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川北河的头像

川北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8/31
分享

滇西行-腾冲五日

作文有时就像牛吃草,得先去各地采割、收集、草草咀嚼、存储于胃,安静下来,在腹中开始酝酿、不断反刍、再反刍;精咀再精嚼,去其糟粕,让肠胃黏膜感知和吸纳出精华,让身心受益。寒来暑往,也便印证了鲁迅先生“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句名言。想来,这“草”和“奶”不单养活先生自己,同时也养活喜爱先生之人。

今天(2025年7月29日)要行程九百来公里,沿滇南滇西边境地区行。当然如今之行,不是靠两腿,而是靠车轮。想起解放前,过去,父亲和祖父他们,从南充到重庆或去成都,几天几夜,全靠双脚。永远敬仰和佩服父亲及祖父他们那一代的毅力,真是一辈子坚韧不拔,为着生命和命运,顽强前进。

窗外云雾缭绕,这段山路昨天去勐海走过。《南糯山村》青青的草坡上放倒一块牌子,不远一简陋的两层小楼,楼靠公路边一侧也竖立一块棕红色的《南糯山庄》饭店牌。看过的景,如果是一般,就无心留恋。云南十八怪,其中一怪估计就是云雨天。云雨不定,拐过一山嘴,这边又是大太阳。

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兴海查缉点。边防战士们守边戊边。接受边警查验身份证,他们穿着翠绿色褂子,后背印着“移民警察”四个黑体大字。

第一次坐高层长途“卧铺”大巴。上午十点,从西双版纳景洪汽车客运站出发,四、五十人的座位,只有五位乘客,大家没按座号坐。选择最前一排右手靠窗座椅,车头视野开阔,便于观看沿途风景。

西双版纳属于滇南的吧。两天的简洁游历,版纳没有给我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孔雀和野像也没遇着,倒是投宿两晚的幸福商务酒店(泼水节广场店)一层大厅前台笼中饲养的一头灰色母猫和四只小猫仔,它们温婉可人,母子相依为命,安然享受笼中主人投喂之生活,其景象惬意之程度令人驻足,每次回来路过看上它们一眼。

上午九点离店,前台值班员是一年轻男士,正打开笼子,投喂猫粮和供水。大猫很慵懒,趁机跑出笼子到大厅里溜达,奈何主人觉得时间有限,示意它赶紧回笼,猫咪似乎也不忍心稍长时间离开她的儿女们,很乖乖的就进了笼子,迅捷直接把头伸向了猫碗,似乎饿的有点不问不顾她的小崽子们,脚还知道踩在几只正躺卧着的酣睡小猫们无意间留出的空隙里。

版纳夜景不错。骑共享电动车,冒雨到澜沧江大桥和黎明大桥,观看江水和两岸城建。滔滔不绝的澜沧江(湄公河)之水,滚滚而下千万年了吧。由于雨季,比较浑黄,似乎很好的彰显了云南“红河”的特色。如果冬天、秋天或别的时候,澜沧江的水是否能见清的吧。

中泰边境打洛口岸。乡间地里,种植一种远看像仙人掌类的植物,一大片一大片的,而且每株上面都挂着一个大电灯泡,得需要多少电力,多少只灯泡,这些植物才生长成熟达到种植员工的期望和目的 。

滇西行第一站。长途司机所言的中国普洱茶生产第一大县,勐海县城。

十一点四十,到勐海县城,进公交站载客,没见一新人上车,就呆了一个大家都上卫生间的时间。车站内几家售卖快餐的,也没见有多少人去吃。站内小商店,购八宝粥五元一小罐。十一点五十,从勐海县汽车客运站启程。县城出来,一个环岛,西通打洛口岸,北上惠民澜沧方向。

