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本打开就合不上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成长的足迹,深深浅浅地印在时光里。 ——题记
童年,是一帧帧温馨的画片,每当记忆的镜头转向那段时光,总是洋溢着暖意、甜蜜与芬芳。时间的音符轻轻敲打着回忆的窗棂,引领我重访那段紫色的葡萄架下闪烁的光影,枣树荫里嬉笑的追逐,柚子树上稚嫩的足迹,以及桔子树、苹果树、枇杷树间飘荡的童声。
身为地道的湘妹子,故乡的烙印深深镌刻在我的灵魂深处,湘妹子的纯真、率直、爱笑、爱哭、爱闹的性情,在我儿时便已展露无遗。然而,命运似乎对我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悄然改写了我的人生轨迹。我融入了一个大家庭,与阿公阿婆、大舅舅全家,以及未婚的姨妈和小舅舅共同生活,成为了阿公阿婆疼爱的“小女儿”。全家人都如此认定,姨妈出嫁后,阿公阿婆常错唤我为姨妈的名字,起初我尚有些不适,屡屡纠正,但久而久之,便也释然了,只因二老身边只剩下还在求学的我。
每当秋收时节,全家人便欢聚一堂,热闹非凡。在南方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水稻一年两熟,我也在这忙碌的季节里穿梭于稻田之间,跟随大人们收割稻子,我那贪玩的模样总能让大人们忍俊不禁。那时的天空,深邃而辽阔,几朵白云悠然自得,仿佛也在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尽管太阳炽热,但我们的心却被欢声笑语填满,因为在这片金黄的稻田里,蕴藏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记得那一天,阳光正好,阿公带着我走向田间。他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腰间系着蓝色布带,头戴旧草帽,手握磨得发亮的镰刀,步履坚定有力。我紧随其后,手提竹篮,篮内装着水壶与香喷喷的碱水粥。田埂上,野花随风轻摆,蝴蝶翩翩起舞,我仿若置身于一幅鲜活的田园风光画中。
“阿公,我们今天能割完这块田吗?”我满怀期待地问道,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阿公回头,慈祥地笑了,脸上的皱纹在阳光下愈发深刻:“能的,只要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没有完不成的事。”
说完,他弯下腰,熟练地挥舞镰刀,稻穗在阳光下纷飞,宛如金色的星点,洒落田埂。我笨拙地模仿阿公的动作,虽割得缓慢,但那份认真的参与与喜悦却无可替代。
午后,我们在树荫下小憩。阿公从篮中取出水壶递给我,我大口畅饮,清冽甘甜的水滋润了干渴的喉咙,也温暖了我的心房。阿公则在一旁抽着旱烟,眼神深邃,似在回忆往昔。
阿公,你以前也是这样和姨妈、舅舅们一起割稻子吗?”我好奇地追问。
阿公轻轻点头,眼神变得柔和:“是啊,那时候你姨妈、舅舅都还小,我们经常一起下田劳作,虽然辛苦,但一家人在一起,总是充满快乐。”
话到此处,阿公脸上浮现出怀念的笑容。我望着他,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份深厚的亲情与温暖。
夕阳西下,天边绽放出绚丽的晚霞,我们收拾好农具,踏上归途。田埂上,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那是我与阿公嬉戏打闹的欢声笑语,清脆悦耳,这种旋律,永远镌刻在我心底。
回到家中,全家人围坐一桌,分享着收获的喜悦。阿婆早已备好丰盛的晚餐,热气腾腾的米饭、香气四溢的菜肴,令人垂涎。我们围坐桌旁,边吃边聊,笑声连连,偶尔阿公阿婆还会讲述着战争时期的故事,空气中弥漫着家的味道,那是幸福的气息。
岁月流转,我逐渐长大,求学、工作、成家,回家的次数愈发稀少。但只要假期来临,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那个充满温馨与回忆的家。因为那里有我亲爱的阿公阿婆以及那段难以割舍的童年时光。
有一次,我偶然在田间小路上再次听到那串熟悉的银铃般的笑声。我循声望去,只见一群孩子在田埂上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仿佛将我拉回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个在田间奔跑欢笑的小女孩。
时光荏苒,阿公阿婆多年前已离我而去,而我早已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但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那份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始终如一。
如今,每当我漫步于城市的街头巷尾,心中总会涌起淡淡的乡愁。我怀念那片金黄的稻田、那条蜿蜒的田埂、那些陪伴我成长的亲人。我知道,无论我身处何方,那份童年的记忆、那份家的温暖都会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田埂上的银铃是我童年的记忆也是我心中永恒的旋律。它时刻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不要忘记那份纯真与美好。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记忆继续前行用爱与希望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
就让那串银铃般的笑声永远回荡在我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纯、最美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