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昌平文艺》的头像

《昌平文艺》

内刊会员

散文
202508/11
分享

栾川四题

                                         李易农

 

@ 一棵有故事的迎春花

 

阳光掠过山梁,一条弯曲而又平坦的水泥路,出现在我眼前。

这是豫西栾川县狮子庙乡罗村村罗村组境内的一座小山,山脚下是外婆居住的地方。童年时,我总站在外婆家的院子里,痴迷地凝望这座山。它虽比不上四周其他山峰陡峭、壮硕,山上也没有怪石林海给人以迷幻感,但它的隽秀,却深深地吸引了我,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去山上看看。可那时我太小了,根本不能一人前往。

时隔四十年,这是初春的一个周末,我到外婆家附近去办事,刚好有个闲空,一个人绕过新修的河堤,向这座我盼望已久的山走去。

说它是山,它又缺少了一些山的气度。一个路边正在挖地的老农说:“这里叫吴家岭。这里有一个居民组、一百多口人居住呢……”

这更让我铆足了劲向上攀爬。路旁散落的房屋,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如同鸟巢点缀其中,颇为质朴亲切。山顶那不规则的田地,和一些常绿的柏树,让这座山透着浓浓的田园气息。

初春季节,大地还处于似醒非醒之中,在枯草丛中,星星点点的绿意点缀着,虽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它们耐寒耐旱的脾性,我早已叹服。路边一些魁伟高耸的树木,托着云、踩着地,威风凛凛,倘若绿叶蓬勃时,我想那又该是何等壮观。

半小时后,我眼前出现了一座院子。黄土墙、蓝灰瓦,静默在山的一侧。门外几头牛儿正在悠闲地吃草料。阳光亮亮地扑下来,牛和房屋构建的景象,看起来更像是一幅图画。

“哞哞”的牛叫声冲天而起,悠扬悦耳。我心里怦怦跳动,作为一个农村人,很久很久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了。在城里住久了,这样的乡村风景,质朴的味道沁润心灵。

在房屋前,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盆景塞满了院子的空隙。虽然它们还似冬日那般沉默,却震撼我心。想不到在这偏僻一角,竟有如此浓烈的艺术氛围。

往前走,我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正近身查看一头身体健壮的牛。

“大哥,这是你喂养的牛?”我打招呼。

“是的。这牛再有几天就下牛犊了……”他瘦瘦的脸颊上堆着笑容。

他大约五岁,个头中等,皮肤粗糙,再加上衣着朴素,给人一种亲近感。

“这些盆景都是你在栽培?这么多呀!”我由衷地赞叹

通过他介绍,我才知道了关于他和盆景园的故事。

这位大哥叫段建伟,妻子在县城打工,孩子也都在外地。而他舍不下自己的盆景和牛儿,就一个人守在这里,干干农活,喂喂牛儿,有了闲空再管理一下盆景。虽然一天到晚不停闲,也见不到几个人,但他觉得日子过得舒心。

“这是我的爱好,让我干别的,再怎么挣钱都不自在。”他笑笑。

原来他的孩子曾给他介绍过工作,去城里当保安或者看大门之类,没干几天,他又回来了,觉得浑身不舒坦,都不如在这土窝里惬意。

“你看,我们这里虽是在山顶,但政府给咱建了水塔,吃水不愁。路也修好,上山下山,开车真方便——这里好着呢!”

我品着他的话,蹲下来去看他的盆景。迎春花、黄荆等,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但那些盆景造型别致,让人好不喜欢。

“这都是我培育了好几年的。有的好看也不舍得卖,自己看看得劲。”

他说着还不去拔一些草芽。他的手粗糙有力,饱经劳作之苦。

“春天来了,这迎春花要开了!”我指着身边的几盆迎春。

“如果在室内,早都开了。这在山上气温有点低呢!”

后来说到了我的外婆。

他说:“那是个好人呢!我小时候去上学,总是从你外婆家门前过,还总去讨要水喝。你外婆心善良,多次给我过馍吃。那时候,她家门前有几株迎春花,春天时金灿灿一片,真漂亮。就是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迎春花……”

外婆去世几十年,但外婆的为人和善良品德,依旧在这个村子里扎着根,渗透进岁月的记忆里,被人惦记。

他继续说:“你舅舅段锁、段川他们弟兄几个,人都不错哦,我们离得远,但只要有事,一开口,他们准帮忙呢!”

