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
人常道:"做自己。"这话说来容易,做来却难。世上的人,多半是别人的影子,照着别人的样儿活。然而,也有例外,譬如斯嘉丽·奥哈拉与简爱,这两个女子,一南一北,一烈一淡,却都活出了自己的模样。
斯嘉丽生长在美国南方的红土地上,她是一团火,烧得旺盛,烧得不管不顾。战火烧毁了她的家园,她便抓起泥土发誓永不挨饿;男人一个个离她而去,她便硬起心肠说"明天再想"。她自私、任性,却也坚韧、顽强。她不懂得何为"淑女风范",亦不屑于装腔作势。她活得真实,活得泼辣,活得让世人又爱又恨。玛格丽特·米切尔笔下这个"不完美"的女人,却比无数"完美"的角色更令人难忘。
而简爱呢?这个瘦小的英国女子,没有斯嘉丽的明艳与财富,却有着同样倔强的灵魂。她在盖茨黑德的童年饱受欺凌,却从未低头;她在罗沃德的寒冬里饥寒交迫,却始终保有尊严;她深爱罗切斯特,却在得知他已婚后毅然离去。"我贫穷,卑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时,我们是平等的。"这句话从她口中说出,不是矫情,而是骨子里的信念。夏洛蒂·勃朗特赋予她的不是美貌与财富,而是一颗永不屈服的心。
斯嘉丽与简爱,一个如烈酒,一个似清茶;一个在乱世中挣扎求生,一个在压抑中坚守自我。她们如此不同,却又如此相似——都拒绝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都执拗地活成了自己。斯嘉丽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与简爱的"我们是平等的",看似迥异,实则同源:都是对命运的抗争,对自我的坚守。
世人总在追问经典的密码,却忘了最动人的答案从来写在生命的肌理里。世人常说要"做自己",却少有人真正明白何为"自己"。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眼光所束缚,被世俗的标准所左右。穿衣服要追潮流,说话要合时宜,连笑都要讲究分寸。渐渐地,那个真实的自己便模糊了,消隐了,只剩下一个合乎规范的空壳。
但斯嘉丽与简爱告诉我们:成为自己,不在于完美,而在于真实;不在于被所有人喜欢,而在于忠于内心。斯嘉丽的任性自私与简爱的固执倔强,在世人眼中或许都是缺点,却也正是她们最鲜活的部分。
人生在世,最难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成为自己。这需要勇气,需要坚持,有时甚至需要付出代价。但唯有如此,生命才能真正绽放。
不要慌张,不要迷茫,一点一点地拼凑自己;不要沮丧,不要气馁,一步一步地走向自己。正如那红土地上的斯嘉丽与荒原中的简爱,她们或许不完美,但她们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