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头离开小山村的那个晚上,狗娃在自家破旧的单人木床上睡觉,在浸甜的睡梦中,变成了一只蜜蜂。
狗娃生长在静谧的深山老林中,小山村只有一个狭窄的峪口与外界相连,路面约摸有一马车宽。咯里四周都是丘陵。有一条小河将山的东西两面,劈开两道口子,河水蜿蜒着汩汩流淌,形成一处数百亩的塅,土地肥沃。当季,沃土上种满油菜,开着金灿灿的花,一眼望去,像铺着金黄色的桌布。
养蜂人总怜惜每一朵花的春天,用车驮着自己的蜂箱和家当,走近峪口,朝里面窥探。春风一吹,花香就如在硕大的锅里聚集翻涌,扑向峪口,包围峪口处的养蜂人和蜜蜂。咯些花香,似乎特意迎接养蜂人和蜜蜂的到来。
每年,养蜂人会在毗邻小河的河洲上落脚,待上三五个月,然后不舍地离去,继续寻找值得落脚的下一个花乡。
狗娃最在意养蜂人的去留。蜂蜜真甜啊!
有时,狗娃趁爷爷不在家的空档,就会打开卧房里没上锁的大板柜,在瓷坛里找到蜂蜜瓶,偷偷打开玻璃瓶瓶盖,用竹筷子轻轻撮下去,再提上来,闭着双眼,悄悄舔舐筷身,享受蜂蜜的甜。
日子就咯样过着,偶尔,爷爷发现瓶里的蜂蜜少了,就知道是狗娃偷偷享用了。咯房子里就狗娃和爷爷相依为命,没别的人会来偷吃。
此时,爷爷会老眼昏花地望一望他,笑着港:“狗娃,甜蜜的东西是一种期待,省着点吃......”
今年,一个四十开外的男人和一个身材瘦小的男孩,赶着驮着蜂箱的马车,走进了峪口。
此时,他们正把几十个蜂箱从马车上搬下来,一行行、一列列地排开在河洲上。小精灵在蜂箱里发出兴奋地嗡嗡声。
狗娃远远地看着,不敢靠得太近,生怕小精灵携着尾尖的利剑,朝他冲锋,以防不幸地被蜇成猪头。但狗娃又特别喜欢咯些小小的精灵。他认为是精灵们用最为朴素,最为辛勤劳作告诉他:“山间是甜蜜的,春天是甜蜜的,自己的童年也是甜蜜的。”
男人安好营扎好寨,第二天,他就用竹篮子,提着数十个小小的玻璃瓶,到村里挨家挨户地去敲门。瓶内装的全是原生态的蜂蜜。咯是从上一个游走的故乡挣来的。他要把咯些蜂蜜送给山村里的村民,算是自己未来放蜂的日子,吵烦村民的回报。
小男孩的爹爹给各家送蜂蜜时,他就跟在后面。
送蜂蜜的男人来到狗娃家门口时,狗娃正在被爷爷面壁罚站,因为他闯大祸了。
早上,狗娃偷偷从墙上取下箭,独自跑到山上去打野兔。那只野兔似欺负他小,捉弄他,它跑一会,又停一会望着他,等快要被他追上时,它又跑开了,相互间总保持一段安全距离。
突然,狗娃发现两只野猪,在二百米开外的地方找食,朝着他走过来,他吓了一大跳。
他拔腿就想往回跑,突然,背后不远处,传来“嗷嗷嗷”的狼叫声。在进退两难之际,他只好赶紧靠一棵大樟树粗大的树干躲起来,观察动静。
野猪听到狼叫声,像箭似的掉头就往回跑,前方的风险解除了,后方的呢?
