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妙手随风的头像

妙手随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6
分享

阿勒泰的蓝

那是六月将尽的一个午后,我因着一场学术会议的缘故,来到了这祖国西北的边陲小城——阿勒泰。会议室的窗子狭小,闷人的空气里浮动着言辞的尘埃。待到议程终了,我便再也按捺不住,几乎是逃也似的,将自己投向了城外那片被阳光与长风统治的广阔天地。

这蓝,是从天穹的深处开始酝酿的。它并非那种被南方的溽热与水汽晕染开的、带着些许白翳的淡蓝,而是一种纯粹的、坚硬的、仿佛经过亘古冰雪淘洗过的宝蓝。它高高地悬着,冷静地俯瞰着这片苍茫的大地。阳光是这里的常客,但即便是最热烈的正午,那光线也似乎被这无边的蓝色滤过,变得明净而清冽,落在身上,没有灼人的温度,只像一掬凉凉的、亮晶晶的泉水。

我沿着一条被牛马踩踏得坚实而温顺的小径,向山谷深处走去。路的一旁,是密密匝匝的落叶松与云杉。它们不像南方山林里的树木那样,枝叶横斜,恣意地纠缠,显出几分狂野的、近乎狰狞的生命力。这里的树,是克制的,是秩序的,仿佛一群沉默的、向着天空祈祷的僧侣。它们笔直地挺立着,一棵挨着一棵,用深褐色的躯干撑起一片墨绿的、沉静的华盖。阳光从枝叶的缝隙里筛落下来,变成一条条晃动的、金黄色的光柱,林间草地上那些不知名的白色小野花,便在这光柱里做着清浅的梦。

穿过树林,眼前豁然开朗,便望见了那条河。当地人叫它克兰河,一个朴拙的名字,但它流经的这片土地,却赋予了它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它的河床异常开阔,布满了大大小小、被岁月磨圆了棱角的青灰色石头。而河水,就在这无尽的石头滩上,恣意地、却又寂然地流淌着。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河水,它的颜色,是一种近乎不真实的、介于宝石绿与孔雀蓝之间的色调。这颜色不是浑浊的一片,而是分层的,透亮的。靠近岸边水浅的地方,它是一种清浅的绿,像初春的嫩芽,水底的石子历历可数,被水流拂过,漾开一圈圈柔和的光晕。到了河心水深之处,那绿色便沉淀下去,化作了那种浓郁的、含着某种神秘力量的蓝。它蓝得那样沉静,那样幽深,仿佛不是映照着天空,而是自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古老的灵魂。

我蹲下身,想去掬一捧这蓝色的魂魄。河水触手冰凉,那刺骨的寒意,是远山上冰雪的体温。水在我指缝间流淌,依旧是那般清澈,可我分明感觉到,那真正的、完整的蓝,是掬不起来的。它存在于这整条河的奔流里,存在于它与每一块河床石头的碰撞与亲吻里,它是一种宏大的、集合的意志,一旦被分割,便消散了。这多像我们试图用有限的言语,去捕捉那无限的自然之神韵,终究是徒劳的。

河对岸,是连绵的、起起伏伏的山峦。山体是柔和的,覆盖着茸茸的草甸,像巨大的、碧绿的绒毯,一直铺到天边。有几座洁白的毡房,像蘑菇一样,散落在这片绿意之中,安静地冒着若有若无的、牛粪火的青烟。更远处,山的背后,便是那一带巍巍的雪山了。它们静静地矗立在视线的尽头,山巅的积雪与天上的流云浑然一色,分不清哪是云,哪是山。它们的存在,使这整幅画面有了一种坚实的、可供依靠的深度。那是一种永恒的、不为任何人任何事所动的姿态。

我忽然想起了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言:“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眼前这阿勒泰的山水,便是一部摊开的、用最古老的文字写就的巨著。那雪线的银白,是它的扉页题跋;那森林的墨绿,是它深邃的正文;而这流淌的、变幻的蓝色河水,便是贯穿全书的、充满了灵性与哲思的批注了。我站在这“书”前,感觉自己像一个懵懂的稚子,虽不识其字,却也能被那磅礴的气韵所震慑,心中生出一种无言的敬畏。

目光再放远些,在那山脊的曲线之上,偶尔能看到一两个移动的黑点。那是牧人与他的羊群。距离太远了,听不见任何声音,只能看见他们极其缓慢地,像一滴浓墨,在巨大的宣纸上缓缓地洇开。他们的生命,是与这山川、与这四季、与这头顶的蓝与脚下的绿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我们的生命,大多被困在方寸之间的格子与网络里,为着一些转瞬即逝的悲喜而劳心耗力。而他们的悲欢,却与云的聚散、草的枯荣、雪线的进退息息相关。那是一种更为广阔,也更为坚韧的生存。看着那渺远的身影,我忽然感到一种释然。我们平日里所执着的那些得失、烦扰,在这天高地远的宁静面前,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不知不觉,日头已经西斜。光线变得愈发醇厚,像一大杯透明的、温过的蜂蜜,把整个山谷都浸泡在里面。雪山之巅最先被染上颜色,从冷冷的银白,渐渐变成温暖的、娇嫩的粉红,像是少女羞赧的面颊。继而,那粉色向下蔓延,浸润了山腰的云杉林,给墨绿的树冠镶上了一圈金红的亮边。最后,连我脚下这片河滩的石头,也都变得温暖起来,仿佛它们冰冷的内心,也被这夕阳的柔情所打动。

而那条河,在这黄昏的光影里,蓝得愈发深邃了。它不再像白日里那样,闪烁着宝石般活泼的光泽,而是变成了一种近乎墨色的、沉静的蓝。它不再喧哗,只是默默地、有力地流淌,像一条深蓝色的、巨大的飘带,系在大地温暖的胸膛上。天光与水色,山影与树形,都在这一刻,融合成一片朦胧而和谐的暮霭。

我转身,沿着来路往回走。来的时候,心里是空的,满是城市带来的焦渴;回去的时候,心里却被那一片无垠的、清凉的蓝色所充满了。我知道,这阿勒泰的蓝,已经不再是眼睛所看见的蓝,它已沉入我的心底,成为一片精神的底色。往后的日子,当我又被琐屑与喧嚣所围困时,我便会闭上眼,想起这片高远的天空,这片幽深的河水,这片沉默的、伟大的山川。它们会像一帖清凉散,镇抚我所有的浮躁。

回到住处,推窗望去,夜色已经像一块巨大的、柔软的黑丝绒,将整个阿勒泰轻轻包裹。远处毡房的灯火,像不慎跌落的星星,在黑暗中闪着微弱而温暖的光。万籁俱寂,只有那条蓝色的河,它的流淌声,在夜的静默里,反而愈发清晰地传来。那声音,不像是听见的,倒像是从脚底的大地,一丝丝地,传导到我的心里来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