西双版纳好多山村,都是以“曼”字打头起的村寨名。山间民族寨子,大都住上了新房。新式傣族、佤族等房屋,还普遍保留原住族民房屋的结构特点,只是材质和颜色有点改变,主楼、附楼、楼体梁和柱子,大部分还是新木材做成方木的立柱,一层敞开,四面通风,无墙,用于停放车辆、工具、杂物,过去是饲养牛羊猪圈,现在很少这样了,从二层开始,是住人的。宽阔的木质楼梯上楼,拖鞋放一层楼梯口。有的住户条件好的,一层悬挂很多花盆,吊盆里各种各样的花草,古朴又新颖,很是美丽。在远离山坡的公路边望去,寨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顺势而为,跟周围山峦和田地融为一体,云雾中,恍惚一栋栋民居都在仙境里。

十二点二十。路过一个小镇,好像就一条笔直的中央大街,两侧有很多商铺,其中瞄见一家自贡餐馆,看有没有商标显示地名的,没瞅着,于是,上高德地图,很方便,看车行进路线点位,是勐遮镇,广门生产队。镇口,一条路两侧有花树的道路,在蓝天白云绿荫间向前延伸,车辆穿行其中。二季水稻,田间,嫩嫩的幼小的秧苗。几天前在广西防城港市山区,在通往中越东兴口岸去的山路边,有人也正在田里弯腰插秧,也是二季稻吧。

满山坡的绿浪般的茶园,茶树,在车的右侧山上。

勐海县境内是中国普洱茶第一县。

出镇几公里后,车开始爬一段盘山路,逐渐由低海拔盘旋到高海拔,一个名叫“38公里农家菜”餐馆。

十二点五十上到盘山道顶层山垭口“小新平”。一块黑褐色石头上雕刻“休闲”两字。接着连续下坡6.25公里。一提示“观景台,前方200米。”

十三点十分,下到山这边。刚才穿山越岭,在茂密的林间山路行进,路侧有些花树,车辆穿行在光影之中。十三点十四,“曼贺龙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中坤石化加油”。

十三点三十分,澜沧县惠民镇。这里有一些旱地梯田,顺山坡辟建。有一挖掘机和几个工人在路边修剪草木和疏通沟渠,刚好附近有一个公路牌,这才发现再次踏上了国道219。那几天,在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去一处靠近越南的那良古镇,就是走的219国道。

网上说, 219国道是中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边境公路,称为‌喀纳斯—东兴公路‌(简称喀东线),编号G219。‌起点:新疆喀纳斯(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0公里纪念碑位于喀纳斯景区。‌‌终点:广西东兴市竹山村(中越边境)。‌‌全长约10065公里(2025年数据),途经新疆、西藏、云南、广西4个省区,是中国最长的国道。‌‌

十四点十三分,到南甸。

十四点二十八分,绕澜沧县县城出。雨,大雨。大雾弥漫。车窗玻璃朦朦胧胧。车灯打开了。

十五点十七分,赛罕村。双江,富邦乡分界线。有滑坡。“连续爬坡17公里”路牌。雨已停。车在大山里行驶。

十五点三十三分半山村。“弯多雾浓,谨慎驾驶”。驶出一个隧道,平安村。这时擦肩而过一辆“”澜沧至南德坝“”巴士,比我们这辆车小。“双江县95公里”路标。

这是一段国道214道路。

十五点四十九分从碧朔庄园休息上完卫生间出发,超市购一袋“台湾风味、米饼”。一楼驾驶室两位驾驶员轮换开车。

天又有点阴,估计又要下雨了。富邦乡石榴基地,还在澜沧县境内。

多依林电站。上允镇,南洼。终于翻过一座座高大但又不是十分高大的山系,来到一个相对平坦的小镇。小镇四周全是高山。

国道219和214云南境内沿线,感觉还是没国道318四川雅安到西藏芒康县境内的险峻高山多,大江大河也少。

小镇没停,继续前行。那哈老寨。一条水流较大的红色溪流。

国道214小黑江河谷段。原来叫小黑江,边境检查站。“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这个检查站比较大。“国道省道示范线~西澜线”。

十七点二十五分,美丽的双江自治县县城。县城云雾缭绕,高楼林立,给人现代化之感。主街道宽阔整洁,伴着绿色和云霞。出县城,开始走通临沧的高速公路,应该是新建的一条路,像在山脊梁上,比较漂亮,接连几个隧道。马鞍山隧道。同化村一号隧道。东来隧道1370米。天生桥隧道5200米。博尚机场。滇高速S51。

