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冰儿的头像

冰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8
分享

岁月里的守望

这场真是的旅途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但总有一些身影,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清晰,她们以爱之名,温柔地守望着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在世事沧桑中寻得一份安宁与坚强。——题记

清晨一睁开眼,枕边的湿润提醒着我,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有时薄如蝉翼。我努力拼凑着梦中的每一个细节,那是一个关于寻找与失落的故事:我在外地漂泊,面对困境,无助之下,只想投入母亲的怀抱。然而,哭喊声中,母亲的身影却始终未出现,直至泪水濡湿枕巾,将我唤醒。

望着通白的天花板,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早已不是那个需要时刻依赖母亲的孩子,而是在尘世间摸爬滚打,努力生活的大人。

或许,是前夜睡前翻阅的奥黛丽·赫本传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柔软。传记的开篇以优雅的笔触勾勒出赫本的一生,而对其母亲艾拉的描述,更是让我心生敬意。艾拉,这位荷兰皇室后裔,一个真正的贵族女性,不仅拥有令人倾慕的气质,更具备难能可贵的品质。她的坚韧与追求,引领了奥黛丽.赫本的人生道路。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那位在我心中既熟悉又陌生的女人。

母亲离开我已经十年,天人永隔的悲痛,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化作心底的一抹淡然。然而,真正与母亲分离的年月,我却已无法准确计算。在我的记忆中,“妈妈”这个词,总是带着几分奢侈与遥远。

我从小在阿婆的呵护下长大,对于母亲曾经生活过的那个房间,却保留着清晰的印象。中式的蚊帐、稻谷壳做的枕头、蓝布碎花的床上用品,这些简单的物件,构成了我童年中关于母亲最温暖的记忆。

阿婆常提起,母亲从小便是个倔强而不服输的孩子,梦想成为一名律师。在那个教育尚未普及的农村,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样的志向虽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有种“痴人说梦”的感觉。母亲的书桌上,总是摆满了法律丛书和《毛泽东选集》,还有一本我至今珍爱的《卡耐基励志经典》。第一次翻阅时,我觉得生涩难懂。或许因为思念,总会习惯性捧起她来读,每当翻阅这本书时,我总能感受到母亲的气息,仿佛她就在我身边,用无声的语言激励着我前行。这本书,成了我思念母亲的容器,也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

时间,这位无情的雕刻师,用它那锋利的刻刀,削平了我们的棱角,也淡化了我们的记忆。哪怕是曾经刻骨铭心的亲情,也在岁月的长河中渐行渐远。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在生活的风雨中自食其力。我知道,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坚实的依靠。因此,在外求学和工作的日子里,我很少向母亲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愿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她。这份坚韧,正是母亲赋予我的宝贵财富。不知不觉中却让我等到了天人相隔。

然而,命运似乎又一次眷顾了我,让我续一段未了的母女情缘。在我的生命中,出现了另一位母亲——我的婆婆妈。她如同春风般温暖了我的世界,让我懂得了感恩与回馈。我深知,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知,皆是缘分。

因此,我倍加珍惜与婆婆妈的每一刻相处,用双倍的关爱回报她的知遇之恩。我们之间没有所谓的婆媳矛盾,因为我们懂得相互尊重与理解。直到她生病住院,我才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那段时间,我陪伴在她身边,尽我所能地照顾她,希望她能感受到我的爱与感激。我们共同面对命运的挑战,珍惜彼此相伴的每一刻。虽然,她也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可是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却总感到温馨和幸福。

如今,当我再次回首这段心路历程时,已经不再为那些泪水而感伤。相反,我将这些内心深处的情感,化作前行的动力。我知道,无论是哪位母亲,她们都希望我能够快乐、坚强地生活下去。因此,我如她们所愿,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用微笑迎接每一个黎明。

在人生长河中,我们都是漂泊的船只。但总有一些人,以爱之名,温柔地守望着我们。她们或许已经离我们远去,但那份爱,却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底。让我们带着这份爱,继续前行,在世事沧桑中,稳稳地驶向彼岸。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