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的余味还在舌尖盘桓,我信步踱出旅居的小院。孟加拉的黄昏,沉甸甸的,空气里饱胀着白日蒸腾的水汽与尘埃,像一块吸饱了阳光的旧绒布。白昼的灼热正一寸寸退潮,缓缓漫入草木与泥土吐纳的温润暮霭中。脚步被一种无形的牵引带向附近那座不知名的小桥。桥身素朴,如一道谦卑的脊梁,横跨在不甚宽阔却异常活泼的河面上。水流汩汩,带着生命的欢响奔流不息;两岸杂树浓密得化不开,绿意沉沉欲滴,仿佛要坠入河中。归鸟低掠,翅尖点破水面漾开的涟漪,未及成形,便已被奔涌的流水温柔吻平,了无痕迹。
蓦地,一阵清泉般银铃的笑语,脆生生地撞碎了黄昏的寂静。循声望去,桥墩旁那片被踩得溜光的泥地上,几个小小的身影正追逐嬉闹。他们是典型的孟加拉孩童:深蜜色的肌肤在夕阳余晖下泛着健康的光泽,浓密卷曲的黑发蓬松地顶在头上,一双双眼睛——啊,那眼睛!——亮得惊人,如同被亚热带骄阳反复淬炼过的黑曜石,清澈见底,闪烁着未经世事磨洗的纯粹光芒。他们很快发现了驻足桥头的我——一个衣着、肤色都如此不同的异乡人。
没有半分怯懦,只有清泉般透亮的、毫无杂质的好奇。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率先跑近几步,仰起晒得微红的小脸,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却异常清晰的英语脆生生地喊道:“叔叔!你叫什么名字?”那声音里是直来直去的、毫无保留的热乎劲儿。紧接着,问题便像断了线的彩色串珠,噼里啪啦地滚落过来:“你从哪里来?”“喜欢我们孟加拉吗?”“你看见河里的大鱼了吗?”那股子扑面而来的、带着体温的热情,瞬间将我心头因陌生而凝结的薄冰,融化成了一汪汩汩流淌的暖泉。
最让我心头那根弦无声震颤的,是那个扎着两根倔犟朝天小辫的女孩。她似乎觉得言语尚不足以表达,干脆几步小跑上前,不由分说地摊开她小小的、沾着些许泥灰的手掌——掌心里静静卧着几颗裹着粗陋糖纸的糖块。那糖纸薄而脆,印着模糊褪色的图案,一看就是她珍藏的宝贝。她一股脑儿地将这几颗“宝贝”塞进我有些迟疑的掌心。糖块在斜阳的余晖里闪烁着朴拙又温暖的光,像攥住了一把细碎的、跳动的阳光。我摊开手掌,那几粒小小的甜蜜,温顺地蜷缩着,宛如几颗不慎遗落人间的微缩星辰。我捻起一颗放入口中,粗粝的甜味瞬间在舌尖弥漫开来,却又远不止是甜——那里面裹挟着孩子毫无保留、不设防的善意,是跨越国界与语言的藩篱、直抵灵魂深处的纯粹赠予。
“能给你们拍张照吗?”我掏出手机,用简单的词语和手势比划着询问。孩子们立刻像被点燃的小爆竹,炸开更响亮的欢呼,雀跃着向我涌来。他们推搡着,嬉笑着,争抢着镜头前最“显眼”的位置,毫不扭捏地对着小小的镜头做起鬼脸:有的夸张地吐出舌头,几乎要碰到下巴;有的鼓起腮帮,眼睛瞪得溜圆;有的则带着一丝羞涩,抿嘴偷笑,却又忍不住偷偷瞄向镜头。小小的屏幕里挤满了一张张生动鲜活的脸庞,笑容像河岸上疯长的野花,带着雨后泥土的腥鲜气息和阳光曝晒过的温度,坦坦荡荡,泼泼洒洒,恣意绽放。连桥下奔流的河水,仿佛也被这纯粹的快乐感染,欢唱得更加响亮湍急。
快门轻响的瞬间,定格的岂止是影像?那是凝固在桥畔黄昏里的、一场不期而遇的生命暖流。拍完照,孩子们又像一群被惊起的、快活的小雀鸟,呼啦啦地笑着、叫着,追逐着跑向河岸更深处,那清脆如铃的笑声在渐次浓稠的暮色里一圈圈荡漾开来,由近及远,最终融入了河流的喧响。
我独自伫立在桥头。暮色四合,如巨大的、温柔的网悄然撒下。远处村落次第亮起昏黄的灯火,与初升的星子遥遥相望,彼此眨着眼睛。桥下的河水依旧汩汩奔流,不知疲倦,不问归途。然而方才那短暂如萤火、却灼灼耀眼的相遇,像一颗饱含着温度的石子,精准地投入心湖深处,漾开的涟漪一圈圈扩散,久久不肯平息。孩子们那黑曜石般纯净的眼眸,那毫无防备的亲近姿态,那慷慨分享的赤诚之心,如同一面最澄澈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人类童年最本真的模样——那未被偏见与隔阂沾染的原初之光。
在这遥远的、地图上或许都难以标注的异乡角落,这座无名的小桥畔,几颗裹着粗陋糖纸的糖果,几张在暮色中绽放的无邪笑脸,竟拥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它们无声地、温柔地,推倒了横亘在陌生人心间那道无形的、名为“不同”的高墙。让我这个“外国人”的指尖,真切地触摸到了人性深处最柔软的共鸣:善意与真诚,原是造物主赋予人类最古老、最通用的语言,无需翻译,跨越藩篱,心领神会。那深蜜色面庞上闪亮的眼眸里,没有对异乡人的疏离与戒备,只有对“不同”的好奇,以及对一个远方来客天然的信赖。这份源自生命本初的暖光,足以穿透地域的边界、肤色的差异、文化的沟壑,照亮我们共同栖息于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漫漫长路,也无声地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朴素、最坚实的根基——人与人之间,本就该存有这份不分彼此、血脉相连般的善意与联结。
桥畔的童真,在我心中悄然点亮了一盏不熄的灯。它幽幽地照亮归途,也温柔地照亮我们对这颗星球上所有“邻居”的理解与期待。原来,在陌生的土地上,最熨帖心灵、驱散孤独的慰藉,常常就藏在一只不由分说递来糖果的温热小手里,和一声带着泥土气息、没心没肺的问候里。这光,微弱却恒久,足以温暖旅途,也足以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