在狗娃犹疑之际,狗娃的爷爷突然闪身出现在他面前。
原来,咯狼叫声,并不是由真狼发出的,而是狗娃的爷爷模仿的。
起先,狗娃的爷爷起床后,发现狗娃不在屋里。条件反射地看到墙上挂着的箭不见了,就猜一定是他独自进了山。于是,就紧追慢赶,救下了狗娃。要是狗娃真被野猪盯上,非死即残。
于是,狗娃被爷爷揪回了家。为让他长长记性,爷爷关了门,命他笔直地站在墙边,面壁思过。不深刻反省,不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不准离开。
此时,狗娃觉得,除了自己,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快乐的。他看到一队不长眼的蚂蚁军团,目空一切的从他脚前通过,一点不解狗娃的心情。
他冷哼一声,从破旧裤子里掏出小鸡鸡,抽水机一下子就将蚂蚁军团,淹没在童子尿的沼泽里。有的成了僵尸,有的四外逃窜。蚂蚁们在这老旧的房子里,逍遥快活惯了,从没想到,灾难会来得如此突然,快乐消失得如此迅速。
在村民们的眼里,狗娃的爷爷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形象,从没和乡亲们红过脸,也没见他打骂过小孩。其实,他暗地里惩罚小孩子从不手软。他认为。人不打不成器,树不修理不成材。狗娃调皮不听话,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对他处罚是尽监护的责任,是给狗娃改过的机会,是为狗娃好。
狗娃受处罚时,也不哭闹,倔犟地站在原地。但眼眶里还是噙满委屈的泪水。
突然,爷爷听到有敲门声,立刻冲在墙边,伸手将思过的狗娃,扯到自己身边,接着去开了门。
门口站着一个大男人和一个小男孩,像是父子。大男人与狗娃三年未见的爹爹年纪相近,男孩则与狗娃差不多。
大男人的口音,像牛叫,狗娃听不懂。他望向那小男孩,两人的目光突然撞到一块。狗娃看他朝自己微笑,还用手指在脸上划了几下,做了几个羞羞脸的动作。
狗娃冇响应他。只是冷漠地看着他。
狗娃知道,小男孩是笑里藏刀,不怀好意。因为狗娃脸上脏兮兮的泪痕,已经把自己出卖了。
第二天,黑麻清早,养蜂人的小男孩来狗娃家串门子,找他玩。
狗娃因小男孩昨日嘚瑟的笑,不搭理他,因为他也好面子。
小男孩并不在意狗娃的敌意,他脸上总带着笑。他跟定狗娃了,像一个开花的向阳葵,要跟着狗娃转。
狗娃朝河堤上走,小男孩也跟在后面。狗娃跑进河水里,他也跟上去。狗娃钻进油菜花田里,小男孩也钻进去。狗娃朝山上跑,他用手捂着裤袋子也跟着跑。小男孩像跟屁虫,狗娃甩都甩不掉。
狗娃玩累了,朝天躺在堤坡的绿草地上,望着天空,喘着粗气。
苍穹上点缀着朵朵白云。
小男孩仰面朝天躺下,用手指着天空笑着道:”那里像一片片鱼鳞,那里像天狗蜷着身子睡觉,那里像白猫在捕玩老鼠,还有那个像脱兔、那个像骏马。它们自由自在地奔腾着、飘游着,好不快乐!”
狗娃不作声,望着天空在想:“苍天真大哟!它装得下那么多的云,那么多的雨、那么多的雪,那么多的风,那么多的雷电。云多好啊,它自由自在地,可以放肆奔跑,可以安心睡觉,可以俯身亲吻山上的森林、繁花、众鸟,可以更贴近星星和月亮。”
小男孩平息一会后,从右边裤子口袋里,摸出一只小玻璃瓶,在狗娃面前晃了晃,用手揭开瓶盖,用舌头伸进去舔了一下,“吧唧吧唧”了两下嘴,然后望着狗娃:“真甜啊!”
狗娃不想当欠食佬,控制住心中的欲望不搭理他。他嘴里自言自语道:“好恰佬,家家跑,一跑跑到后门口,碰哒一吒阉猪佬,阉哒咯吒好恰佬。”
“你含的是啥子啦!”
狗娃也不搭理他。
俄顷,小石头又从裤子左边的口袋里,摸出一只小玻璃瓶,笑着伸向狗娃。
狗娃自然明白,瓶子里装的是他自己特喜欢的蜂蜜。但心里却港:“不能要,坚决不能当欠食佬!”但他的小手,却不受控制地伸过去,接住了玻璃瓶子。
咯个名叫小石头的小男孩,用一小瓶蜂蜜抓住了狗娃咯个小伙伴的心。
两人一下子亲如兄弟,在河畔玩耍。
野草正开着色彩缤纷的花,小石头心中有了一个主意。
他掐来一大把花朵,边编边唱道:“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 嗡嗡嗡,嗡嗡嗡,勤劳奉献中。一只采花粉呀,一只酿蜜糖呀,好朋友,手牵手,快乐又欢畅......”
