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俊
花在天边小径开,云在花丛如席卷。
绿林山峰夹岸,雾绕岩上若隐若现,车爬云端山道,天空雨星纷飞,绝壁裸石瀑水,山色空蒙在眼前。
是江南吗?雨中,雾中,溪水,泉水,紫花、白花、黄花、红花,葱茏的草木,这分明人间的江南山色。
车载导航标识途上的“路”,这儿是京郊西山的百花山,这儿是国家地质公园华北植物大花园。
站在百花山上,站在太行山上。
我站在太行山余脉百花山顶,东南望去北京湾里的城市,巨轮向海在燕山太行山港湾臂膀里。
脚在花丛栈道行走,蹁跹的蝴蝶,采花的蜜蜂,跳动的蚂蚱,悬停的蜻蜓,逗起我们一行人的游兴。有的抓拍,有的抢录,有的干脆取下眼镜,瞪大眼睛看蚂蚱,一蹦一跳的草上飞。嫩芽青草,草裀如毯,毯浮花卉,卉花万朵,朵摇生辉,与云牵手,逶迤远山。
七月天里,人在这里,步步生花,处处异草,时时惊喜。这惊喜有时闻香奇花,有时遇见异草,有时听到鸟鸣,有时太阳雨落,有时双彩虹在碧空。
百花山的花是琪花,百花山的草是瑶草,百花山的景是仙景。珠滚金光草地里,独株长的柳兰,天水刚浴过枝叶,这会儿阳光照上身,花仙子立人眼前。柳尖叶,淡红花,青紫苞,若嫩槐花状。盛开的花,一朵四瓣,或七头蕊,或八头蕊,层层叠叠,从低向高,梯次开放;成片长的柳兰,一抹红霞铺落地上,随风幻影舞蹈在草丛,与艾草、茅草、百穗草,还有我不认识的各种草,各生土中,各放姿态,随性生长,怡然自得,形成“五色花塘”景观。
人在这高山花草中走,有种电视镜头俯冲画面感。心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草飞花放之景,导演的创意或是从百花山生出的灵感也未可知也。
百花山的花,漫山遍野开。在野草间,在半坡边,在岩石旁,在桦树林地。长瓣铁线莲,绿叶紫杆,外层浅蓝花片,内生白花片,裹黑花蕊,一般朵挺立,竞相开放。野草丛的山刺玫,枯枝灰白,红花黄蕊,绛色嫩叶芽,山雾弥漫其间。有斑百合,红伞状,六角形,绿苔上长三角心,三角心外,六个薄片,鲜红如火。
一种野植物,杆如粗芹菜,叶同向日葵,青花苞,如小玉米穗,盛放时白花伞开如云,我叫不出它的芳名。与这的黄色金莲花,黄色的野罂粟,与红色的野百合,红色的山丹花,与油绿野草、紫色青蓼……勃勃生机地同生共长,色彩斑斓地日夜摇曳,给人仙境入梦来的幻觉。
太阳雨滴,云海翻卷,响动的桦树叶,无语石上苔藓。栈道上看山上流云,看两边起伏滴露山花,看彩虹东方飞架。这彩虹双圈双轮,照得百花草畔,若乾坤圈花间滚动,把这花那花吸在一起,连接到彩虹的七色光上。
云雾一阵,天雨一时,山风一吹,阳光到来。暴晒的太阳在肤上生疼,拍照朋友喊声在耳边脆响,潜意识里知道这明明是真的,这是一次避暑百花山的出游。百花草地的纯真和绝美,令我幻觉一时生,也令我灵感瞬间来:真是美的,美的最真,真善美由此而来。由此而来的,还有我们足游天下,心必善待自然天地。
自然天地,万物共生,各美其美。野蜂、黑蚁、山蝎、毒蛇、飞虫、红蚁……飞在花丛中,爬在花叶上,卧在山岩间,聚在花周边。蚂蚁爱在花土地,打洞搬土吐液筑窝,一窝出出进进几十只,有的上爬下翻几百只,有的成千上万只,将洞建如筛子状,把窝筑得似土城,也有的随岩就势,建得巧妙筑得天然。
初始百花山行走,双手持登山杖,有打草惊蛇的防护。没有意识到人在山上,山上的主人是野物。这野物竞天择,与百花山一体千百万年,人在山中须有敬畏之心,须有外来访客的谦卑态度。否则必受警示,必有切肤之痛。这就是道法自然的至简之理吧!
