无需开风扇,有的则坐在大树底下看几个老者下象棋。合抱大小的大树长得郁郁葱葱,像一把巨大的伞,把阳光遮的严严实实地,丝毫不能透过,清清凉凉的,即便是中午,在树底下也能睡一个清香的午觉,有时微风吹来,送的不是热浪,而是凉风,更使人睡得幽香。下午两点,休息好的人们又开始了辛勤地劳作,有的挑着箩筐叼着烟去摘辣椒,一路吞云吐雾,有的扛着唱着歌锄头去锄地,一路歌声回荡,人们虽然忙碌,却都乐在其中。
晚饭后,人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唠唠家常、聊聊趣事、谈笑风生,凉风时常过来偷听人们的聊天,竟舞动着树枝忍不住地笑了起来。一轮明月从屋后悄悄升起,月光洒在树梢上,惊醒了在熟睡中的小鸟,小鸟拍拍翅膀,飞到黑暗的树枝上继续睡觉。月光像水一般静静地泻满了整个院子,院子里树枝斑驳的倩影不正是水中的水草吗?此时蛐蛐“唧唧吱、唧唧吱”、纺织娘“喳喳喳”、蝼蛄“吱吱吱”的叫着,夜莺也不甘寂寞,不时“嘟嘟嘟、哒哒哒”地叫着,萤火虫也打着灯笼一闪一闪地在院子里飞舞。晚上睡觉也不必开风扇,只要用衣服甩几下,赶走床上的蚊子,拉上蚊帐,便可高枕无忧、安心入睡了。到了凌晨,甚至感觉有些微冷,还要拿被子盖上胸膛。
故乡的夏天,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同时也没有城市的炎热,却有着最纯粹的自然之凉和最质朴的人情之美。它就像一首悠扬的田园诗,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让我在每一个夏日的夜晚,都能回味起那份浓浓的乡愁。我想着八月份的休假,一定要回故乡尽情享受这夏日之凉、夏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