在他的话语里,我又想到了童年。童年家贫,我常到外婆家居住,外婆做了好吃的,一家人都让着我吃饱吃够。这点点滴滴的琐事,无不透着深厚的爱的故事。

临别时,我想购买一棵迎春花带回城里,来点缀一下我没有主题的院子。

“要哪棵?你自己挑,我不收钱。”

我有点不好意思,赶紧说:“你在这里多辛苦,培育盆景又费心,不收钱不能要的。”

我转身走了,任凭他在背后喊我。

再往后走,依旧有数座房屋藏在山的勒部。平整的土地,已经翻新泥土。择期撒播种子。野鸡和麻雀、喜鹊,扑扑愣愣地飞过,给这座山增加了灵动。

我站在山梁的最高处,去俯瞰罗村。童年时那些低矮房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家各户的洋楼,白色墙壁,红色屋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村子一边,有几排新盖的搬迁安置房,整齐划一,非常气派。

四十年沧桑巨变,以前贫穷落后的村子,变得繁华又多姿,让我难以辨出哪里是梦境哪里是现实。

就要下山时,那位段姓大哥却站在路边,向我招手。我快步走去,发现他手里多了一个袋子,袋子装着一棵迎春花。

“我看你是有闲情逸致的人,喜欢盆景,那就送给有缘人。你也别客气,我可是得到过你外婆恩惠呢!以后有机会重来这里玩,再过一两个月你再来又不一样了……”

他的真诚让我无法拒绝。我双手接过他的馈赠,向他深深鞠躬。

我往山下走,感慨今天终于圆了童年的梦。手中的这棵迎春花,因为有那么多的故事凝聚,所以沉甸甸的。它的枝桠上,密布着饱满的花蕾。花蕾知晓人间朴素的情和爱,在时光的春风里,也一定会如你所愿,开出熠熠闪光的金色花朵。

 

 @ 遇见山语花言  

从阿木面前流过的是伊河。

它发源于栾川县陶湾镇闷镦岭,由一缕丝绸般的水流,不断汇聚扩大,而呈碧绿隽秀模样,然后穿过栾川县城——是栾川人们的母亲河。

这是午后,清凉的伊河荡着柔软的波澜。阿木捧起水沾湿了眼睛,他站起来,又顺着河岸边的休闲步道,漫无目的地往前走。路边的树木,映着春日的光泽,萌发着一种植物最妥帖的情愫,而一些花儿草儿,更是把生命的繁华,以昂扬的姿态书写。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完美,美得像一则童话。

阿木本是大城市的人,大学毕业找了一家公司,本来做得挺好。可阿木厌倦了,一个文科高材生,做了一份和自己爱好兴趣不搭的工作,而工作的繁忙和各种应酬,让他想到了逃离,于是找了个借口,搭乘一辆班车,来到了栾川。

冥冥之中,栾川成了他心灵的归宿地。坐在树荫下,他沉浸在枝头鸟儿的叫声里。

又一阵风儿漫过来,有丝丝缕缕的音乐声传入耳际。阿木诧异起来,在这闹市一隅,还有谁如此有闲情逸致呢?

阿木循声向前,在一宽阔的广场处,一女子正在做八段锦练习,她年约四十左右,素衣素容,认真专注。而她旁边,有某种香在袅袅盛腾。

阿木有点神情恍惚,不知该以何种语言来形容此情此景。

“你好。”爽朗的笑声里,那女子向他走来。

阿木回过神来,礼貌性地微笑一下,算作回答。

他们二人由此打开了话匣子。她的谈吐和热情率真,给阿木留下深刻印象和好感。

仅仅是几句话,阿木已经了解了眼前这位气质高雅女子的大慨情况。她叫钱志铃,在附近开了一家民宿,名曰:山语花言。由于昨晚她忙于接待一个前来入住的团队,而今早耽误了锻炼,现在,她是为了弥补早晨的缺席。

她是个成功的女人!阿木心里告诉自己,她的成功源自于她的热情、坚持和自律。

“来,这是我的名片,欢迎你入住体验我的民宿!你看,就在那里!”

她优雅地举起手,指向不远处的一栋四层楼宇,他顺着她的手,穿过绿树,穿过街道,来到了距离河岸大约有一百多米处,银灰色的墙体,错落有致的建筑,浑厚又透着一种别致风格。

“好,我一定。”他有点局促。

“有什么事,你打电话给我哦。”她挥挥手去了。

阿木马上就确定了自己晚上的住宿地——山语花言。他要去看看这是怎样的一个民宿,怎样的场景,才能配得上她的气质呢!

