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山耕夫的头像

大山耕夫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01
分享

秋风沉醉浪山坪

春天的新化浪山坪,树木吐绿,野生樱桃花点染红色,色彩斑驳。夏天是满目葱茏,万顷碧波,山路边、林子里开满黄色的花朵儿,凉风习习,好看又好玩。秋天则是绚烂多姿,像是画家的油画巡展,光彩夺目,披垂天地,浩瀚无边。那画家自然是秋风,不披长发,却有狂语。

浪山坪是林区,又是高山湿地。枫树红叶灼灼其华,在远山燃烧,在林子四周呼唤,在晚霞中涅槃。林子中有一湖,明亮如镜。徜徉湖周,流连忘返。森林似海,溪水流情,是静谧之所,是红色之山。

浪山坪坐落于今国保单位“上团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和省保单位“报木红二军团伤员养护所”之间,高耸入云,巍然屹立。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三日,“大行李”(贺龙代号)带着妻子蹇先任,女儿贺捷生投宿浪山坪烂泥湾茶亭。当时,贺捷生出生才四十二天!第二天,“大行李”和他的队伍又在雪地里步行几十公里到达隆回县的黄泥(金)井,接着参加了在老鸭田与保安团的战斗。

烂泥湾茶亭遗址在林子西边,荒山野岭之中。那里可谓火红耀眼的踏秋之处,是红叶的伊甸园。已经没有了人工痕迹的山路,从笔杆一样插地、高耸云天的杉树林子中穿过。遗址地满是烂泥,长满了带刺的小灌木。已经被秋风吹落多半叶子的一种灌木枝头,挑着一串串妖娆矜持的山果,圆溜溜的,红醉醉的,向遗址挥旗,向踏秋人耀眼。那个子极小的山果,光亮如珍珠,气色胜玛瑙,剔透玲珑,模样可人,伸手就可以采摘,自会撩拨踏秋人的雅兴。在杂草杂木中攀爬几百米,来到一个豁口,盘山公路就在眼前。豁口在山脊上,左边山脊距离豁口两百米处有块巨头,像雄鹰落地,立在山顶。只见巨石耸立,仿佛是大自然雕刻的杰作,稳稳地扎根于山脊之中,彰显着坚韧不拔的力量与意志。

爬坡而上约两百米,来到巨石前,驻足,仰视,巨石灰黑色,俨然一条木船!秋风不息,山脊过早地秃了头,红了脸,一地落叶,满是灰黄。木船摆在宽阔的山头,像是搁置在浅滩。它迎面云雾缭绕,任秋风抚摸,不惧风雨霜雪侵袭,屹立不腐,是孤独的,更是坚定的,还是山脊上最引人注目的眼睛。

石船也不小,能容纳数十人。天空高远,群山簇拥。登船远眺,一览众山小。站立船头,竟顿生那种或惊悚、或冲动、或热烈、或豪壮、或敬畏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像是神秘大自然给予人的种种警示。遥望西边那些拔地而起的群峰,是那样地雄浑伟岸,又是那样地风流峻峭。它们如一个个睿智的、生命力强大的长者,热风吹雨,冷眼向洋,庇佑着万千的各类生命。在船上,足能感受天之博大,生命之渺小,还能感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新境界。极目远望,油画无边,阔大无疆。

“大行礼”他们当年是从苗瑶之寨——庄坪爬上山脊来到烂泥湾的,而且是在下雪天里上来的。可是,只见山岭如画,不见山路的踪影,也不知庄坪在哪床绿被之下!

下船后,沿山脊继续向左前行几十米,有如一副卦一样的两块巨石相依相偎,巍然屹立。它同样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洗礼,却依然保持着那份不屈不挠的傲骨,令人敬畏。继续向左前行,山脊上就有了众多的奇异巨石,一块块傲然挺立,都像是从天外飞来的,是天工特意放置的雕塑,静静地诉说着关于坚持与永恒的故事。

秋风吹来,凉意扰身。不禁想起“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金色已经是浪山坪的底色了,它无不能让人体味自然的伟力以及生命之循环,收获人生知、情、意的一粒粒红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