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国林的头像

陈国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8
分享

缅怀父亲

乙巳蛇年农历五月初九日上午十二时,我刚下班。弟弟来电说,父亲的病情加重,医生说时日不多了,建议出院回老家观察治疗,医院的救护车送父亲回去。中午一点五十分,弟弟又从老家来电说:“哥,爸已经落气了,刚从医院回到家不到半小时就走了!”

我忍着悲伤的心情匆忙告假,从百余公里外,驾车沿高速转乡道,赶往我的老家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大坡乡亮泉村委会大坟村。平时要花一小时的路程,约四十分钟就急奔到家。刚进村,听见树上的乌鸦“呱呱”叫声让人脊背发凉,心存悲凄。

到家时,父亲安静地躺在床上,双目紧闭,安详的熟睡着。只有嘴巴还在张着,也许还牵挂着什么吧!我双手轻轻用力,想将父亲张开的嘴合拢,但一直难于闭合。我只能含泪对父亲说:“爹!您就放心地走吧!不要牵挂什么啦!有我在,一切都会好的!”

全家老少泪流满面,痛哭哀叹!族人们忙前忙后,为父亲筹备丧事。我拉着父亲渐凉的手,就像一截燃烧的蜡烛刚熄灭不久。父亲的病逝,虽感突然,但我和家人也有所预料和准备。

父亲毕竟年事已高,就像熟透的果实一样,加之患多种疾病,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治了近两个月。住院期间,多半由弟弟和妹妹照料,我也去探望过。父亲躺在病床上,不能吃、不能喝,全靠营养液和医疗设备维持生命。让人见状深感心痛,父亲也很受罪,最后还是没能挺过去。

我的父亲生于一九三九年农历正月初七,二零二五年农历五月初九病逝,享年八十七岁,按人们说的能活到这岁数的老人,也算是高寿了。这是父亲的福寿,也是我们家人及子孙后代的福气。

父亲有兄弟四个,他排行老三,大伯、二伯和小叔早已离开人世多年,且都没活满六十周岁,只有父亲活到八十七岁。父辈中,要数父亲识字最多,学历最高,是六十年代初期的普通师范毕业生,算是中专生。当时,全村只有父亲一人中榜。毕业后就有了正式工作,国家包分配,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一直工作到六十岁光荣退休。

父亲一生,有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跟我的亲生母亲只生育了我一个儿子。在我三岁时,父亲跟母亲离异,因父亲在外地工作,爷爷领着我跟小叔家生活了十年,直到我小学毕业,才离开叔叔家跟父亲一起生活。

跟小叔家生活的十年间,父亲在离家百余公里的异乡工作,交通不便。每年只有学校放寒暑假,才能抽空回老家小住几天,顺便也看望我和爷爷。那时,我对父亲很陌生,甚至会觉得怕他,不敢叫喊。父亲还给我买过两个新书包和一些铅笔、写字本等学习用品用具。

父亲的第二次婚姻,又生育了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父亲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们一家,从他工作的地方搬回老家,我才跟他们一起生活。那时,我已满十二岁。我就读初高中的学校离家也很远,也只有学校放长假时,才能回家跟弟弟们一起居住生活。

其实,我跟父亲一家生活的日子,算起来也只有中学时期的六年。期间,初中和高中各有一次差点被迫辍学,是老师和叔伯等亲戚们的善举帮助,我才得以继续上学。后来,还通过法律部门的调解,才让我顺利完成学业。高中毕业,我有幸考上了曲靖地区财贸学校,所有费用全由国家承担,并分配到国有企业工作。

在跟父亲生活的日子里,虽在一个屋檐下,但因各种原因,感觉我是家里的外人。吃过苦,受过累,跟父母和弟弟们的关系相处不是太和谐,更谈不上有深厚的感情。这也许是,在我最需要父母关爱的童年,没有父母在身边,也更没有和弟弟们一起,从小相依相伴健康生活长大的缘故吧!

本来,在我参加工作和成家后的几十年里,我和父亲一家的关系也有过很大的改变。可以说,改善几年又紧张几年。父子之间,兄妹之间不会交心谈心,同样是父亲的亲生儿女,可待遇不同。家里有事就会找我帮忙办理,我也尽力办好,父亲的八十大寿还是我回去主持操办的。

随着父亲年纪的偏大,父亲八十岁后的近几年,关系就变得更糟糕,父亲对我做的有些事让我很寒心。可以说,已经触碰到了我的底线,让我感到很失望,已经到了断绝父子关系的地步。我也知道事情的一些缘由,不全是父亲的想法和初衷,他是被逼无奈才这样做的。

我本是个眼泪很硬的人,不会轻于流泪,就像人们常说的“男儿有泪不轻弹” 但在父亲病故的葬礼上,我跪在父亲的灵堂前,情绪失控,泪如雨下,放声嚎哭。并含泪对亲朋们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三岁离开父母,没父母在身边疼爱,没真正体会过什么是父爱和母爱!”

父亲生前,我也曾对父亲说过,他的后事我会负责,让他放心。就在父亲去世的前两个月,我也跟弟弟商量过几次父亲的后事如何办理?最终决定,我和弟弟共同操办,这也算是实现了我对父亲的承诺。

在族人和亲戚朋友们的全力帮助下,父亲的丧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的很顺利圆满,也得到了邻里村民们的好评与认可。前来奔丧的亲朋都对我说:“你爹的后事办得很好!从今以后,你应该完全放下啦!”

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属常态,这是上天的安排。我的父亲大人走了,走的很安静,走的很自然,走的很安详。父亲的一生是光荣而伟大的一生,他默默无闻,教书育人,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乡村教育事业。他倾尽全力,勤奋执教,相妇教子,做人诚恳,为人正直,为我们子孙后代树立了榜样。

在我临近花甲之年,父亲突然离开了我。走的时候,将最后一口气落在自己家中,算是寿终正寝。原本,我还有好多心里话,想跟父亲诉说,但他没给我机会。

说实话,我曾经也怨恨过父亲,怨恨他在我最需要父爱的时候,他却抛下我不管不顾,让我从小失去父爱亲情。本来可以将我带在他身边,既当他的儿子又当他的学生,这是最好的事,但他没这样做。

现在想想,我不断不再怨恨父亲,反而还要感恩父亲。因为骨肉亲情,血浓于水。有些时候有些事,父亲他很难,也更无耐,我也理解父亲的难处。我要感恩父亲,给了我生命,将我带到这美好的人世间。感恩父亲,让我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学会勇敢与坚强。感恩父亲,让我在艰难的求学路上,有了生活学习的费用保障。

如今,父亲走了!真的走了!而且走在父亲节前夕,永远不再回来。我作为儿子,只能深情缅怀父亲,永远铭记父亲的赐命之恩和关爱之情。我会让过去的怨恨与不快一笔勾销,该放下的我也全放下了。

父亲您辛苦劳累了一辈子,现在您走了!只愿您在遥远的天边再无病痛,永无牵挂,一切安好,您就好好安息吧!我和家人将化悲痛为力量,坚强勇敢地过好以后的生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陈国林 2025年6月18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