太阳开始往下移时,阿木来到了山语花言民宿前。楼宇前有一排栅栏,算是和街道划分开了界限。没有世俗的大门,而是一个象征性的框架门,一些小型花草顺着路径,向前延伸。他走进民宿一楼,光线立马开始朦胧起来,各个角落的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发出谜一样的光。空气中有种说不出的香味,精灵样流动。特别是那各处的盆栽和花,尽管在房屋里,也是枝繁叶茂,粲然若笑。

大厅里,有数处歇息座位,座位的几案上有各种精巧摆设,有的是手工蜡制作的摆件,手工制作的陶艺,还有书架……琳琅满目,又井井有条。

阿木心中有河流在荡。这几年,阿木去过不少地方,入住过不少的民宿,而这家民宿,则显得别具一格。

阿木办理了入住后,踏着大厅中一白色螺旋状楼梯,来到了三楼。他打开房门,顿觉此行,没有辜负自己那颗崇尚自由,喜欢宁静又有诗意的情怀。

房间宽阔,摆设简单中透着主人细腻的心思。宽大的床,白色的被单,案子上又一棵石榴树盆栽,让人觉得生活的舒心和甜蜜。石榴树花儿,点缀在稠密的枝桠里,红的红,绿的绿,好看到极致。而床头,一巴掌大的盆栽,里面有一种叫不出的玫红色花儿,斜斜地探出来,仿佛要和你握手,或者和你有私密的话儿要说。

说什么?阿木心中在问自己,仿佛是另外一种声音,在隔空和自己对话。

阿木来到了阳台上,眼前太阳的余晖正远离这个城市,不远处的画眉山,满山青翠欲滴,沉静中又散发着热烈气息。

阿木坐下来,一天的行走和杂乱的心情,此时瞬间远去,留给他的只有轻松和闲情。是的,这么久,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第一次心情如此舒畅。往事的繁杂,工作的枯燥,内心的那些紧张,都开始往远处移动,往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消融。现在,拥着他的只有踏实,如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地。

夜幕降临,整个小城华灯初上,闪闪烁烁的灯儿,把这座城市装扮得极其辉煌。阿木走出房间,来到了楼顶。

楼顶自然是开阔的观夜景绝佳位置。房子的另一面是老君山,目光掠过无数的灯,掠过无数座房屋,他看到了远处的老君山。

老君山,这座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他早已领略过它的高挺和秀丽,早已在山间的草木和石头构建的风景里,找到了一座城市繁荣的理由。

他目光热烈,初恋一般来抚摸这座城市的远方。高处星光点点,老君山顶高耸挺拔,直入苍穹。更有金顶建筑上的灯光,如鸟雀翅膀一般,飞过来扑入他的眼睛。这座山,是一个县城重要的旅游资源扛鼎者,从以前的籍籍无名默默无名,到现在的旅游胜地,老君山走过了多少发展之路!

山是这样,人也是这样。一位中年女子,又是如何经历一番艰难抉择,来开办和管理好自己的民宿呢?

阿木想到了白天遇到的那位钱志铃女士,敬仰感油然而生,遂拿出名片,找到电话,添加了微信。

“你好,我已经入住你们的民宿了!为你点赞!”阿木说。

“欢迎你,欢迎你多提宝贵意见!”

就这样,他们断断续续地聊到了一些话题。比如,她说她多次创业后,又开办民宿的初衷:“我要为那些在生活有困顿之感的旅行者,打造一处心灵归宿地。洗涤低迷,重塑自我……”

阿木心里咯噔一下,她的话,如花香一样,氤氲在他的血脉里了。

“山语花言,山语花言……”阿木不断地念叨着这个民宿的名字。山的语,花的言,山的语是什么?花的言又是什么?阿木想来想去,也没有答案。

也许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

阿木在钱志铃女士的朋友圈里,收藏了几张钱女士的日常照片:钱女士运动的照片、老君山的照片,自己民宿内各处的花草照片……

本次的遇见,是阿木人生路上一次不经地相逢,他如同找到了知己,和自己的灵魂惺惺相惜。阿木为公司老总发了回去上班的短信,长长地吐一口气:“结束了,又开始了!”入睡前,阿木按不住内心的那种激动,发了一个朋友圈动态:我欲乘着春风,带着栾川的山语花言,回到我的那座活着的城市。这次旅行,让我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山语花言,一切都在你我向往的情愫里熠熠闪光……

 

 

@ 樱桃花开满箭口山

 

 

樱桃花开时春意浓。那天去栾川县耕莘街道陈家门社区游玩时,位于箭口山沟内的一片樱桃花吸引了我,因为听得周围的村民说:那里的樱桃花盛开得正好呢!