他将编制好的花环,高兴地戴在狗娃的脑壳上。
须臾,一群蜜蜂嗡嗡地飞到狗娃的头顶上,吓得他倏地站起身来就要开跑。
只听狗娃大叫:“大黄蜂!大黄蜂,大黄蜂咬人啊!”
小石头边扯住狗娃,边喊道:“胆小鬼!咯是小蜜蜂!”
然后,他用手指着狗娃的脑壳,边跳边唱道:“我是小蜜蜂,嗡嗡嗡嗡嗡, 飞到花园里, 飞进花丛中, 采花粉,酿蜜糖, 酿好蜜糖好过冬。”
唱完,小石头笑了。狗娃见他笑,红着脸,笑得更厉害了。
小屁孩一般对一个新地方都比较好奇,小石头也不例外。
狗娃折一段嫩滑的柳枝,捏着泛青的树皮,用力一旋,树皮与枝干就脱离了,用牙齿咬下一段树皮后,用手指甲轻轻地把一端刮薄,一支柳笛就做好了。
狗娃用嘴一吹,柳笛声声,清脆悦耳。
小石头也照着做了一个,微笑着朝向狗娃吹起来,可惜,他只喷出了一嘴口水。逗得狗娃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笑毕,狗娃很耐心地向小石头传授吹奏技巧。不一会,小石头就出师了。
于是,两人比着赛,拿出吃奶的力气吹着柳笛,将他们快乐的声音传向远方。
暖阳正好。两人下到河里摸鱼捉虾。
河水清澈见底,鹅卵石铺成的河床,每一块都似藏着秘密。
两人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水中灵动的小鱼小虾小螃蟹。小河虾小螃蟹狡猾地躲藏在石头缝里,小鱼儿机敏地穿梭在嫩绿的水草间。
两人摄手摄脚地靠近,屏住呼吸,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
小石头不如狗娃有经验,不小心踩在一颗圆滑的石子上,摔倒在河水中,落得一身湿漉漉的,像落汤鸡。咯一下,又换来狗娃放肆的大笑声。
小石头也笑了,全不在意浑身早已湿透,笑得是那样天真无邪。
两人捡来一捆干枯树枝,在河滩上堆成一个小柴包。点燃后,将鱼虾螃蟹架在火上烧烤,品尝散发着焦香的美味。
狗娃将小石头脱下的湿衣服,用树杈支着,接受烟火气的洗礼。
有一天,暖洋洋的太阳,照得河边的树们泛着青光。狗娃和小石头相约去爬河边的大柳树。
狗娃将小石头额外送给他的那瓶蜂蜜,当成了自己的专属财产。每天,狗娃随身带着咯瓶蜜,像大人的贵重物品,生怕被其他人发现后掠走似的。狗娃贪恋它的甜,又忆起爷爷港过的话。每次打开瓶子,只用舌尖在面上浅浅地舔一点点。如此,他就可以更为长久地拥有它。
狗娃忘乎所以,爬到大柳树上就去掏鸟蛋。没想到,他的蜂蜜瓶子从破旧的裤袋里,滑了出来,快速摔在了地上,瓶碎蜜撒。狗娃气得哭了起来,趴在树杈上,眼泪扑簌簌的,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玉珠,一滴滴打在地面的枯树叶上。
趴在另一根树杈上的小石头,惋惜地安慰他,但冇一点用,总止不住他的哭。
“哎呀,不就一瓶蜂蜜嘛,我再送你一瓶不就得了。”
“当真!”狗娃破涕为笑,用疑惑的神情望着他,用右手擦了一下留着泪痕的眼睛。此时,几条黑色的脏指印划在他自己的脸上,非常搞笑。
小石头诚实地笑着,伸出右手,小拇指弯着钩,伸向他。两人就在树杈上一边拉着钩一边唱着:“拉钩拉钩一百年不许变,骗人就是猪八戒。”
狗娃明白,小石头作为养蜂人的崽,他确实有兑现自己承诺的能力。
小石头已满八岁,比狗娃大一岁多一点,但他言行上似乎对狗娃充满崇拜。咯让狗娃感到非常满足,乐意和他一起玩耍。狗娃带着他抓蚂蚱、捉蝈蝈、掏鸟蛋、网蜻蜓、挖蚁巢、捅马蜂窝、追野兔、捕山鸡、钓鱼……在狗娃看来,咯些都是好玩的、有意思的生活。
狗娃同小石头交上朋友后,体会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快乐。不过。小石头对狗娃摧残蜂族的举动十分反感。有一次,因一只蜜蜂的事闹翻了脸。
一天,小石头看见狗娃在田垅路上,用竹筐子罩住一只小蜜蜂。狗娃是想让它感受一下类似山雀被俘后,蹦啊、扑啊,想冲出笼子,为自由奋力挣扎的样子。
小石头气愤地冲过去,一把打翻竹筐子,放走了蜜蜂。他骂狗娃:“神经病,没一点爱心!你还吃它们酿的蜜,不知好歹!”
