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茶余饭后,常能听到这样的论调:人要懂得享受,不要给自己增加压力,活好当下,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儿别往心里搁。毕竟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及时行乐才是正理,不然人没了,钱还没花完,岂不可惜?
初听这番话,似乎颇有道理。人生苦短,及时享受生活,让自己过得舒心惬意,无可厚非。然而,现实的残酷却如同一盆冷水,将这看似美好的“享受主义”浇得透心凉。当一个人走投无路、债务缠身,或是生意失败、倾家荡产,又或是穷困潦倒、诸事不顺时,又怎能心安理得地去享受生活呢?恐怕那时,每天都会彻夜难眠,吃饭也味同嚼蜡,整个人晕头转向,仿佛迷失在了黑暗的深渊,不知今夕何夕是何年。
由此可见,所谓的“享受主义”“活好每一天”,或许只适合那些生活无忧、工作顺遂、日子滋润的人。对于大多数在生活中摸爬滚打、为了生存而奔波的人来说,享受不过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
从古今人文生活的角度来看,人生本就充满了苦难。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历经磨难。司马迁遭受宫刑之辱,却忍辱负重,完成了史学巨著《史记》;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苦难是一种磨砺,只有在苦难中不断挣扎、奋斗,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再看看人间烟火,普通人的生活充满了柴米油盐的琐碎。为了养家糊口,人们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为了孩子的教育,家长们省吃俭用,四处奔波;为了应对生活中的各种突发状况,人们不得不努力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所谓的享受,不过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的片刻放松。
从天文地理的角度来看,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太阳东升西落,四季轮回更替,潮起潮落,月圆月缺。这些自然现象都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运动,没有永恒的安逸和享受。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必然要遵循这个规律。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充满了坎坷和挑战,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舒适区,而应该勇敢地面对困难,不断前行。
回到现代实际,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职场上,为了升职加薪,人们不得不努力工作,加班加点;生活中,房价、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人们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安安稳稳地享受生活,谈何容易?
有人说,上帝让人来到这个世上,本身就是来受罪的,而不是来享福的。人就像在一个个坑里不断跳跃的爬行者,从这个坑爬出来,又跳进另一个坑,然后再爬出来,接着再跳,永无止境。这或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人不能一味地去追求享受,享受只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喘口气的间隙和夹缝中进行。如果长时间地沉浸在享受中,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最终陷入困境。这就是“乐极生悲”的道理。
古人造字时创造了“乐极生悲”这个词语,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就像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一样,上下交互回应,凡事皆有因果。人来到世上,就应该顺天应地,遵循自然规律,努力奋斗,不断克服困难,而不是违背天理,贪图一时的享受。
人生来就是受罪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消极对待生活。相反,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把苦难当作一种成长的机会。在奋斗的过程中,偶尔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这样的人生才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