花栈道上,通行自由。占道望景,天物不允,蚂蚁上身,飞蚊叮咬,盘蛇卷动。
我们在白草畔,看到一岭两坡,满坡野花盛开。先是上下台阶游走,看这花那草,听鸟鸣虫唱。上下走过数百米栈道,盛景的震撼心在花上,情在饱览无限风光里,没有觉得多累,也没发现脚有异样。从坡下上登百花山顶,中途腿酸膝软饮水休息,凭栏眺望远方近景。不一会儿,发丝落飞虫,脚有奇痒感。双手拨发摇头,随之拍打腿脚,翻袜子一看,有黑蚂蚁乱爬。胆小的惊慌失措大呼小叫,求友人出手相救;胆大的捉着蚂蚁,迎风侧身甩了出去。
一通人、虫遭遇战后,意识到这是山主发威。赶快抬脚移步,穿过飞虫通道,绕出蚂蚁窝穴……事后,在宾馆里听说,有人看到把粗的草蛇,鹅头草上弯身甩尾,将花草冲击得左摇右摆!还有想到栈道边风雨亭小憩,人刚走到花边岔道小路上,触地手杖惊动一盘花蛇,这蛇还算客气,昂头摆尾出遛进草林。游人疲惫顿消,打起十二分精神走路,再不敢生出到小路看花的念头。
悬崖上的花,伏岩生的花,漫坡长的花,它们是山野的,它们是蛇虫的,它们是这方土地的,它们是敬畏天地人心的。蛇、虫、蝎、狼、豹、虎在百花山的出没,是领地护花使者尽责履职的行动!
走到百花山上,放春山遣香洞,遇见千草百花,看到云海变幻万千,风景如画里怡然自得,山风雨雾中感悟人生,攀岩下涧时长了见识……弄清楚了百花山森林植被,由下往上垂直分“四带”:海拔1000米-1200米以油松林、栎类林和油松栎类混交林为主带;海拔1200米-1600米以山杨林、桦树林为主带;海拔1600米-1900米以云杉、华北落叶松林和云杉桦树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带;海拔1900米以上的山脊、山顶则是亚高山草甸带。
天地大自然里,出力流汗一遭奔走,我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语,有了与沙发上阅读时不一样的感觉。深深烙印在心的认知:走的是人生千载难逢的“行路难”之路,读的书卷是熏血汗写出的“无字书”!
夜宿悬崖上的酒店,惦记晨观云海日出,朦胧睡意中猛地醒来,触屏手机时为午夜三点。兴奋的大脑了无睡意,掀开窗帘夜空星星泛光,如蓝天中早行者,眼一闭俏皮一闪,那颗星的眼一开晶晶亮。我披衣出宾馆,沿水泥路左转,不到30米走向草地边,白天开放的花,此刻闭月羞色的聚成苞,苞尖尖上露珠,密密麻麻如银针尖,在碧绿叶中默默耸立。
昨夜围山浓雾没了踪影,蓝天中数条白云紫云浮动。百花山上望云揽月,想起百花山中两位古圣贤者。贾岛的“推”“敲”典故,还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妙笔生花诗境;马致远的人行百花山道,他从心底涌出千古绝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在圣贤者的故里,在夜色百花山上,环境意境心境皆美,但不敢久恋山夜的大美,还是回房休息为好。更何况明晨早上,雨后初晴的日出,必是铁流般地彤红……
醒来推窗外看,树叶染金光露珠闪亮。错过百花山上的日出,心里虽有万般遗憾,还得放下“憾”事准备去看百花草甸。
自助餐后,退房下山。
驾车停在半山车场,背上自备饮食,望西南山岭栈道而去,望百花草甸而去。
一道千级台阶让人大汗淋漓,顶上盘山石凹有水荡漾,昨天的雨水青亮照出白云。轻风拂来爽快极了,边走边望景,边稳立边拍照,我和爱人有说有笑,走过长长岭脊坡道,弯转山涧石阶灌木间,迎面有盛开野玫瑰花,有高低不一的黑桦树,有弯曲长在巨石缝栎树。过山巅,穿树林,走岭岗,爬绝璧,一会儿是远山,一会儿是近岩,一会儿有鸟鸣蝶飞,一会儿寂静无声……