因为此事,小石头一整天都不搭理狗娃。
小孩冇隔夜仇,第二天,狗娃就跑到小石头住的窝棚附近,叫他出来,并向小石头认了错,随后,两人又快乐地玩耍在一起。
小石头对蜂蜜的爱,狗娃记在心里。
周日,狗娃和小石头正在河边比赛钓鱼,突然,狂风骤起,大雨滂沱,在跑回家躲雨的路上,小石头敏锐地发现,在落花间,几只蜜蜂死的死、残的残。他痛苦地蹲下身子,将它们一个个地捡起来。只见他用枯树棍挖了个小坑,将死蜜蜂用花瓣包着,埋进泥土里。那两只受伤还活着的蜜蜂,他捧在手心,也不和狗娃打招呼,快速朝住的窝棚跑去。
此时,狗娃似乎理解了小石头。小石头心中的小蜜蜂,就如自家的小鸡崽。自己会为死掉每一只鸡崽而难过好几天,小石头也会为死伤的小蜜蜂痛苦。
狗娃突然觉得,他与小石头可以是一对好朋友,而且可以做最好最好的朋友。
两人处久了,狗娃发觉,小石头并不是心冷木讷、寡言少语的人。
他听小石头港:“有一个地方一坦平阳,好大巴大,比你们咯里大千倍,繁花开着,一如黄金铺成的一眼望不到头的世界。有一条河好宽巴宽,比你们咯里咯条河至少宽百倍。我坐在马车里,从此岸到彼岸,睡了一个好觉。在北方的古河道旁,蹲着四条巨大的铁牛,威之武之站在那里,比你们咯里的水牛大得多。还有像婴儿一样叫的鱼,比我们腿把子还粗的蛇,用嘴巴喷水柱又会跳舞的大鱼……“
“你咯不是瞎港的吧。”
“骗你是小狗。”
“让我发现你骗我,咱俩就断交。”
狗娃听小石头扯谈,觉得山外的世界,充满稀奇古怪。咯些都是七岁的狗娃从来都没听港过的,他对山外的世界充满了期待。
狗娃心里很希望小石头多扯咯些东西,分享完后,他又觉得自己脑海里空空的,冇更多的神鬼故事跟小石头交换,多不好意思。不过,狗娃模糊地意识到,谁懂得越多,谁更受人尊敬。狗娃认为小石头比自己见多识广,可能与随他爹爹走南闯北的经历有关。
一个周六上午,狗娃的爷爷给他一件新衣裳,港是娘买了寄回来,给他上学时穿的。
狗娃穿在身上,兴高采烈地找小石头玩,港娘对他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地爱他。刚开始小石头还冇在意,高兴地与他同乐。不一会功夫,小石头突然离开狗娃,向着住的窝棚跑去。狗娃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边喊他,边追他,小石头反而跑得更快了,像短跑运动员,狗娃根本追不上。
周日上午,小石头没露面。直到下午,他才来找狗娃玩,并且港:“对不起!昨天,我不应该那样一声不吭地离开。”
小石头还港:“打记事起,我就冇见过娘。奶奶港,在我一岁多那年,爹娘一起去外地放蜂,一日爹爹从睡梦中醒来,娘就不见了。爹爹先后找了两年,一无所获。小石头四岁那年,爷爷中风边瘫,生活不能自理,全由奶奶照顾。爹爹为减轻奶奶的负担,就把我带在身边,在外放蜂,随花香四处漂泊,浪迹天涯。蜜蜂到哪里,我的家就安在哪里......”
