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明法的头像

曹明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10/11
分享

刘老汉的悔恨(小小说)

刘老汉有两个儿子,都是读书的料儿,都是研究生毕业,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都挣大钱。他和老伴儿转战两地,领大了两个孙子,如今,回老家了。照理,他和老伴儿都七十多了,又都有高血压,该歇歇了,可他偏不,这便闹出事儿来,让他悔恨不已。

一回老家,他便和人们要回自家的地,要自个儿种。有人劝他:“你年岁大了,种点儿菜,别的甭种了。把身体保养好,就是创收了。真要是累出个毛病来,孩子们就麻烦了!”他嘴上说“就是,就是”,可心里却说:“还想种我的地哩!我可不听你这话!”两个儿子也劝他别种地,他嘴上答应,可根本没有当回事儿。

有个亲戚,要到城里照顾孙子,不种地了,先来问他种不种,他即刻说道:“种!种!反正闲着没事儿!自当锻炼身体哩!”亲戚本不打算让他种,可又怕他不高兴,意思是先问他一下,他说“不种”,再让别人种,可谁知……亲戚嘱咐他:“你可得注意身体哩,别累着。”他哈哈一笑:“一辈子就是干活儿的命,哪能累着!劲儿就是井里的水,用了还会来!用不完!”

他除了种菜,还种了好多油葵。他对老伴儿说:“种上油葵,榨点子油,等大宝和二宝回来了,给他们带上点儿——自个儿种的油,绿色食品,好!他们在城里,有钱也买不到这样的油!”老伴儿事事由着他,一辈子了,如今还是这样。不管他说啥,总是那句话:“随你!”

他开上电动三轮车,拉来好多羊粪。有人说:“拉这么多啊!”他哈哈一笑:“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这几年,地累苦了,要多上粪养养!”好心人劝他:“俩小子挣那么多,你还是好好歇着吧,累出病来,可就不值了。”他还是哈哈一笑:“这阎王爷啊,让你活到三更,你就活不到天明。啥也不干,就没病了?就不死了?”

菜长得好,油葵长得强,在村里样样拔尖儿。人们见他就夸,他心里乐开了花。转眼,油葵熟了,恰逢常常下雨,他急得火烧火燎,饭吃不好,觉睡不着。他开上电动三轮车,一天几趟地跑,忙得连降压药也忘了吃。临近中午了,他让老伴儿先回去做饭,他再去拉一趟。老伴儿劝他回去歇歇,别赶那么紧,他发起火来:“歇什么哩!看不见这死天气!二十四拜都拜了,还差这一拜哩!”老伴儿生了气,不理他了。

老伴儿做熟了饭,还不见他回来,不放心,到地里找他,老远就看见他倒在三轮车旁。原来,他砍下油葵,装满三轮车后,正准备开上走,谁知,突然倒在地上,啥也不知道了。老伴儿喊他,一点儿反应也没有,急了,赶紧给侄子打电话。不多会儿,侄子宝军来了,一看这架势,即刻打了120。

救护车来了,医生一看刘老汉的情况,说:“脑出血,送医院吧。”经过一番折腾,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决定做开颅手术。老伴儿签了字,目送刘老汉进了手术室。她趔趔趄趄,几乎要摔倒,侄子赶紧扶住她,让她坐在手术室门口的椅子上。她对侄子说:“给你哥哥他们打电话吧。”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医生出来了,说:“手术很成功,不过,得送到重症监护室观察。”第二天上午,两个儿子先后赶到医院。听母亲说了爹的情况,二宝埋怨道:“紧说不让他种地,就是不听!”大宝说:“说啥也没用了,别说了。”

一周后,刘老汉出了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但还是没有意识。又过了几天,醒了,能认出人来,但不能说话。大宝给他纸和笔,可以写字。大宝和二宝商量了一下,请了一个护工,每月六千。随后,他俩赶紧走了——不能不上班啊!还有房贷哩,孩子要上学哩,工作不能丢了呀!

一个月后,刘老汉能说话了,但左腿左胳膊不能动。二宝回来了,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在那儿住,到医院康复中心做康复训练。五个月过去了,刘老汉还是老样子。护工白日黑夜地跟着他,喂他饭,抱着他坐到轮椅上大小便,用轮椅推着他去做康复训练。

刘老汉几次问二宝,住院花了多少钱,房租多少钱,康复训练每月多少钱,二宝总是说“你好好养病,甭管这些事儿!”二宝怕他心疼,不管怎么问,就是没对他说。后来,刘老汉索性不问了。他光知道,护工的工资每月六千,还不包括伙食费。

刘老汉好几次感慨:“那么多油葵,都烂了呀!唉,早知道这样……”

老伴儿啥也没说,护工感慨万分地说:“那点儿油葵能值多少钱!你要是好好歇着,能闹成这样吗?你说你,孩子们挣那么多,你种那地干啥哩?你就是不知足!人要是不知足……这回……”

刘老汉“唉”了一声,无话可说,可他心里,恨不得拿根绳子上了吊,可他这样儿,吊也上不了啦!他痴痴地望着天花板,泪骨碌碌流出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