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光明的头像

黄光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0
分享

吉大港的月光,照见千年的盐

今夜,吉大港的月光,像一匹柔滑的白练,铺满了这片我耕耘了近半年的制盐车间。结晶池如镜,倒映着天心那轮圆满的皓月,恍惚间,竟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大地,仿佛整个宇宙都沉浸在一片澄澈与宁静之中。远处,我们亲手安装的现代化制盐设备,在月华的洗礼下,褪去了白日的钢铁棱角,显得沉静而温润。

这已是我们项目部在孟加拉度过的第二个中秋节。去岁来时,项目方才破土,而今,这条凝聚着我们心血与汗水的生产线,已如健壮的少年,平稳地运行着,产出雪白晶莹的盐。这盐,不仅是这片土地的馈赠,更是中孟两国工程师与工友们,用智慧与汗水共同凝结的结晶。

今天,恰逢中孟友谊步入第五十个年头。驻地门前,两国国旗在热带晚风中并肩飘扬,那抹鲜艳的中国红,在异国他乡的月光下,灼灼如火,温暖着我们每一个游子的心。项目上的孟方伙伴萨福,曾握着我的手,眼含真诚地说:“朋友,你们带来的,不只是更高效的机器和更高的产量,更是一种发展的希望。” 他的话,让我深深感到,我们拧紧的每一颗螺栓,绘制的每一张图纸,不仅是在完成一项工程,更是在为这座“友谊之桥”添砖加瓦,是在用最朴实的方式,践行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工棚里,大家分食着从万里之外祖国寄来的月饼,甜糯的莲蓉馅,瞬间勾起了舌尖上最深的乡愁。手机屏幕上,同事小陈儿子稚嫩的脸庞凑得很近,他兴奋地告诉我们:“老师表扬我爸爸了,说我爸爸在国外建厂,是我们新时代的‘丝路使者’!” 童声清脆,却如洪钟,撞在我们的心扉上。是啊,从千年前的驼铃古道,到今日共筑“一带一路”,时空变幻,但那份跨越山海的协作与共赢精神,却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血脉里薪火相传。

这一刻,仰望这轮照耀着故乡也照耀着吉大港的明月,我忽然彻悟。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而我们的“心安”,正系于将这赤子的热血,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将这个人的奋斗,汇入国家开放共赢的浩荡征程。四海虽远,但使命所达,便是吾乡。

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无垠的盐田上。每一粒我们产出的盐,都将融入孟加拉人民日常的滋味里;我们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如同这无声的月光,默默见证并参与着中孟两国人民携手向前的情谊与篇章。这,或许就是我们这群海外工程建设者,在别样的团圆夜里,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也是对“天下大同”最坚实的期许。

夜阑更深,我收起思绪,给家人回了一条信息:“此身虽远,心与月同归。项目顺利,勿念。” 制盐设备依旧静谧,而头顶的月光,愈发皎洁明亮。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