十八点三十分下高速公路博尚,停在高速辅路一侧,这时开来一辆小面包也停靠在我们乘坐的这台高层大巴驾驶室前方大概十米左右。一司机上到二层,挨个通知大家下去吃饭“一会路上不停饭馆,要晚上一点多才到”。他的大意是还得开五个来小时。一共没几个乘客,后来路上又补充三个,爷爷奶奶带着小孙子一家三口。

大家都相继下车。面包车后门打开,先是几张小桌子,一把小折叠椅一沓,原来是司机他们联系的小面包配餐车,车主是一女的,招呼大家用餐扫二维码,在高速公路辅路一侧一字摆开。有两人没吃,翻越护栏说去对面人户院子里上卫生间去。

盒饭比较多,乘客比较少。20元一套盒饭(三个菜,一凉拌莴笋、青椒炒腊肠、红烧茄子,另一碗白菜豆腐汤)。一份吃完,看旁边有人在吃馒头,还以为是她们餐车大餐盒里的,准备再整个馒头,没想到,人家餐车女主人“你再拿一份吃吧,不收你钱”,两位司机也附和“拿了吃,拿了吃,还剩这么多盒饭”。估计,她们原本以为这辆长途大巴上面该有许多乘客,没曾想,加上两位正副司机总共就十人,看大塑料配餐盒里,至少有二十多份(套)饭菜 。

再吃一盒,扫码给支付了25元,没有不好意思一老一实支付20元,人家也不容易,一个女人带着小女孩子,开车把快餐送到高山峡谷深处的高速公路出口,小女孩子帮着妈妈摆放小折叠椅,完后又端着几瓶水和饮料帮着母亲叫卖。

一穿着运动服的青年男子,刚开始不准备吃,后来,看大家都在吃,也只好下车来,先翻过高速公路护栏去对面山寨人户上完洗手间,回来,估计看大家吃的比较香的样子,也坐下来,在刚才司机师傅用餐的小餐桌前坐下,要了一份低头吃着。

这边司机吆喝着大家赶紧上车。车启动了,回头看坐我后排的年轻人没上车,他是不是吃饭忘记了,然后敲打司机驾驶室“有人没上车”,司机也没听到还是根本就不理会。原来,司机先开车去前面一段路掉头,然后再回高数公路入口这来进高速路,年轻人的盒饭这时候已吃好,看来有些担心还真是多余。

十九点临沧市区。干净整洁。路边和路中央绿化带修剪的有板有眼,整齐划一。一山坡上一巨型横幅“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云南临沧铁路港”。

二十点,天已近傍晚。一处山区立交桥,在山谷里,好几个高架盘旋环岛,很是壮观,感叹今日的桥梁建筑工程,在这崇山峻岭的大山里,能修建这么一个山中立交桥。与我并排坐最前排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姐,她和外孙女一起。几个小时同车同行,虽然彼此没说过多的话,但大家也不觉得多么陌生。她给我一个煮熟的玉米“西双版纳的玉米,好吃,吃吧”“谢谢谢谢”因昨晚在湄公河星光烧烤街买了2根烤玉米,觉得就那样,也就再三说了些推辞的话没伸手接。

转身从袋子里抓了一把台湾味道的米饼硬给到爷孙俩的手提袋里,不一会,孙女模样的女孩“叔叔,这个给你”,她也给了我几个雪花米饼,我不好再说推辞,收下了。她给我的是圆饼形状的,我给她们是长条形的,同属米饼性质的干货。

爷孙俩是回老家腾冲“我闺女在西双版纳上完大学,留在那边嫁人了,我这过来看她,带孙女暑假跟我回腾冲去。”“也真够远的,西双版纳景洪市离腾冲八九百公里呢。”