小石头港完,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误会消除了。
其实,狗娃的境况并不比小石头好多少。咯是在小石头随爹爹离开狗娃,离开小山村的那天,他爹爹告诉他的。狗娃的娘,在他出生十个月,刚断奶的那天就走了,六年多了一直没回过小山村。他爷爷平常跟他港,新衣裳,是爱他的娘买的。其实,只是狗娃的爷爷,善意的谎言。
狗娃正式开始上学了。学校坐落在穿过峪口的山外的高地上,距离狗娃家约六里地远。学校总共有十间破旧的平房,是由原来的宗祠改建的。
狗娃的爷爷递给他一个崭新的书包,还港咯书包是他娘买的,要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有好几次,狗娃发现小石头翻看他的课本。他不认得字,只是在欣赏里面的插图。他看得那样仔细,甚至还把卷了的书页轻轻抚平。
狗娃高兴地问小石头:“你上过学吗?”
小石头遗憾地摇了摇头道:“冇。”
“喜欢读书识字吗?”
“废话!”。
“你大我一岁多一点,应该识字了,我教你吧。”狗娃主动当起了小老师。
狗娃随手拾起一根小棍子,在地上画着港:“一横是一,二横是二,三横是三......”
“四横是四......”小石头抢先港道。
“哈哈,你真牛皮,一万要写多少横!”
“当然是一万横!”
“哈哈,那写一个字就让你的手抽筋!”
“我错了吗?”
“嗯,四是口里有个儿。”
“原来如此。”
小石头跟狗娃港,我想到你们的学校去看看。
于是,狗娃如了小石头愿。
上课铃响,狗娃去上课了,小石头无事可做,就扯起嗓门,坐在小操坪旁的石头上唱歌:“小蜜蜂,嗡嗡嗡, 采百花,勤劳动, 做成蜜,供人吃, 小蜜蜂,不喜功。”“春风吹百花开,小蜜蜂采蜜来,万花丛中跳起舞,朵朵花儿任我采,万花丛中跳起舞,朵朵花儿任我采,东边飞西边采,小蜜蜂多友爱,手拉手儿唱起歌......”
小石头的歌声,飘进了教室,飘进了师生的耳里,让学生们上课开了小差,老师不得不走出教室劝他离开。
老师刚回到教室,外面又传来“小蜜蜂,嗡嗡嗡, 采百花,勤劳动, 做成蜜,供人吃......”的歌声。只是歌声越来越轻,越来越远。
狗娃想,小石头可能独自一个人回去了。
狗娃盘算着,放学回家后,要不要找小石头问一下,为什么要在学校里调皮捣蛋。但一回到村里,就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知不觉间,小石头到了离开狗娃、离开小山村的日子。
小石头离开狗娃的先天晚上,在皎洁的月光下,他兴奋地告诉狗娃:“到了秋天,我也会回老家上学了,我爹爹港的......”
小石头还向狗娃透露了藏在心底的秘密:“我学成后,要当蜂王!......”
临行前,小石头的爹爹送给狗娃的爷爷一窝蜂,还传授了一些养蜂知识。
狗娃的爷爷只是“哼哼”了两声,再冇流出片言只语。
小石头离开小山村的那天晚上,狗娃咯只梦中的蜜蜂,随驮着蜂箱的吱吱呀呀的马车,走出了小山村的峪口,飘泊远方的世界,飘向更为广阔的花乡,飘向那些酝酿甜蜜的地方。
后来,狗娃真的走出了大山,只是每天过着寻常而烦复的生活,他几乎把小石头给忘却了。直到三十年后的一个春日,他翻看一份报纸时,突然瞧见一张照片,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竟一时想不起这人到底是谁来,他好奇地把这篇“蜂蜜大王”的报道看完。
于是,他想起了和小石头在一起的日子,想起了那时的蜜蜂,想起了那时最爱品尝的蜂蜜的味道,想起了小石头的“蜂王梦”。此时,他猛然惊醒,早该像蜜蜂那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