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碗面条,要从我的扶贫对象说起。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因机构改革,我转隶到组织部门,部机关第一时间给我分派一户扶贫对象。我的扶贫户姓宋,中年人,个矮黑瘦,腰间盘突出,不能干重活。他夫妻膝下两个子女,都是女儿,大女儿未婚在卫辉县城开了个美容门市,小女儿正上职业高中。
二零一九年元旦,我到老宋家走访,老宋很爽快,他指着正当门的红薯粉皮儿,让我帮助销售。红薯粉皮大概俩千来斤,一片片、一层层,似干枯的荷叶叠加在了一起,直径三十公分大小,一摞摞,圆周周,灰乎乎,几乎占满了堂屋的整个空间。我联系家乡长垣市的一家大企业,答应照单全收,价格一斤九元,送货上门。有了订单,我如释重负,自掏腰包租了一辆货车,准备进山拉货。幸好,在进山之前,我给老宋通了电话,老宋一口咬定:“低于十元一斤的价格不卖。”我再三协调,双方互不让步,红薯粉皮销售问题只好作罢。事后,老宋花时二个多月,游村转乡,占工费时,以九元左右的价格得以销售。
老宋是个泥水匠,妻子在家种地,他则在农闲时节外出到晋城打工。他的小女儿天资平平,学习一般,在署期和寒假,我偶尔能遇到她。高考过后,她让我帮着填报志愿,根据她的分数,我建议她选护理和财会专业。经过斟酌,她选择了财会,最终被安阳的一个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开学前夕,我给孩子购买了被褥铺盖,老宋很高兴,执意请我吃饭,我推辞了。
老宋居住的地方,是豫北卫辉市狮豹头乡的一个山村。山村人口不多,有五六个自然村组成一个村支部,村中计有居民一百多户、七八个大姓,村与村、人与人,宗亲加姻亲,亲连亲、亲戚摞亲戚,一句话儿说不完,全是亲戚,该村鼎盛时约一千五百余人。山村毗邻淇县朝歌,与山西隔山相连,难进难出,偏僻幽静,加之经济单一,平均收入较低,近年来年轻人流失严重,如今村庄仅有三、四百人口,剩下的大多是年过半百以上的老人,户中超过三口之家的少之又少。自新乡市到村中一趟,来回光在路上至少费时四个半小时,或许少了人为的干扰,故此山村老房老屋得以保存。山村的老房老屋,清一色山居建筑,趋于晋风,青条石,黑砖瓦,白色山墙,石门、石礅、石围墙,偶尔有石雕装饰嵌于其上,石头院落在虬髯老树的映衬之下,构成了少有的古色古香韵味。在我的眼下,这里的每一处院落,都独具匠心,各有不同,或依势而建,或打片而居,无论是板石高耸而砌的富贵,还是棱石浑然堆砌而成的朴实,不管是富裕还是贫穷,都较为讲究,是豫北地区少有的现存的明清、民国中国晋风建筑风格的活化石。据说,就连这里最年轻的房舍也要上百年历史,古朴的村落鸡鸣狗叫,日出而作、日息而栖,安然宁静,俨然倘若一座不染尘埃的世外桃园。
这个山村,四面环山,山中多洞,到处古木森然,河流纵贯,周围群山呈群龙盘卧之势,将几个散落在的山村揽入怀中。袖珍的村庄若串了线的珍珠,一堆堆、一缕缕,就坐落在群山正中间高低不平、大大小小、长短不一的丘陵之上,名之曰‘龙卧岩’。村的东北修葺有林祖庙。冬日,完成了脱贫户的填表建卡,我抽出空来,拾步走进林祖庙。因新冠疫情的影响,来这里的人并不多。林祖庙颇为隐蔽,整座庙宇居于悬崖之下,主要围绕两门主洞窟依山顺势而建,亭台楼阁飞兽走檐,雕梁画栋,有点似麦积山石窟的神采,又兼备南方庙宇小巧的特点,玲珑琉璃,人物故事石刻精雕细作,书法楹联艺术精美,建筑风格与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甚为巧妙。林祖庙的主庙,即群庙的核心,是两门天然形成的洞穴,亦称作洞窟。洞窟前是处坡地,岩洞高地面二十多米,洞前有楷槐树林立,若不细看,根本料想不到此处会有洞窟的存在。进入主洞,约有百十平方,洞窟之中开阔深邃,地面较为平坦、黝黑光滑,冬暖夏凉,洞内有灯龛、炊灶等民居痕迹。相传,比干被纣王剖心,株连家人,其妻带孕逃至龙卧,被村民荫护,趋洞产子,指‘林’为姓,因此,该村‘龙卧岩’被中华林氏尊为祖庭。改革开放以来,林氏后人在老庙基础之上不断捐资修缮,如今林祖庙宇已蔚然成‘群’。
又一年中秋,山中小米喜获丰收。按照要求,我来到老宋家访贫问暧,老宋家居然囤积五百来斤小米,老宋吸取了上次售卖红薯粉皮的教训,此次坚决让我帮助销售,价格定在十元每斤。我爽快应诺。因为,我的家乡长垣市工业较为发达,我的内弟就开办了一家起重配件厂,还有一个要好的女同学在卫华起重集团任常务副总,这点五百来斤小米的销售,根本不在话下。为了保险起见,我从网上购买了一百二十个五斤装的皮纸手提袋,帮着老宋给小米进行了分袋包装,趁星期天,带给内弟,验了样品。我内弟很满意,凑巧近时生意兴隆,他一高兴,将五百来斤小米全要了。又一个假日,我把小米拉到家,内弟全款打入,并将其中的四百斤作为福利一人两袋分给了职工,剩余的一百来斤,全部送给了亲戚。这解决了老宋一家的大难题。
