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上稼轩的头像

海上稼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2
分享

三街两巷

2025年3月4日早上,我们乘坐的绿皮特快终于抵达南宁站。

导游小韩说,今天自由活动,我们可以去三街两巷看看。

我们安顿好以后,在酒店门口乘坐地铁2号线前往三街两巷。

三街两巷始建于宋代,是古邕州的商业发祥地。“三街”指的是兴宁路、民生路和解放路,“两巷”是金狮巷和银狮巷。三街两巷原是宋时邕州商脉的经纬线,如今已成为国家级休闲街区,恰似一本被岁月反复摩挲的线装书。甫入兴宁街,市声便如涨潮般漫过耳际。靛蓝布幌在风中猎猎作响,裹挟着茉莉与酸笋的香气。

走进三街两巷,只见游人如织,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各色美食摊位有序排开,热闹动感的音乐不绝于耳,还夹杂着店家们热情的吆喝声。这里的东西都很不错,小吃也很有特色,但我秉持着在旅游景点不买、不吃的原则,只是观赏而未消费。

我是在银狮巷看到的“邓颖超纪念馆”。我一直以为邓颖超是天津人,直到走进纪念馆,看到邓颖超的铜像后面的装饰墙上写着“南宁女儿”四个大字,才知道邓颖超与南宁有着深厚渊源。纪念馆为三进两天井合院式建筑。我很认真地在纪念馆里参观,尤其是关于邓颖超家世的部分,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此方面的知识确实需要好好补充。

在纪念馆的天井处,有一株高大的红棉树,树形挺拔,姿态优雅。红棉树又称“英雄树”,红棉花又称“英雄花”。在我心里,邓颖超的形象就如同这英雄树,光明磊落,高大挺拔。

三街两巷被修缮一新,那些房子看起来像是仿古新建的。确实,三街两巷临街的很多楼房,还有城隍庙那边都是仿古建筑。不过,金狮巷民居群确实是老建筑,只是经过整理、维修后显得比较新。而且这些老建筑大多开设了各种商店,在一定程度上遮挡住了老建筑的风韵。有些房子变成了博物馆,有些则成了茶室,我以为需要收费,所以只在门口张望了一下。有一家叫广西纸本艺术中心的地方,似乎没有管理人员,我便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发现房子还是原来的布局,长长的房子分三重,有三个天井或花园,墙和楼梯都是原物,有些木柱子也是旧时留存下来的。

我在江南水乡看过很多明清建筑,感觉那些建筑似乎都比这里的更豪华,保存得也更好。

走出银狮巷,我找到了金狮巷。在巷口看到一块“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金狮巷民居群”的牌子。小巷十分幽静,隔绝了外面的喧嚣,我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这里可谓闹中取静,别有一番洞天。巷子两边多为四合院式的老屋,最鲜明的特色就是老屋的颜色偏深褐色,给人一种凝重、沉稳的感觉。

清代时期,南宁有两座城隍庙,一座是县城隍庙,一座是府城隍庙。位于三街两巷的这座便是府城隍庙,供奉着宋代邕州知州苏缄。

苏缄是北宋大臣,担任邕州知州。1075年,越南李朝发兵十万进攻邕州,苏缄率领不足三千名州兵和全城五万百姓英勇抵抗。最终城破兵败,苏缄举家自焚,宁死不降。邕州百姓为了纪念苏缄,将他供奉为城隍庙之神。

城隍庙虽然名为“庙”,但并非佛教庙宇,而是当地百姓祈求保佑的场所。这里一般供奉的都是为民造福和宁死护城的父母官。老百姓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官员们做一点好事,就会被百姓永远铭记。

三街两巷类似于北京大栅栏、南京夫子庙和上海城隍庙,我游览下来,感觉这里修缮得过于漂亮了。

太过漂亮和完美,会不会让这里失去历史的沧桑感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