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条通往智慧的路,而我的阅读路可以说较为艰难。小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买不起书,也借不到书,读课外书的机会很少,但读书的欲望像熊熊烈火,一直在我内心深处燃烧。
从12岁那年开始,每逢节假日或双休日,我就步行6公里,到县城农贸市场的旧书摊看书。记得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叫《青春之歌》,书有点破旧,但内容很饱满,我被主人公林道静传奇的革命经历和悲惨的感情故事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守在书摊边,如饥似渴地汲取书籍带来的养分。后来又在旧书摊邂逅了不少好书,现在记不起书中的内容,甚至记不起书名。在旧书摊蹭书的那段日子充满了艰辛和不易,常常往返于家和旧书摊之间,风雨无阻,数年如一日。我坐在书摊边,抛下一切杂念,一头扎进书里,享受书香的滋养,感受读书的乐趣。坚持着,收获着,成长着。记得刚开始守摊大叔对我很反感,时间长了,慢慢地,他也习惯了我的陪伴,有时还推荐新到的旧书让我读。那一摞摞文字填充了我稚嫩的生命,也溶解了我心灵深处的坚冰。上大学期间我也看了一些书,但内容比较单一,都跟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参加工作后,看报纸成了我的业余嗜好,充实了我的生活,使寂寥乏味的时光也变得丰富多彩。真正开启疯狂的阅读模式是在进修的那段时间。2014年6月起,我在某师范大学开启了为期三年的读硕生涯。期间,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坐在图书馆不起眼的角落里看书,翻阅各种资料,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研读中外名著,啃食文字的骨头,感悟语言的魅力。书籍也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净化着我的灵魂,那时候我是痴迷的,也是幸福的。置身于小说情景中,跟随主人公脚步,感受主人公喜怒哀乐的变化,有时也为主人公打抱不平。融入到散文中,想作者所想,悟作者所悟,与作者共鸣,心灵交融,思绪漫天飞舞,灵魂尽情畅游。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会把自己喜欢的精彩语段拍照保存,之后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不定期地翻阅。有时读起书来,忘记了一切,很多时候忘记了吃饭,甚至忘记了离开,直到图书馆打烊,才不得已离开心爱的书籍。阅读也渗入我的骨髓,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不读书时感觉浑身难受,很不自在。在图书馆看书的那段日子是宝贵的,也是值得怀念的,在那里,我开启了写作之门,试着写下读书感想,书写心路历程,留下几篇散文随笔抚慰自己,有的刊发在杂志报刊上,有的存封于读书笔记里,成了我永远的回味。
近几年来,忙于生计,去书店的机会少之又少,但读书的激情丝毫没有减弱,除了阅读自家藏书之外,也通过网络文学平台享受读书带来的快感,偶尔也记录心情,通过一些网络文学平台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及对生命的敬畏。
在书林里徜徉,在书海里畅游,阅读点亮了我的生命之灯,使我不再寂寞,不再彷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阅读永远是我生命中的一缕光,带给我温暖和无限向往。
原刊发于2022年4月28日《民族日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