二十点十四分下盘山道。“草堂食宿”。

二十点二十二分,路灯已亮。云县官庄河新区。 “云县,云县”司机停车,上来叫“睡着了呀”然后有一位女士下车。

“保山153公里”路标。一路上,所有的县城都在山里一块相对平的地界上,四周是山峦。可以看出,云南几乎全是山区。

司机打开车灯,一会也打一下远光灯。车窗外,除了山里星星点点灯光,就是黑漆漆山梁。看了一白天的视觉,也该合会眼休息休息。

二十点三十七分,出了云县城,车继续开行在高速公路上。

二十点四十三分,进入“国家卫生县滇红凤庆欢迎你”境内。田心新农村。

二十一点三十八分,昌宁,千年茶乡,田园城市。天猴高速。昌宁隧道5450米。

二十一点五十七分橄榄河大桥,936米。

二十二点二十九分保山市高速公路云端出口。保山云端机场。保山绕城高速。“距离瑞丽市182公里”路标。

二十二点四十四分绕城出口处停车,上路边卫生间后,继续出发,司机每次上来核查一下人数“就剩到腾冲五个人了”。

高速公路牌“腾冲猴桥”。“蒲缥”、“施甸” 还有一两个小时就到腾冲了。车继续在山区茫茫的夜色中行进,上网搜了一下有关腾冲的情况。以前,在心里,腾冲无论是从现实地理距离还是从文化历史距离,在我心里似乎都是很遥远。

如今,眼下,即将到来。

腾冲位于祖国云南西部,地处横断山脉南段高黎贡山脉一线,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条件,腾冲的海拔高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高黎贡山主峰,最低点则在坝区地带。全市平均海拔约为1600米,但不同区域的海拔差异较大。从山地到平坝,海拔变化显著,形成了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二十三点十七分芒颜边境检查。潞江坝。

零点十分,龙江大桥,龙江观景区。

零点三十四,腾冲汽车站。

第二日,7月30日,腾冲和顺古镇行。

8点08分。白天最高气温25度,最低18度,体感温度适宜。比较美丽的中学大门,云南省腾街第一中学。过街天桥横幅“腾冲科学家论坛”。建华路口,“抗战老兵接待站”电子屏。一碗豆浆两根油条6元,对面一家“牛哄哄铁锅酸菜牛肉”。“你们四川人脑袋瓜子总体比腾冲人聪明”一穿西装,戴灰色布帽,着拖鞋胡须有几根白发的男子坐我对面,他跟我点一样餐。他看我,我看他,他的笑容慈善,问我哪里人。“四川在这安家的多,我们那有二三十户”“芒县梦境区中和乡”“我们这夏季温度24.5、21.2最高30度”“现在公路已通。以前高黎贡山要翻山走盘山道,现在隧道”“交通方便,哪里都发展起来了。”

“国殇墓园0.3KM,叠水河0.5公里,和顺古镇3公里,科学家小镇7公里,火山公园24公里,云峰山50公里”“宝珠学院。”从餐馆出来,抬头马路一侧有一路线提示牌。

继续驾单车,按路牌指示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九四年批准,地热火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顺景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监制”

滇西腾冲和顺古镇。

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中国魅力名镇。世界腾冲,天下和顺,内和外顺。“美好中国,幸福旅程”古镇口一块彩色墙牌上印着这八个大字。

美是人世间最好的文字和文学吧。“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腾冲创作培训基地,二零零六年十月立”一蹲石刻在古镇石牌坊的荷塘边大树下。蓦然回想起那年去江南水乡,在周庄古镇,也似乎见到这样的石刻。美好的山水环境有利于作家们静心创作的吧。

雨洲亭,为纪念爱国典范寸雨洲校长,政协腾冲县委员会,戊辰仲夏“弟子三千满天下,益民百代仰江山”。

空气真好,荷塘一左一右两个大的石牌坊。

第一次到西南边陲古镇。看介绍,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市区西南4公里处,是南方丝绸古道上的商贸名镇、文化名镇和旅游名镇。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和顺,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古建星罗棋布。这里有中国乡村最大的图书馆和顺图书馆,是一代哲人艾思奇的故里、翡翠大王的家乡,我国西南地区著名侨乡,七千多居民依然和谐生活的一个活着的古镇。和顺先后获得中国第一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殊荣。

