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菌如花开
南华县第一中学 卞育能
我的家乡有两条河,一条大河就是龙川江,在南面,在起伏的青山脚下,蜿蜒地绕着村里那片肥沃的田野流淌,浇灌着这片沃土,幸福村民的一个个梦想;一条小河在村子东边,沿着村边细细地流淌着。大河小河两岸栽满柳树,每年夏秋季节,在柳树的根部或枝干间长满的柳树菌,像开满洁白的花朵一样。这些绽放出的一团团、一片片的柳树菌,让这些鲜活的小生灵充满着勃勃生机。
杨柳树特别喜爱生长在潮湿河畔的柳树上,而家乡的大河小河两岸,生长着满是粗壮、高大的柳树,也不乏年代久远的古柳树,一抱无法合围,在它们的根部周围,有不少腐坏的小洞啦,缝隙啦,尽管柳树根“破破烂烂”的,但这些柳树依旧有顽强的生命力,在糟烂的树皮,木块之间,却是孕育柳树菌的床榻。
每年的夏秋季节,是柳树菌生长的季节。当然,柳树菌与森林里的菌类生长一样,要有充沛的雨水,充足的阳光,热辣辣的气温,五风十雨,更加适合菌子生长。
当这条蜿蜒奔流的河流,从家门前这片肥沃的田野左侧流过,大棵小棵的柳树,密密层层守护这条龙川江的故乡河段,也让我们收获许多惊喜。当绿柳成荫的时候,清风吹拂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杨柳岸,呈现出绿柳荡漾的风景,以及充溢着旺盛的生命力。
哦,随着夏天的雨水一场接一场地降下,浇灌了期待生长的土地,就连这一大棵一大棵黑乎乎的大柳树的树干,也被雨水冲刷的湿漉漉的,树皮上碧绿的青苔也开始复活,绿绿地改变着部分树皮的色彩。
当广袤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长得特别茂盛,柳林里的鸟儿异常活跃的时候,此时柳树的菌种被彻底激活了。它们凑热闹似的在腐烂的柳树根,或是柳树缝隙间探出淡黄色的小脑袋,起初只是菌芽菌苗,一小朵一小朵紧紧挨在一起,亲密极了,而其实它们的根部相连的,抱成块抱成团,相互蓄积力量生长。当然,也有二、三朵连着生长的,单独一朵一朵生长的也是常有的啊!
当村民只找到一小丁点儿的幼菌时,一般不会拔走的,如果有谁先找到了,会弄些杂草盖上,不想让别人发现而待到柳树菌长得有牵牛花的喇叭那样大的时候,会等待初找到菌子的人去拔。可是,哪里有这样的美事呢?当自以为把很小的柳树菌遮盖藏起来了的找菌人,计算着时间该是菌儿长大了再去拔菌子的时候,原以为长满树根的菌子不翼而飞,心中不免怅然若失。当然,我有时运气好的话,找到一大窝雪白的柳树菌,单凭一双手哪里拿得完,脱下红背心在套头处结上一个结,一朵朵拔下来装进红背心袋里,鼓鼓囊囊地装满一大兜。
我蹦蹦跳跳地把一袋菌子提回家,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打一大盆清水,把菌子倒进去,干干净净清洗二、三遍,直至一丝儿沙土也没有,再把柳树菌撕成一条条、一块块——菌帽掰成块菌根撕成条。
母亲在火塘上架起一口漆黑的小铁锅,水汽烧干,倒入金黄色的菜籽油,油滚沸后,把菌子倒入铁锅,和着切细的几个青辣椒一起炒,把水炒干,再舀入一瓢冒着热气的井水,放上几个剥皮的洁白大蒜,盖上锅盖,煮上半小时,就可以享用。
哦,这大锅味鲜菌甜的柳树菌,真是美味了。我家五口人吃得津津有味,如果泡着柳树菌汤吃饭,那会更过瘾。我们南华,在菌子市场,随处能见到松茸、土鸡枞以及其它各种野生菌上市,但你却很少见到卖柳树菌的,因为柳树菌只有常年居住在河边且与柳树为伴的人能知晓可以食用,而且味道鲜美胜过土鸡枞。
难忘小时候在龙川江畔找柳树菌的美好日子,更留恋父母煮柳树菌给一家人大饱口福的美好日子,如今想起仍然历历在目。
(作者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