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上稼轩的头像

海上稼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30
分享

遵义纪行

心仪遵义久矣,今日终得成行。晨光熹微时,我便早早用过早饭,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登上客车。同车的人们早已热烈讨论着遵义会议的历史,仿佛在进行一场党史教育的课前预习。

车轮方才驶出贵阳便抛了锚。我们静候了近一个时辰,车子才重新启动。行至乌江畔,导游正讲述着红军突破乌江的壮举,不料又遇修路,车辆排成长龙,须得轮流单向通行。

导游提议道:“乌江边有家饭店,那里的乌江鱼甚是鲜美。诸位可先用午饭,抑或等午后归来时品尝。”我们异口同声:“先去遵义!”

遵义,这个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更准确地说,是毛泽东同志个人命运的转折点。自那场会议后,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赢得了全国政权。毛泽东在此确立了领导地位,建国后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

历史总是充满偶然。据说会议期间,与共产国际联系的电台突然损坏,致使远方无法指挥。这电台当真只是意外损坏么?

毛泽东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927年9月9日,他发动秋收起义,踏上武装革命的道路;1976年9月9日,他与世长辞。起于“九九”,终于“九九”,这是命运的巧合么?“九”在中国文化中乃是至尊之数,象征帝王之位。这般巧合,令人深思。

佛教以“九”为大圆满,“七”为小圆满。毛泽东与“七”亦缘分不浅:他生于1893年,经过四个“七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再经四个“七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开国大典鸣礼炮28响);又近四个“七年”到1976年,伟人逝世。

有人将韶山地图倒转,惊觉其形酷似中国版图;毛泽东故居所在,恰如北京之于中国。而遵义地图又与北京地图相似。这些是谶纬之兆,还是后人附会,倒也不必深究。

纪念馆中,工作人员讲述着种种传说:铜像运输途中在井冈山抛锚,似是要在故地停留一宿;揭幕之日,天空出现日月同辉,冬日里映山红意外绽放。这些传说寄托着人民对领袖的深切怀念,但馆方借此商业运作,令人生叹。

他们要求参观者向铜像三鞠躬,随后发放金卡,声称可免费刻名。待至刻字处,却见募捐本赫然在目,许多人不得已只好捐款。我自幼崇敬毛主席,但觉得真正的敬仰应发自内心,而非流于形式。故未取卡捐款,只在馆门处向心中的伟人深深三鞠躬。

踏上红军街,商业气息扑面而来,与其他景点无异。寻常山水因非凡人物而成就非凡历史,令人感慨。

归途在乌江边酒楼用餐。临江凭栏,看山听涛,本应惬意。店家端上乌江鱼火锅,佐以茅台啤酒,倒也自在。然结账时令人咋舌:啤酒十二元一瓶,乌江鱼竟要一百二十八元一斤。我们几乎要将吃下的美味呕出!

怀赤诚之心而来,却染世俗之黑而归。不知天际那轮红日,可会因此黯了光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