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亡命之姿,赴随遇之约
人生在世,诸多事如云卷云舒,本无所谓起,亦无所谓灭。偏是世人每每执著,认定有个“所谓”,便凭空生出无数烦恼。而这烦恼,细究起来,又何尝不是自作多情呢?
人说“随遇而安”,看似极容易,实则大不易。遇好事而安,不足为奇;遇坏事亦安,才见功夫。这等境界,绝非麻木不仁者所能为。常见有人突遭变故,起初呼天抢地,继而强作镇定,最终竟真的从容起来。这不是忘却,而是一种明白:明白挣扎无益,索性省些力气,对付将来的日子。
街上行人匆匆,各怀心思。有的为利来,有的为名往,有的不过是被生活驱策,不由自主地奔走。可若细看他们的眉目,竟多少带些“亡命”之气——横竖是要死的,不如且活着,活成甚么样子,倒不甚计较了。这种心态,看似消极,内里却有一股韧劲。
我们总抱怨生活无常,怕失业、怕生病、怕意外,却忘了人生本就是一场未知之旅。你越想攥紧一切,越容易被焦虑束缚;不如带着“无所谓”的底气,把心放开。
所谓“以亡命之姿,赴随遇之约”,无非是:不畏惧失去,不沉溺过往,不焦虑未来,把每一个当下过得扎实而从容。
世事无常,又何妨?只要心里存一份“豁出去”的勇气,脚下带一点“慢慢来”的从容,无论遭遇什么,皆可坦然面对。
夜深人静时,我常想:人之焦虑,多半源于既要、又要——既要安稳,又要新鲜;既要秩序,又要自由。却不知,亡命之徒与随遇而安之人,本是一体之两面。真能亡命者,才真能随遇而安;真能随遇而安者,骨子里何尝没有几分亡命之勇?
如此看来,“用亡命徒的心态,过随遇而安的生活”,说到底,不过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踏实地过着每一天。晴天也好,雨天也罢,有生意就做,没生意便看街。
横竖明日,太阳照常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