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灯灵
灯之为物,自古有之。自燧人氏钻木取火,人类便与光明结下不解之缘。而灯,乃光明在人世之栖所。然世人不知,灯中自有精魂,名曰灯灵。
灯灵非妖非怪,乃光之精魂,人间烟火气凝结之灵物。其性活泼,其情真切,如顽童嬉戏,似老友相伴,潜藏于每一盏可发光之器皿。
江南老宅,尝见油灯之灵。其器青瓷所制,形若莲苞,灯芯如豆,幽幽亮于书案。夜深人静时,灯灵显形,非为人状,乃一团柔黄光晕,轻跃灯焰之上。遇夜读者困倦欲眠,便忽明忽暗闪烁,似在提醒:“且再看两行,且再看两行。”若主人仍不理会,竟会使性暗光,待主人惊醒,复急急亮起,带顽童恶作剧得逞之窃喜。
北地煤油灯灵,性情迥异。生性豪迈,光明磊落,将整间屋子照得通透。山西一户人家,见此灯灵。不喜含蓄,常将火焰拨高,光芒四射,毫不吝啬。家中老太太每至夜深便捻小灯芯,省些煤油,灯灵便不乐,光芒顿萎。直到老太太无奈道:“好好好,由着你亮罢。”方重欢腾,将整铺土炕照得如同白昼。
都市电灯,亦有灵在。藏身各式灯罩之中,或矜持或张扬。台灯之灵,多为学问之辈,光线专注凝练,只照亮方寸之地,却将那方寸照得明明白白。不喜无故被打扰,若有人随意开关,便以闪烁示警。
最妙当属路灯之灵。立于长街两侧,彼此相隔数丈,不得亲近,便以光相语。夜深人静时,互相投射光影,此街光漫彼街,彼街光溜此街,灯光窃窃私语,交流一日见闻。若遇风雨之夜,便团结一致,将整条街道照得光如河涌,为晚归之人引路。
灯灵亦有喜怒哀乐。
喜悦时,灯身明亮夺目,微微嗡鸣,其声清越如玉磬;灯焰活泼跳跃,光晕温暖饱满。
愤怒时,灯身闪烁剧烈,明灭无规,其势急促如骤雨;灯焰狂乱迸溅,光晕刺眼躁动。
哀伤时,灯身黯淡低垂,微光摇曳,其韵迟缓如凝噎;灯焰欲熄还留,光晕凄清寂寥。
安乐时,灯身光华内蕴,稳定如一,其态沉稳如磐石;灯焰柔和舒展,光晕绵长静谧。
然今人多用冷光之灯,LED之类,其光虽亮,温情难觅。灯灵不喜居此等灯中,纵有亦多新灵,未经岁月陶冶,温润如玉之光质已失。老灯灵见此,常黯然神伤,觉灯之真趣日渐消逝。
每至夜深,独坐灯下,与案头台灯相伴日久。其灵已成老友,知我习性,读书时便明亮,沉思时便柔和,困倦时便闪烁。想来灯灵与人,亦是千年修得之缘。
人间灯火,看似寻常,内蕴精魂。愿世人惜灯如惜友,莫负这些光明中小精灵。它们别无他求,唯愿在黑暗中为人燃起一点光,一点热,一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