于是我们直奔箭口山沟。三月,阳光无遮拦地从天空的碧蓝中倾泻下来,洒在在箭口山的山坳里,到处是一片明亮亮的光泽。在距离箭口山沟口一华里左右,有一片樱桃树园,此时一片连一片的樱桃花如同海洋,气势磅礴,壮美至极。樱桃花儿是灵动的,轻轻地将一抹白色摇曳成云雾。娇弱的花瓣,经不住风的顽皮,只需那么一缕,就纷纷扬扬下起花瓣雨来。花瓣盈盈,在空中上下翻动,如同长了一双翅膀。还有金色的蜜蜂儿,嗡嗡嗡地在花朵间飞舞喧嚣。暖风中飘荡着的淡淡芬芳,让你禁不住地抖动鼻翼,深深呼吸,连声赞叹:啊,真香,真美!

站在樱桃花花海边上,你会为这如画的风景所震撼——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等美妙之地。震撼之余,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的樱桃花,都有着美的神韵和内涵,有着美的骨骼和表情。你看,小片的樱桃花,是从花海里跳跃出来的波浪,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直逼你的眼睛。那大片的樱桃花,有着神奇的法术,你的眼睛看到哪里,哪里就有花的妖娆身影。这是花和花的拼接,是花和花的彼此容纳,这花将一片土地丰美的思想,进行畅快淋漓地阐述。你看,那遒劲的树干,光滑得如同涂了一层油,有斑驳的阳光落下,它们发出粼粼的光,仿佛那是一溪流水,只要侧耳倾听,就可以听到潺潺的水流声。而在地畔上,各种小草小花宛若天使,唇角含笑,眉目有情,让你淌洋其中时,忘记了红尘中的烦忧……

愈往樱桃花林里走,愈是让你深思,这些花又代替了怎样的胸襟?表达了怎样的梦想?又描绘了陈家门社区人们怎样的和谐生活?鸟鸣啁啾,欢声笑语,春光乍泄、花团锦簇,好一派流光溢彩的花花世界……总之,你看到,都是最真实的,都是可以触摸到的,都是可以用来歌唱和爱的。

是的,这些樱桃花是可以用来歌唱和爱的,只要你走近它,那个平凡的你,就会变得高贵起来,只要你看上一眼,你就不能忘掉它傲娇的模样,忘不掉它璀璨的表情,甚至你与一朵花儿对视,你就会变成另一朵花或者一株樱桃树,扎根到这里,汲取着箭口山这片土地的营养,愉悦地向岁月的亘古处生长。

花开有时,花落有期。花开花落,樱桃树就这样将箭口山的春天描述。而今,你再次漫步箭口山,这里和先前相比多了份沉静,多了份劳动之后是收获的成就感。你看,果农们正在顶着阳光,挥汗如雨对樱桃树进行浇灌施肥,呵护有加。在他们身边,樱桃花花不卑不亢,不骄不躁,睿智而专一地吸纳着箭口山日月的精华。它们和身边的果农惺惺相惜而又心有灵犀,不用他人教诲和指点,它们就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属于谁,知晓自己肩负的职责和重担,知道它们身上的爱和被爱,是统一的和谐的,是隽永的深邃的。

此时的箭口山,最适合遐思。在樱桃花花林里,你可以款款,也可以疾步,更或者,你在一棵树下席地而坐,或吟诗作画作,或闭目养神,或谈天说地,或用目光里的灼热来指点江山……不论你哪一样,都会被空中游荡的清香所包围和簇拥。此时的你是幸福的,是开心的,是诗意的,点头,微笑,一举一动无不是对陈家门社区人们在新时代的征途上,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开辟出新的脱贫致富路子,把党的恩情雨露,用花和果实的方式,来惠及人民。而陈家门的人们是勤劳的,他们一年四季都在为樱桃花的开放结果辛勤劳动。古铜色的皮肤,深邃的眼眸,质朴的微笑,从来没有抱怨的劳动,让每一位看到的游客都为之深深感动。走上前,说着:老乡,你好,咱们合个影吧!而果农们则答应着,配合着你的指令,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所有人的表情里,都是虔诚和梦想。

