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程前的头像

程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8
分享

老屋不倒

前几日和亲戚聊起了几十年前老家建房的往事,感慨颇多,讲到了我父母的不易,一辈子建了三次房。其实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次,那次建房我参与了。

那年我上高一,家里条件窘迫。父母没和我说过盖房的缘由。过去三十年后,我才回想起来,那时农村娶媳妇是要盖几间砖瓦房的,而我上的普高已经好多年没能考上应届大学生了。估计父母对我上大学是不报希望的,但这种事情又不好和儿子讲。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提前准备,省得我毕业后,回家务农,连娶媳妇带盖房,负担是很重的。

农村有句俗语,叫“有钱讲究,没钱将就”,真要盖起内外纯是砖结构的新房,得花不少钱。房梁需要水泥钢筋结构的预制梁架,可水泥精贵,勾砖缝才舍得用。钢筋买不起也不好买,父母只好到处搜寻粗铁丝以取代钢筋。

新房盖起来的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离开了父母为我准备娶妻生子的新房。

潺潺流水般的几十年光阴,曾经的新房变成故乡的一处老屋!

老屋如同步入暮年却穿着单薄衣物的孤寡老人,步履蹒跚,瑟瑟发抖:在寒冬腊月单薄的墙体难以抵御风寒而使得墙角积满冰霜;风化破裂的瓦片让渗入的雨水在墙面上肆意留下一幅幅极具感染力的泼墨山水;木结构的窗棂扭曲变形,像极了老妪那漏风干瘪的嘴;外墙粘贴的瓷砖不规则地脱落,如同秃脑壳上裸露着片片头癣;破裂水管渗水导致地面如同梅雨三月的江南湿漉溜滑........

与老屋一起变老的还有与之相守了几十年的父母。父母一句“只要有人住,老屋就不会塌”!倔强中带着无奈。父母说的没错,老屋需要烟火气,只要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老屋就不会倒塌。但修缮老屋对父母来说,确已无能为力。父母会在日暮黄昏,在细丝绵绵的雨后,在嗷嗷狂吼的北风中,在皑皑白雪变成连连水珠的日子里,用目光、用长满老茧的双手去触摸老屋的门窗、墙体,看那掉落的瓷砖,看那因跑水、浸泡而龟裂的地面,看那油漆剥落,卷起层层皱纹的门框、窗棂,看那......触摸那过往的岁月。

老屋破旧了,也可能会在某一节点就此倒下。

我和父母商量着修一下。

说到修缮老屋,父母觉得老屋如同自己一样,都是残阳西下,已经没有了任何投入的必要。父母是心疼钱!我知道,尤其是子女的钱。钱在父母看来是沾着血汗的,不能轻易地花。

我没有听父母的!如同几十年前父母想尽一切办法建新房一样,几十年后的我也有了当年父母的心境,不同的是我从他们的帮手,变成了修缮老屋的主力。

过年回家,闲聊间,问起他们老屋外墙加装了保温板有没有效果。父亲抑制不住的高兴,一个劲地念叨,可好了,可好了,多少年一到冬天家里后墙就结冰的现象,今年没有了,家里温度上升了五六度,父亲始终在咧着嘴笑着。母亲也说自从去年屋顶铺设了新瓦后,一下雨,听着雨水顺着屋檐“叮叮当当”往下流的声音,就高兴得不得了,不再担心墙上画地图了。

日衰的老屋在今后的年月中还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困扰着它,会让它磕磕绊绊,但我坚信老屋不会倒,也不能倒!这是父母相守了几十年的窝,在这处老屋中我瞅得见过往的光阴,触摸得到光阴里的物件,感受得到血脉的延伸,曾经的喜怒哀乐还在这里温存,这里是我心灵的港湾。

我觉得我守护的岂止是几间老屋,更是一种对老屋独有的情怀!

其实不会让乡村老屋倒下的岂止是我一个人,应该还有千千万万身在异地他乡而内心牵挂故乡老屋的人吧,老屋也是他们魂牵梦绕的栖息地,不倒的老屋在他们心中如同丰碑一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