和顺图书馆成立于1928年,是本乡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捐资创办的乡村图书馆。内有胡适、熊庆来、李石曾等题字。被誉为中国乡村最大图书馆。

站图书馆山门石阶朝前看,白色“文治光昌”简洁雅致的砖石半月牙牌坊镶嵌在古镇青青稻田和荷塘一角,在蓝天白云和青山绿色中,令人沉醉。这些年,去了祖国一些古镇、名镇,似乎深感,和顺古镇最为解忧。

腾冲真是值得一来的地方。

查阅资料,古代三国时腾冲就属盘越国,是腾越大地的核心所在。《三国志·魏书》云:“盘越国亦名汉越,王在天竺之东南数千里,与益都(益州郡)相近。” 腾冲一名则始于《旧唐书》和《新唐书》,亦作“藤冲”、“藤充”,寓意“藤条充盈之地”。

“民智泉源”熊庆来题条石护栏。一级图书馆,乡村瑰宝。

这恐怕是有生之年见过的最美最“古老”的至今仍然惠及大众(七千多当地村民)的图书馆。

一块珍藏的黑板。

和顺图书馆珍藏着一块黑板,看似极其普通,却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它是和顺教育界泰斗李景山先生临终前所使用的黑板,它静静地安放在图书馆后殿大堂一侧的屋檐下。

李景山,名叶荫,字景山,号樾轩,以字行,1870年(清同治九年庚午)生于腾冲和顺乡李家巷。他幼年勤敏好学,处事明达,敦品力行,六岁就学,七岁即能初悟经史,八岁能下笔成文,十五岁举秀才,并为优廪生。景山先生,性情温和敦敏,学贯古今中外,一生执教,循循善诱,培养人才甚多,有祖孙三代皆出其门下者,桃李遍布于国内外,是和顺乃至腾冲近现代新学教育的先驱。1927年4月30日早上,他给学生上课时,在黑板上亲手绘制了一幅吉林省地图,讲述吉林省物产丰富、地理位置概要,当时帝国主义列强怎么瓜分中国,心情激愤,回家后五小时去世。这块黑板被继任校长李启慈先生请木匠刻了下来,并题书按语“以志不忘”。他逝世后,和顺书报社、和顺崇新会国内外成员挽联云:“以教育始,为教育终,论学问文章,君当不朽:将社会新,扶社会起,忆纲维书报,我更堪悲!”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也写诗悼念:“一生大您裁桃李,议长辟征总不为;走马景山楼下过,和光顺德表贤师。”给予他高度评价。李景山先生手绘的这块黑板,历经一个世纪,仍熠熠生辉。先生献身教育、爱国爱乡的家国精神,将会永远传承下去,激励一代一代和顺人砥砺前行。(馆内简介文字)

“和顺和谐”朱镕基2006年8月5日,一面粉刷成白色的像一屏风的带点弧面的墙。这样的弧面白色墙在丽江古城口水车边也有类似的,也有人的题词。

文澜壮濶,冰清玉洁。寸金易得,寸玉难求。翡翠大王旧居,孙文题“中外名垂”“华侨领袖,民族光辉”。

这只小狗叫“四喜”,喊它名。在寸氏宗祠门前石阶阴凉地,一游客带着一只棕色的小狗,有几个人围观打量。

西南丝绸之路,形成于两千多年前汉代。腾冲是历史上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地理位置。腾冲位于滇西边陲,西部与缅甸毗邻,且国境线长。与外界联系,通商便利。由于腾冲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代都有派重兵把守,在明代时期,还建造了石头城,被徐霞客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寸家广远翡翠商号,一件玉雕石桌,标记36.6万。一件粉色玉雕鱼,标价,88万元。

午间,路过一家“二姐早点铺”,我好像一下联想到老家的二姐。主营:饵丝,面条,米线,稀豆粉,豆浆油条,抄手(馄饨,云吞,包面)。人家快下班关门,因主要经营早餐,我要了一碗面,叮嘱弄清淡点。不一会大碗细丝面端过来,真香。聊天,老板娘是回民,说在腾冲,除了汉族,就是回族算最多,她老公是汉族。

