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鲍玉峰的头像

鲍玉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5
分享

陈元方智斥友人

东汉年间,名士陈寔(世称陈太丘)素以守信重礼闻名。一日天朗气清,他与一位友人相约正午碰面,一同出门处理事务——在那个重诺守信的年代,约定的时辰便如契约般庄重,容不得半点轻慢。

临近正午,陈太丘早已整理妥当,在院中静候友人。可日头渐渐爬至头顶,院门外始终不见友人的身影。又等了片刻,正午已过,友人依旧杳无音信。陈太丘思忖着:或许友人是遇了急事耽搁,但自己也不能因等待误了正事,于是便按原计划独自出门了。

过了好一会儿,那位友人才姗姗来迟。他走到陈太丘家门前,见一个七岁左右的孩童正蹲在石阶旁摆弄石子,眉眼间竟与陈太丘有几分相似——这便是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友人走上前,略带随意地问道:“小家伙,你父亲在家吗?我与他约好今日一同出门的。”

元方闻声抬头,一双眼睛明亮澄澈,他站起身,礼貌地回道:“叔叔,我父亲从正午前就开始等您,直到过了约定的时辰您还没来,他便先出门办事了。”

友人一听这话,顿时怒火中烧,脸色涨得通红,对着元方便怒气冲冲地骂道:“简直不是人!明明和我约好了一同出门,却不等我,自己先走了,这也太不讲信用了!”

面对友人的怒气,年幼的元方却没有丝毫怯意。他定定地看着友人,神情镇定,语气却带着不容辩驳的条理:“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见面,到了时辰您却没来,这是‘无信’;您对着我这个晚辈,张口就骂我的父亲,这是‘无礼’。您自己既失了信用,又失了礼数,怎能反过来责怪我父亲呢?”

这番话如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友人的怒火。他愣在原地,细细回味元方的话,越想越觉得羞愧——自己确实迟到失约在先,又对着孩童辱骂其父亲,实在是既无信又无礼。片刻后,他的脸颊从通红转为羞愧的涨红,连忙从马车上下来,快步走到院门前,想要拉住元方,诚恳地赔礼道歉。

可元方只是看了他一眼,便转身迈开步子,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将友人晾在了门外。友人站在原地,望着元方小小的背影消失在门后,久久没有挪动脚步,心中满是懊悔与反思——自己竟被一个七岁孩童点破了失礼之处,这份羞愧,比任何指责都更让他难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