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安宁的头像

成安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28
分享

认真读母亲时,她就老了

我已经很久没有跟母亲交流了。

很多年来,我总是在梦里找她。总也找不到。然后哭醒。直到好长一段日子,她不再出现了。

也许,是我终于释然。

我也会问自己: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也为人妻多年,为何还不能放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结。母亲是我生命里最原初的痛和爱。

每一代人的父辈,都有时代的烙印和个体的缺憾。自己还没长大,就仓促为人父母。结果,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社会关系,搅在一起,成了一团乱麻。

我是“90”后,母亲是“60后”。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担任校长职务多年,谨慎内敛,又敏感细腻。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她好像永远都搞不懂自己的社会角色,也不太会跟家庭里的人打交道。父亲经常因为母亲说错话,做错事而大发雷霆。与此同时,母亲就头痛,然后嗷嗷大哭,要么就躺在房间大睡。多年后,我终于恍然大悟,其实这是焦虑导致的神经性头痛:她知道自己错了,但不懂自己错在哪里,又知道自己改不了,头痛是一种应激反应,也是她的自我惩罚。

所以,在我的心中,母亲不只是母亲,还是一个孩子。我跟她一起焦虑,一起难过,一起头痛,也一直不放心她。记忆里父亲和母亲常年分居,电话里他们一旦发生争执,我就吓的不敢说话。随后母亲便出门去,我就会一直等,直到听到她的高跟鞋在楼道里响动,我才欢天喜地呆在屋里写作业,等着她叫我吃饭。

这是一个没长大的小孩,对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大人,混沌而强烈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深远的。母亲的天真和幼稚,让我一直对社会和他人,即恐惧又好奇。即敏感又疏离。

中国人一向认为,个体一定要被群众接受,社会是个体的归宿。成熟的标志便是个人价值被社会承认。融入社会,就像一滴水汇入大海,一粒沙隐入沙漠,然后才有安全感。一个人被社会抛弃,是可耻的。

在西方语境里,尽管也有着社群主义,强调社会性,但总体上,个人和社会保持着某种紧张和对立。所以,对西方方式的“自我”而言,社会是敌人。是异化的力量。因此,尼采才会对群氓充满警惕,萨特才会说“他人即是地狱”。

西方人有西方人的痛苦,单纯激烈;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痛苦,复杂暧昧。

对有些中国人来说,融入社会,其实是残酷的过程,也会受到某种创伤。甚至伴随一生。母亲的症状是非定期发作的剧烈头痛,我的症状则是在自我贬斥、自我怀疑和自我肯定之间,来回摇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正是在这种巨大的折磨中,自我才逐渐形成,显现。我们才能真正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世事如此,自我也如此,自我是流动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破碎,不断重建的过程。

我想起林黛玉。她小时候也孤傲、任性,谈恋爱的时候也是耍各种小性子。因为对这个世界有爱、有期待,所以格外敏感多疑。但我们也看见,她在一点点长大,开始理解贾宝玉,甚至接纳了宝钗,越来越心平气和。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里,她跟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天上一轮皓月,湘云说要是坐船吃酒该多好。“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倒是黛玉笑道:“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黛玉还说:“不但你我不能称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

这样的黛玉,这样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我为她开心的同时,居然有点怅然若失——她的沉醉忘情,跌宕多思,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而这些,往往是诗意和自由的来源。

所以,过去、现在和未来。到底是得还是失?都很难说清楚。

母亲的天真,未尝一定要拒绝、要排斥。她的语音表达能力特别好,这一点我好像得到了她的真传。只是她擅长口语表达,但是思维逻辑跟不上她的表达速度。我擅长文字,表达速度又对接不上思维逻辑。

如果天地足够广阔,天真就是生命的源泉,内在的活力。

有一天,我突然明白了这个道理。

《源泉》的作者说:“创造者所关心的是征服自然,而寄生虫所关心的是征服他人。

创造者为他的工作而生存,他并不需要其它人,他的首要目的存在于自身;而寄生虫通过侵占的方式生存,他需要其他人,其他人成了他首要的动机。

所以,她说:“对于一个创造者来说,所有与他人的关系都是次要的。”

所以,她说:“成功就是捍卫自己的完整性,跟功名成就没什么关系。”

曾经的自己,很惧怕自己活成母亲的样子。

现在我知道,母亲是我的基因,我的血液。我不能拒绝她,否定她,要爱她和接纳她。她是我的过去,也是我的起点。

母亲在我的梦里不停地出现,我寻她不得,焦虑哭泣,其实是我内心缺乏安全感。等我理解了她,接受了她。就是理解了过去,接纳了自己,从此,她便从我的梦里消失。但我知道,她已经以另一种方式跟我和平共处了。

父母和儿女,就这样相互折磨,也相互成全。

尽管我的母亲不完美,但我知道她爱我。

她会去山里头看我,给我洗澡,还会亲亲我的额头。她会在学校门口的杂货铺笑眯眯给我买零食,买香蕉。买完东西我站在原地望着这个穿着红色大衣带着花夹子离去的背影。她会在我晕车时紧紧把我抱在怀里让我尽可能的舒服一些,她会把我洗脏兮兮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她让我从一个山野小丫头变成漂漂亮亮大大方方的姑娘。

母亲做饭很快,豇豆永远炒的嘎嘣脆。她特别会做红烧肉,但是她对食材的需求好像不太了解,总是备的多多的,也不太会合理使用。这让一生挑剔啰嗦的父亲总是唠叨个没完。

哎,我到现在也有这个习惯,我很会做菜,可是冰箱里食材也经常储备过剩,难免会浪费。以至于丈夫偶尔也会唠叨我两句。

我早就知道,我和她是紧密相连的。就像如今我们所拥有的幸福。

这也是母亲给我最宝贵的东西。不管世人如何,我一直相信母爱在心中的力量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存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