樱桃就成熟了,甜得很呐!果农的言下之意,就是邀请你来品尝樱桃,这是陈家门社区人们最真诚的最动人的语言,不需要解释,他们的热情和期待就会让你一览无余……

临别时,你还会频频回头来看箭口山。被花海簇拥的乡村,就会又一次成一幅壮美的画卷展现在你的眼前,让你浮想联翩时,又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是的,箭口山的春天,因为樱桃花而精彩纷呈,更是因为樱桃的甜美品质和内涵,让你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负责我住所楼下路面卫生的,是一位姓张的环卫师傅。他今年60多岁,中等身材,说起话来洪亮有力,一副能干的样子。张师傅为人随和,我和他很快就熟识起来。

去年冬天的一天,我吃过早饭出门。在楼下碰见张师傅坐在路边吃早餐。也许是吃得有点急,也许是手中馒头有点干,他剧烈地咳嗽起来

“张师傅,这还没吃饭?”我打招呼道。

张师傅满脸通红,咳嗽声落下,他笑笑说:“吃过了,我再垫补点。”

“这么辛苦,吃馒头就白开水?”

“平日我们环卫队里提供有免费的早餐……”

聊天中,我得知了一个关于张师傅“爱心”早餐的故事。

在这座小城,和张师傅一样的环卫工人有五百多位,他们负责了全县城的卫生清扫工作。为了解决环卫工人早餐问题,县市政园林绿化中心联系爱心人士捐赠物资和钱款,并牵头建了两处“爱心早餐点”。周一到周五的早晨,环卫工人把街道卫生收拾完毕后,就可以去就餐了。早餐也丰富多样,包子、油条、豆腐脑、胡辣汤……甚至牛肉汤、羊肉汤等应有尽有,且不限量供应。传统佳节还会包槲包、粽子,发月饼……

“周六、周日两天,我就去买一点。可前边那家早餐店总是免费让我吃,我去了两次,就不好意思再去了……”张师傅说。

我心里一下子起了波澜。想不到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张师傅这样的环卫工还能有这样的“爱心”待遇,着实让我感到意外。

张师傅拿起一块抹布,弯腰擦拭垃圾桶。他细致地擦拭下,垃圾桶上的灰尘不见了,干干净净的,看着让人舒心。他的弯腰姿势,让我想起平日在其他街道上看到有环卫工擦拭垃圾桶的情景,心里也更是有感动在涌动。我也有了奉献“爱心”的念头,如果周末方便,可以多做点早餐送给张师傅,毕竟大冬天起早干活,是真够辛苦的。

在之后不久的一个周末,我起早做了早餐,用盒子装好送到楼下。可在楼下的街道上转了一圈儿,也没有见到张师傅。我很纳闷,就向旁边的一个商户李姐打听。

“张师傅清扫结束了,去吃他的爱心早餐了!这不,我给他买的包子还在呢!”李姐兴奋地说,“现在周六、周日两天,人家单位也在提供爱心早餐了!”

听了李姐的话,我站在那儿一时不知所措,想不到张师傅的早餐问题已经有了解决。

前不久,在我外出的途中,竟意外地看到了张师傅所说的“爱心早餐点”。它位于街道边,一个宽大的门面房,门头招牌上醒目地书写着“爱心早餐点”。餐厅内人头攒动,穿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正坐在点内享用早餐,说说笑笑,祥和一片。缕缕饭菜香,在街道上缭绕着。

我一时看呆了。

“小李!”用完餐的张师傅走出早餐点向我招呼,“现在,我们环卫队周末也有免费的早餐提供了!你看,大家现在都在吃饭呢!”

张师傅指指旁边的“洗漱室”,说,“我们单位考虑真周到,还为我们安排了洗漱地方,让我们干干净净吃饭!”

张师傅身上没有一点灰尘,经过洗漱,头发也整整齐齐的,没有任何凌乱感。

像张师傅这群环卫工人,是这个城市最底层、最普通的劳动者,有人关心他们、关怀他们,为他们提供早餐,则说明这座城市是有温度的城市,它的暖意,浸润人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