这里的党参,心形叶,白皮花,状如钟,悬吊在青白藤上,桔梗科,党参属,长在1800米-2900米的山地林边,或灌木丛中攀爬长。难怪这段路极难走,汗如溪流心跳如鼓。原来在两千来米之上,我倾听到了党参花的无声叙述……
路边上,有种花,两层花瓣,外层四瓣,各占一方,如卫星四个展板;里层五瓣,紧紧搂抱如胶似漆,形如古钟上仰,“钟锤”生黄色穗头,极像莲蓬的花絮。林荫里这花低头开,阳光下会仰头开。同一花瓣,两种色彩,根部到半腰,这三分之二部分粉红色,顶尖这三分之一部分浅白色,通体花色似南方的蜡染。第一次看到这花很是惊喜,左拍右照生怕错过了。山道越走越弯,时间越来越长,这花越开越多,好像花跟随在身边,与我们同步走起一般,也就不在当惜罕物拍照了。
我和爱人气喘吁吁爬上又一山巅,巨石上有树有草也有花,花有叫不上名的小黄花,有火红如炬的野百合;树是黑皮的、黄皮的桦树,草有好多种夹树绕花长。最耀眼最亲切的一株草,是老家淮源屋后常长的香草。香草半尺高,青叶绿杆拔节如竹,上开浅红色的花朵,母亲说是一种中药,连枝带根挖出金贵着呢。有小时候的记忆打底,望香草如伙伴一样熟稔。
在巨大山岩香草丛边平台上,爱人架起自拍杆,延时开拍风景。长岭连东西山峰,岭接南北陡崖山谷。此点架机开拍,那是绝妙之极,必能拍出撼心动魄光影来。爱人拍花、拍鸟、拍风物,突然拍到东南云雾,如大海浪潮撞岸,一波又一波“撞”过岭脊,如漫堤洪流向西北奔涌。她高兴得手舞足蹈,美得喜笑颜开,直说不虚此行,累是快乐的一种形态。
我们有时在山巅看云海,金光下云雾漂,远山森林梢上,在光影风向力里,有的油绿一大片,有的浅绿条状线一片。像极了长江三峡江中,雨天邮轮外的江面。
我们站立的山巅,有时被云团罩进雾海,有凉丝丝风拂面侵身如激流冲击,心有莫名的惊喜,又有不可名状的恐慌。云雾里,山巅消失,涧底消失,光明消失,能见度消失……人的定力好在没消失,知道这是山里的气象万千使然,大云团过去,山会重现,路会重现,花草会重现。云山雾海中,爱人紧拉我左手,小声说,高山上看山涧云海真美,谁知身在云海雾涧这么孤单紧张。要是有蛇咋办?有狼咋办?这里可只有咱俩啊!我把手杖交给爱人手里,开玩笑:野物云海雾气里趴窝不动,它们也是按作息规律生活的,比现在有些人都守规矩明事理。
迷雾重重里,时间似乎停摆。我把昨晚翻书的内容,轻轻地说与爱人听。
《百花山志》记载:“山顶草甸分布在海拔1850米以上的山地,在百花山、白草畔山顶分布的面积较大。每平方米草本类植物达22种以上,主要有苔草、山马蔺、雪白风毛菊、草地早熟禾、瓣蕊唐松草、地榆、拳参、金莲花、火绒草、胭脂花、马先蒿等。草群总盖度达90%以上,叶层平均高度为0.3米-0.5米。草甸中有些地段生长着山柳及柔毛绣线菊灌丛。
百花山地区历史上曾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组成森林的树种有辽东栎、槲栎、蒙古栎、槲树、栓皮栎、白桦、风桦、棘皮桦、山杨、毛白杨、青檀、柘树、五角枫、小叶白蜡、丁香、桑树、山梨、山杏、山桃及鼠李、北鹅耳枥、黄栌、六道木、荆条、酸枣、绣线菊、蚂蚱腿子、胡枝子、照山白、蓝荆子、溲疏等灌木。”
《北京植物志》记载,百花山“已知被子植物79科500余种,蕨类植物12科26种,裸子植物2科2种。植物中属华北特有的种类有雾灵乌头、独根草等。北京地区特有的种类有槭叶铁线莲、北京蛇床、北京前胡、百花花楸、房山翠雀、金露梅等。仅药用植物达200余种,如刺五加、五味子、党参、沙参、柴胡、桔梗等。”
……
云团过去,阳光明媚。爬行台阶汗流浃背,人入林荫凉风习习,山巅上望远,一览众山小。