二零二一年七月,卫辉突遇洪灾,道路毁坏,桥梁倒塌,通讯信号中断,龙卧村被包围在一汪巨大的水泊之中。待通讯信号临时恢复,进入龙卧村的调拔救灾物资只能通过小舟转继,我和老宋家的联系只有靠手机联络。还好,老宋家二十多只绵羊及时得到转移,家中因居高坡也没进水,只淹了地里的庄稼,整体估算损失不大。入了八月,洪水基本退却,到了抢种的节口,在通话中得知,老宋准备耩谷子,他正在地头抢修围堰,围堰是干打摞石头的堆砌,在这丘陵纵横的梯田,起到固定土壤、保墒和区分边界的作用。九月,我们的驻村工作队大费周折,几经协调,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帮助乡里开辟了一条通向龙卧村的便道,我们终于能够进入村中。随着单位的车辆,我去了老宋家中,嫂子在家,老宋又去晋城打工去了。村中为了增加老宋家的收入,给嫂子提供了一个公益岗位,仅仅打扫村中卫生、拉送村中生活垃圾,干的活累不着人,就这活也不常有,村中壮年妇女轮换着干,干时给钱,不干没钱。中秋前夕,我再次到了老宋家,敲了门,没人回应,一打听,嫂子被村中的一家小食品厂聘用了。我去到食品厂,这个食品厂是我们单位援建的项目,刚开工,因临近中秋,正开动全部机器赶制月饼。在我们驻村工作队的解说下,我随大家参观了该厂,食品厂是在老村支部院子里改造的,小而精,车间月饼的流水线生产过程,完全是在电控操作下靠机器完成。聘用的工人没几个,无须做太大的活,只做些机器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嫂子上过初中,因此她幸运地被聘用了。这样,她家又多一份可观的收入。
春节前,根据单位的部署,我们又到村中送温暖,这时老宋从晋城打工回了家。我问,有啥让解决的?老宋领着我到了房屋的平台之上,平台搭了简易的棚子,二十多只瘦骨嶙峋的羊就圈在里面。老宋吐露了心声:“村周围都是水,没法放羊,加之饲料运不进来,羊不上膘,太瘦,没人要。”我稍加思索,作为回答:“甭着急,咱共同想想办法!”回到家,我发动家人,帮老宋的羊找出路。本想着,我内弟的起重配件厂能要一些,可他包的也有扶贫户,也养了几十只羊,仅此已经够他‘消化’的了。我给长垣市卫华集团同学打电话,她讲,她们的集团农场养的有羊。偶然,我妻子的大舅来市里办事,妻子给他提到了羊的事。不料想,妻舅一口应诺:“全要了!”小年那天,我把老宋宰好的羊,分两个车,拉到长垣,妻舅当场兑现。
二零二二年五月,我们到龙卧村义务植树。我和老宋一个组,植树时,老宋说:“侯主任,今个晌午你不能走,你要是走了,就是看不起俺老宋。”我给他讲,有纪律,不能在扶贫户家中吃饭。老宋讲:“啥纪律不纪律的?俺老百姓讲良心,你给我办了这么多事,你不吃这个饭,我睡觉不踏实!”中午,恰巧单位的大车坏了,老宋自村委会给我‘劫持’到了他家。进了家,嫂子早已把饭做好了,两个炒菜,怕凉了,捂在锅灶上蒸笼里温着呢!堂屋一方小桌,一米见方,五十公分高,树根削就的小礅一搬,给我让了座。他抬手打开一瓶卫辉产的老白干,咕嘟咕嘟倒了:“不啅你能盛多少?就这一碗啵。”我连忙制止:“纪律有规定,工作日不能饮酒,喝了这酒,可了不得!”老宋是党员,明白事理,听了我这话,他不再劝,一挥手,菜上来了,一个凉拌白菜心、一盘凉拌猪肝,再一个是鸡蛋炒粉皮,第四个是醋溜辣白菜。我问嫂子:“做的啥饭?”她害羞着回道:“庄稼人做不出啥好饭,今个做吃的面条!”片刻,面条端了上来,一个实敦敦大洋瓷碗,满满的,是肉丝面。我接了手,沉甸甸的,热呼呼的!老宋抄起碗喝着酒,我端起面条海吃,我一尝,是妈妈的味道,好吃!自打一九九一年入伍,我多年没吃过这个味道的面条了。一时间,一股股暖流袭向全身,我的额头渗出了汗珠!说实话,这是我近些年吃的最香、最多的一次面条。老宋俩口看着我吸溜面条的神态,她俩对视了一下眼神,会心地笑了!
我刚丢下碗,我们驻村工作队打来电话:“全体集合,集体返程!”我赶紧起身,老宋接着跟了出去,他手里提了一提粉皮、一袋子小米,生拉硬拽,塞进了大客车的货仓。我不再推辞,小声告诉他:“我在馒头筐下压了五百块钱,是我给大闺女结婚的贺礼!”老宋听了,使劲一跺脚:“你看这事弄的?这不中,改日,我要在饭店请你!”
车缓缓离开,老宋拼命在车窗外挥手。我心头不能平静,要知道,我即将到任新的单位,帮扶这事,很快有新的同志接手,这事儿早就定了,本来我想借吃饭的时机说的,可就是说不出口。我在车上,将这事编辑成微信发给了老宋,老宋给我发来语音:“侯主任,要是恁不嫌弃,咱今后当亲戚走?”我回道:“中!咱弟兄往后就当干戚走!恁家的面条我没吃够呢!”老宋手机转来嫂子的语音:“兄弟,再到咱家,我还给你做面条吃!”顿时,我热泪盈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