一处老屋门板上“腾冲光复万岁,中国远征军万岁,祖国昌盛万岁,国泰民安万岁。远征军第五十四军五十师老兵后代”。“团长,我来找我丢掉的魂,刘杰,2025.6.22”

漂亮的中心小学校园。

古镇家风(风雨)文化长廊。

中国版,最后一课。19世纪70年代,法国被普鲁士占领时,法国作家都德曾写下著名的《最后一课》。1942年5月,在和顺文昌宫也真切地上演了中国版的“最后一课”。1942年5月8日,腾冲即将被日寇占领。时任益群中学校长的寸树声先生(1896-1978),在和顺文昌宫集合全体师生,为大家上了“最后一课”。他说“……时局的情形你们都已知道了。我只恨我们没有自卫的力量,恨我不能保护你们,领导你们!……平时对你们所说的话,希望你们不要忘记,你们要在艰苦的环境里磨炼你们的精神,在斗争里发展你们的力量!我相信,每一个黄帝的子孙,是不会当顺民的,不甘心做奴隶的!……”

蒸冠激夫。和顺历来有“走夷方”的传统,这里的男人无论穷富,成年之后都要到缅甸打工、经商“淘生活”。清末,村中有位秀才,自特考取了功名,便贪恋在家的舒适不愿出门,逢人便说:“我是有功名的人!”秀才娘子劝说无果,一天吃饭时便把秀才帽子蒸在甑子中端到饭桌上,秀才不解,娘子说:“你就吃你的功名吧!”秀才闻语,思后惭愧,领悟妻子的苦心,遂随乡人出门“走夷方”闯荡谋生,建功立业去了。

第三日,7月31日。火山公园行。

登上大空山火山口,海拔2050米。绕火山口一圈,可以下到火山口里面,踩草丛中小路。2023年一场大火,将山上很多树木烧成黑黑的残枝。今日微雨,一会出点太阳,一会刮小风。观火山公园,第一次是在北海涠洲岛,地形地貌季节地理不一,感受不一。那年是在冬天,在海岛上,这次是三伏天,在中缅边陲,腾冲今日气温最高23度。

第四日,8月1日,是一个特别日子。腾冲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行。

一早起来,按地图导航,走翡翠街骑行到滇西抗战纪念馆街斜对面,看国殇墓园东门口外小广场上早早就有一些游客来到这里,有组队来的身着迷彩服的老兵和系红领巾的青少年等群体。初来滇西,就是受有关史料八百娃娃兵的抗战事迹感动慕名而来。这里已成为来腾冲的游客心心念念必去打卡的神圣之地,英雄之地。到腾冲,很少不来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的。

今天八一,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八周年纪念日。上午,微雨中,来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恰逢一队老兵排队,手持黄色花朵入园。一入馆院,左侧四方石柱打造雕刻的“警钟碑”,近旁一侧是《警钟碑记》,两位红领巾少年,在年轻母亲的陪伴下一字一句读《警钟碑记》“妈妈,这个是什么字,我不认识”。简单摘录警钟碑记开首几句“百年国耻,倭寇侵凌。神州板荡,半壁沉沦,滇西大地,血雨腥风。边关民众,有戊边之热血,揭杆抗敌,尽守之之赤诚。抗日县长张问德,受命危难,铁骨铮铮。”

中国远征军名录墙正在围栏修缮,只能一侧架子空隙看到几个用天蓝色刷过的雕刻大字“中国远征军名录墙”。

国殇墓园始建于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策应密支那抗日作战取得胜利之后,为纪念攻克腾冲的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的烈士陵园,也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宏大的国军抗日烈士陵园。国殇墓园由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上将,爱国人士李根源倡导修建,国民党要人蒋介石、于右任、何应钦、卫立煌及二十集团军将领都题了词。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整个国殇墓园以小团坡为起点,在其东北向的中轴线上,建有“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腾冲战区抗日烈士墓”、“抗日英烈纪念堂”及墓园大门,占地80余亩,绿化面积25395m。植物种植有乔木松杉、竹柏、山茶、高山榕、八月桂、香果树等;灌木种植有小叶女贞、三角梅等。

