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脸颊时,终于带了些清透的凉意,不像盛夏那样黏腻,也不似深冬那般凛冽,这是秋分独有的触感,日历上的“秋分”二字,像一枚精准的印章,为季节划下一道平衡的刻度,白昼与黑夜在此刻等长,阳光与阴影在此刻均分,天地间的一切都在这一日,悄然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秋分的田野该是最热闹的。稻穗沉得弯下了腰,每一粒谷粒都包裹着阳光的重量,风一吹,便晃出满地金色麦浪,那是土地对一整个夏天的回馈。玉米秆举着饱满的穗子,像一个个憨实的哨兵,守护着即将归仓的丰收。农人弯腰收割,镰刀划过秸秆的声响,混着谷物落地的轻响,成了秋分里最动听的旋律。这收获从来不是凭空而来,是春日播种时的期盼,是夏日浇灌时的汗水,是无数个日夜里与土地的相守,才换来此刻的满仓满囤。所以秋分的收获里,藏着最朴素的感恩,感恩阳光慷慨,感恩雨水及时,感恩土地孕育,更感恩自己未曾辜负每一个生长的季节。
可秋分从不止于收获。田埂边,农人正弯腰播下新的种子,是耐寒的小麦,是越冬的油菜。湿润的泥土包裹着种子,像给它们盖了一层温暖的被子。这播种与收获的并存,恰恰是秋分最动人的智慧:它让人们在清点成果的同时,不忘为未来埋下收获的希望。就像人生,总在回首过往的同时,也要为前行之路种下新的期待。那些被收割后的田野,看似空旷,实则暗藏着下一轮生长的力量;那些被我们收进记忆里的过往,看似落幕,实则是为新的旅程积蓄能量。
风是秋分的信使,它吹过枝头,将叶子染成深浅不一的黄与红,也吹进人的心里,勾起一段段关于回望的思绪。白日里忙碌时察觉不到的细微情绪,在秋分的晚风里渐渐清晰:或许是遗憾某个夏天的错失,或许是欣慰某段坚持的结果,或许是反思某次选择的得失。这风不疾不徐,像一位宽容耐心的倾听者,陪着人们梳理过往的碎片。它不像春风那样催促人前行,也不像冬风那样裹挟人赶路,只是轻轻拂过,让人有勇气停下脚步,与自己对话。在这样的风里,回望不是沉溺,而是为了看清来时的路;反思不是苛责,而是为了校准未来的方向。
乌鲁木齐的秋天,早晨七点半天才微微亮,抬头看秋分的天,是格外澄澈的蓝,云朵像被洗过一般,轻得仿佛能被风一吹就散。阳光斜斜地洒下来,不再像夏日里的那样灼热,落在身上是暖而不燥,照在草木上,竟也能清晰地看见叶片脉络里流动的光。这光里藏着万物生长的秘密:不是所有生长都要轰轰烈烈,秋分里的草木,有的在沉淀养分,有的在孕育新芽,有的在安静凋零,但无论是哪种姿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我们面对的挑战,看似是阻碍,实则是让生命更坚韧的养分;那些新的机遇,也从不凭空出现,而是在过往的积累与当下的坚守里,慢慢生长出来。
秋分是季节的刻度,也是生命的隐喻。它让我们懂得,收获与播种从来不是对立的,就像回首与展望从来不是割裂的;平衡也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调整与生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风还在吹,阳光还在照,田野里的种子在泥土里悄悄扎根,我们也在岁月的流转里,带着过往的温暖,向着未来的光亮,慢慢生长。这便是秋分的意义,在平衡处见天地之美,在生长中悟生命之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