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花山》的头像

《百花山》

内刊会员

散文
202508/25
分享

冯佩之的抗战烽火情

果蕾

2019年,已故老干部冯佩之(1918-2015)同志的家人为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捐赠了12张冯佩之同志生前的老照片、图书《冯佩之——一名老共产党员的一生》以及刻录冯佩之同志生前各种荣誉证书等扫描件的光盘。时时,冯老已经辞世四年多,他的一生,在国难当头时出生入死,在百废待兴时锐意开拓,在拨乱反正时凝心聚力,在改革开放时上下求索……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里,他总是在最艰苦最危急的时刻,冲在战斗的第一线,为革命事业,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他曾担任过第八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前后一共在四所高等院校担任领导工作。他一生的工作,跨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这些丰富而非同寻常的履历,甚至让他的抗日经历显得不那么“突出”。但投入抗日的岁月,恰恰是他革命生涯的开始,是他最为珍视的记忆和最难忘的“烽火情”。

1936年,时任小学教师的冯佩之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晨光读书会”,学习抗日救国思想,回到学校再对学生进行抗日思想教育。后又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当选了河北省武强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1937年“七七事变”后,作为独子的冯佩之告别相依为命的寡母,毅然离家参军,跟随党组织投入到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

八年抗战,九死一生。抗战爆发后,冯佩之担任过中共武强县宣传部长,先后在冀中公安局和九地委社会部任领导职务,是冀中公安局的创建人之一,经历了日寇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参与了抗日锄奸的斗争。多次被日伪军包围但均侥幸脱身,一次与敌人交火,膝盖血肉模糊几乎露骨,至今白洋淀地区还传颂着冯督察员机智杀敌的故事,冯佩之也一直没有忘记当年冒死掩护过他们的百姓,离休后多次回到故地看望。并且在几位大学教授的协助下撰写了《烽火情——冯佩之和他的战友》一书,该书记录了当时党领导下冀中民众抗击日寇的真实故事。

《烽火情》一书中,冯老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真实展现了日寇之残忍,汉奸之可恶,战争的残酷血腥,以及百姓的生灵涂炭。《烽火情》的21个故事里,既描绘了军民团结一心抗击敌人过程中那一幕幕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画面,同时用最平实的语言,展现冀中百姓在战争岁月里中坚忍、朴实,甚至乐观、风趣的形象:他们苦中作乐,夜里偷偷挖地洞,“一期工程”竣工后表演小节目来庆祝,唱出了最动听的“地道曲”;无儿无女的农民老夫妇,从秋天一个个攒下一篮子鸡蛋,送给抗日干部补身体;堡垒户(抗日战争时期那些积极支持党的抗日主张、掩护八路军和地方抗日干部及伤病员或抗日机关的农户)老大娘,有勇有谋地与日军和伪军周旋,在千钧一发之际偷偷用钱“贿赂”伪军,机智地掩护了抗日干部;地主董秀才被抗日干部的人格魅力感染,认真读了《论持久战》,把自家大院变成了我党抗日秘密工作的重要据点……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冯老更加怀念抗日时期那些拼命保护过他的堡垒户:冀中蠡县戴庄王培林一家、安新县闭大口村陈书凡一家、唱出动人“地道曲”的康新然一家……那些与他肝胆相照、情比金坚的警卫员翟林祥、顾寿清、胡海林、邓永全、焦全民……那些冀中大地上抗日英雄:神枪大个王王圈、公安勇士梁金跃、为救乡亲们献出年轻生命的李庚、霍闷子、铁骨铮铮的敌工科戴润民、公安局长李兰芳和少年英雄马英杰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编织出了最刻骨铭心的“烽火情”。

那么,这位德高望重的部长级领导为何要把文中开头的那些珍贵档案捐给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呢?而且,除此之外,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的征集档案中还保存有一份2002年的《老干部冯佩之致档案局一封信》。来信一是将他的《教育工作回顾》和《烽火情》两本书送给门头沟区委;二是肯定了档案史志部门的工作,希望同志们继续挖掘门头沟煤矿的史料。

原来,1948年12月门头沟区解放后,冯佩之同志就担任了中共京西矿区区委书记、门头沟军管会第一副主任,后又兼任北京京西矿务局党委书记。他到任后,迅速稳定了矿区,解决工人们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提出“多出煤、出好煤、出便宜煤”的口号,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门头沟的“一盆火”。虽然1952年冯佩之同志就调入北京市总工会工作,但他一直没有忘记他热爱的革命老区、京西热土,与门头沟区、京西矿务局感情至深。门头沟人民和矿工们也始终爱戴这位老领导……《一封信》中复古的竖体行文隽秀儒雅,藏不住冯老对门头沟区、对档案事业的深情。

“而今,放眼未来,我们不耿耿于前恶。但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阴魂不散,竟敢不鉴前车,否认历史。这不能不引

起我们的高度警觉。”正所谓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深厚的家国情怀,使冯老产生了担忧;对烽火年月出生入死战友们的思念,使他总想着为他们做些什么。在离休后,冯老还不辞辛苦发挥余热,访故地,祭英灵,悼先烈,多次发表文章抚今追昔。他的奔走,让多名为国捐躯的无名英雄有了烈士的身份。开国上将吕正操同志说:“我国的抗日战争,不是一句概念化的词语,而是一步极生动极丰富的历史教科书。今天的青年一代,读读这本《烽火情》,一定会对八年抗战有更加真切的认识,也一定能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我们怀念冯老,怀念八十年前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怀念抗日战争中坚强勇敢的一个个父老乡亲。值此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缅怀先烈,回忆历史,方能昂首阔步,朝着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