年初春节期间去长沙,顺道去了衡阳南岳衡山,瞻仰了民国年代修建的衡山忠烈祠。今日再次见到腾冲忠烈祠“战争很残酷,你死我活”一白发老人边爬台阶边自言自语“在那个战火硝烟和民族生死存亡年代,每一个有血有肉之人都要奋起抗争。”英烈和英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之魂。在人类的浩荡历史中,一个人的力量再大都是有限的。个人和集体要永远相得益彰,互为纽带补充。个人、民族和时代才足以兴旺。

二等兵,李光腾,靠山坡最边的一块小石碑,有一束白花静静的靠着它;紧跟他身后一块是二等兵李發,上面一小块糖果;看到一块何家的孩子“二等兵何成章”小石碑,他出生哪里,是腾冲当地人吗?他的碑身上也有一颗红色塑料小袋包裹糖,离开两步,又回转身,给他放了一只烟,虽然他那时应该还是一个孩子,但他是男人。

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第五十三军第一一六师、第一百三十师抗日阵亡将士墓碑。二等兵黄老五;二等兵龙光明;二等炮手黄松光;下士班长姚恩辉;上等兵何心风;准尉代排长陈金安;少尉排长杜叔甫;中尉副排长汪世纯…

寸性奇将军略传。

寸性奇(1895-1941年)字念洁,云腾越(今腾冲)人。1909年入云南讲武堂。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在滇军中任川边镇守使少校参谋,护国战争爆发后出任南溪县县长。1922年10月与杨希闵、范石生等击败叛变的陈炯明,迎接孙中山回广东。1923年2月大元帅府重新建立,3月12日任大元帅府少将参军,中央直辖宪兵司令,11月14日暂代广东江防司令,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一军参谋处处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调任湘、赣、闽三省总指挥部参谋处处长,同年升任第三十四旅副旅长后升任第三军参谋长,1937年任第三十四旅长,参加了太原保卫战,同年升任第十二师师长,后率部驻守中条山达四年之久。1941年5月参加中条山战役抗击日寇身负重伤,13日在毛家湾壮烈殉国。1942年5月12日追赠陆军中将。为悼念第三军军长唐淮源和他,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赠挽词“为国完忠”,蒋介石为二人题赠挽联“百战殊勋著河上,双忠大节壮中原”,1986年5月10日民政部颁发给“革命烈士”证书。

离开国殇墓园,在一处抗战展览橱窗里,见到一小段值得留存记载的话 “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梅汝璈”。’

第五日,8月2日,司莫拉佤族村行。

今日是来腾冲的第五天,午后左右才出屋。

腾冲城区过去就是高黎贡山下,中缅边境地区的一座小县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日军占领,很多老式建筑都遭到毁坏,现在的城区个别老街坊,居民房看上去也就百年左右的历史。大部分街道都是改革开放之后,各街区新修的楼宇和房屋。偶尔几栋老屋隐藏其中。整个城市环境绿化比较不错,空气好,现代化气息中度。街头小吃丰富,尤其夜晚步行街一带。八元一碗蔬菜面,配置七、八种小菜,很是合口好吃。不过有的物价还是不低,一只大乌鸡腿十五元,味道倒是绝美。

这几日,到腾冲,和顺古镇、夜市步行街、火山公园、滇缅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叠水河瀑布相继看了看。火山温泉热海大滚锅前几日听说滑坡,景区关闭,不便冒然前往。高黎贡山倒是想去,但其海拔也就三千多,吸引力对我来说不是太大,我心里还是喜欢更高海拔的夏日雪山。刚来时,通过高黎贡山隧道,听师傅说,以前是绕盘山路才能从宝山来到腾冲这边。松山抗战遗址娃娃兵塑像园,想目睹,似乎离城区还有七十多公里,在另一个县龙陵县。