走进一处林壑尤美之地,有块一间房屋大小的品形石,岩外上方有株黄桦树。纸张模样桦树皮,黄里透着淡淡的白,似乎新书的墨香弥漫。品石若书桌,周边长满花草,有满天星,有金莲花,有绣线菊,有蓝盆花……石上的苔藓,绿的纯粹,绒绒绿毛,像书桌铺垫着绿毯,一丛丛鲜花如学生,围桌捧书研读学问。那个随我们“走”的花,也在这摇头晃脑地做学生。爱人说她啥花呢?说罢信息搜索:有人说此花为“华北耧斗菜”,其嫩芽做菜营养丰富,新鲜的根可做糖,也可以酿酒,种子还可以榨油……也是中药材,浑身是宝。这花盛开时,形如三脚木耧播种耧斗,名上中华农耕文明的榜单。
走过苔藓品石,穿越野蜂谷,出黑桦白桦黄桦林地,攀到山顶石台上,登高南望有两山一谷地,一片花海草甸遥遥相望。从林中栈道走出,山脚处有醒目路牌,一米见方咖啡色镶框,白底浅红色字,中、英、日、韩四种语说明:“前方距百花草甸250m,从房山登山游客请原路返回”。
百花草甸美丽如昨,爱人和我还有孩子,二十年前来此一游。旧地重游,花香鸟语,美如旧年。游览栈道修旧如旧,花草清香浓郁与那年一样,不一样的是旧年的时光匆匆去,青春的足迹背影映落在花海草甸,我们今天还能找到曾经的足迹否?
三小时的翻山越岭行走,两小时的草甸花地重游,看见青春走过的花海风景,了却了美好向往的心愿回望。我想人的幸福美好,最终归位自个心灵,归位于自个追求,归位于知足往前看。
知足幸福地迈步向北行。登山栈道起始处,那路标牌上,四种文字色彩如旧,内容则是新的说明:“前方距百花山主峰3660m,从门头沟登山游客请原路返回”。原来这是一牌两面,向方向各异的游人指示。
返程北上归途中,路遇三批7位逆行者,他们或问路还有多远?或问百花草甸风景如何?听到明确肯定的回答,他们一边大声道谢,一边快步前行。那坚定的步伐,和我们上午行走,好像一模一样的情形。
他们匆匆远去的身姿,让我想到昨天的自己。
在云霄花洲主峰观景台上,我偶遇一白一绿一金好风光。白的云在山谷,高原的雪域模样,翻浪洞庭湖水的阵势;绿的林在山尖,在长岭,在涧底,云海中的孤岛,云水中飞鱼,云涛卷击的陆岸;金色的光,金色的石,金色的栈道,金色花瓣,金色的草尖珠……
天上阳光高照,脚下山风低吹,望山涧连绵峰尖,白雾飘飘洒洒,树叶上闪耀珠滚,栈道下巨岩上,一半花白间有绿毛苔鲜,一半青草横卧碎白花朵杂其间。这岩石周边或白桦树,或灌木丛,或三五米外陡岩峭立,峭岩石缝火红色花,淡紫色花,天蓝色花,金黄色花……与野草,与苔藓,与矮树,与山雀,与清风,还有蜂飞蝶恋在一起,人望这方天地旷野,一种原始天命的野性,一个瞬息万变的空间。
高空夕阳,低涧云雾,谁高谁低?人在这看风景,看道理,看未来。高悬的太阳天光,涧底云雾缥缈遮住,眼前的景,期待的景,也就十秒二十秒,人还没有反应,精彩纷呈的景致,天然山地大戏一“幕”隔开。人从阳光明媚,坠入雾海浪上,也只眨眼之间。在大自然里,人是多么渺小?在世俗人生途中,岂不也如此而已?我想,人要学百花山的草木,经得苦夏,经得寒冬,经得阳春,经得宜秋,百花山的草木方为琪花瑶草,方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方万千轮回经年盛放。一次百花山中行,几多感慨万千生。
“快看!山谷里有白鹭!”
爱人惊喜呼喊,让我从沉思中走出,抬望眼向山下,一行白鹭从涧底飞过,列阵振翅直上青天……
过去听说过西山有人类稀有黑鹳,今天在百花山里,看到千古诗句画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西山上禽鸟走兽的确多,百花山的花美得确实绝,北京生态涵养区的大美环境,耸立为首都万紫千红大花园的风景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