正在街头溜达,没想住的旅馆旁边就是可以直通乡间的“的士”。前几天就听说有一个叫司莫拉村的地方,何不前去看看。

六人的小面包,加上司机。乡村的士行进在一段小盘山路上,远望四野个别村寨隐没在云雾缭绕中,车载音乐舒缓而流畅,如同山区行程一路顺畅,很少堵车,让人不的不从低头鼓捣手机屏保把目光转移车厢窗外两侧公路边景致。

同车是几位六七十岁从县城赶集之后返乡的大姐,看上去也为她们是民族人,聊天口音也不怎么听的懂,但面色的喜悦之情看出她们也许一生都没曾走出过群山环抱的腾冲地界,她们是爱她们的家乡的,是当地的汉族人。“我家就在陈家寨,离驼峰机场五六公里,站在寨子山腰,能看到机场”“机场修好快二十来年,是在我们山地上扩建修筑的,还给过我们拆迁款”跟我坐车后座大姐姗姗而言一脸自豪。

驼峰机场2007年开工扩建,原为军用机场。抗日战争时期因驼峰航线闻名,1940年作为中美联合驼峰航线重要战略基地,是专门保障援华“飞虎队”空运战争物资的,当年依靠腾冲的父老乡亲和远征军人共同修筑的,后多次扩建成为现在的民用机场。机场坐落于腾冲市清水乡驼峰村,距市区约9.5公里,海拔1887.8米,是我国边疆地区典型的高原机场。

“腾冲现在还没有直达火车,目前只有高速公路,空中航线,以前直飞北京每天一趟,如今,一周得看时间安排”司机师傅一路开一路闲聊,人很友善,告诉我这告诉我那,一会返回县城该怎么走。“开车走乡村公路离县城不到二十公里,步行走小路翻山越岭就十五、六公里”坐前排的一位大姐忙着插话。

陈家寨到,前排大姐下车不忘提醒我“前面就是司莫拉佤族村”。

司莫拉佤族村寨,一个小景点。

高原山乡田野风光。

把附近相连的几个寨子简要的顺乡村公路沿线足迹可到的地方也走了走。司莫拉寨子不大,就一两条斜着山坡上去的正街和几条售卖农副产品和日杂百货的村户小巷,也有些外地人选择在此开餐馆做生意。寨子里整体没什么可旅游的,就一个佤族民俗馆,让人看到有点民族特色,其余一切完全是现代化的村舍,电线,电商,现代的交通工具小汽车、停车场、车库等。步行到寨子后山,有一处还处于停工状态的新修的“佤族民居”房子,房顶是“仿草房”样式,大概也就十来栋,一般游客很少走到山腰这边来。大多选择去花田里观景,去洗衣沟、去水车、水磨坊、去稻田、去水塘。

午间,通往临村公路边一地边一辆很旧的农用手扶拖拉机停靠着,车头发动机部位一股子久违的只有柴油拖拉机才别具一格的油熏味,地里一夫妻俩在挖芋头,跟荷叶有点相似的芋地,一片碧绿。芋头说是五元钱一斤,平时吃不完,大多都是拿出去卖。还是第一次见,魔芋是这么种植的。

一户人家屋后不远的牛房里,传来几声牛叫,一只小牛犊子刚好把舌头伸出门栏框缝隙,看我过来,一下就连舌带身的退了回去,紧接着牛棚里的几只大小不一的牛统一齐刷刷的把脑袋都偏向我,眼睛是那样的陌生和异样,一个个对我似乎有点惊讶和惊诧,刚才那头小牛跑开去躲在它妈妈的大牛肚下,也回头用无声有神的眼力目不转睛看着我。“你这家伙从哪里钻出来的,我们大家怎么都没见过你”牛们估计在心里念着,一个个是这么好奇心的打量着我。原来,动物同人类一样的对新事物充满着活力和好奇。

第六日,8月3日下午16:30从腾冲汽车站出发,离开了旅居五天的腾冲。车穿过鹿山隧道、保山龙江大桥、 怒江大桥、芒颜边境检查站,向保山高铁站方向行。

川北河 2025年8月31日星期日 在家整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