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森森的头像

森森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11/08
分享

在临川(组诗)

登滕王阁

赣江流经滕王阁

没有停止,我来的却不对时间

不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代诗人王勃看到了

可惜天妒英才,二十六岁过早离世

不禁嘘嘘,上天打开了一扇门

又关上了另一扇窗。王勃之后

有太多的文人墨客,给滕王阁留下诗文

韩愈、白居易、杜牧、王安石、苏轼……

不胜枚举,仿佛擂台赛

一处景物因一首诗词名扬天下

并不少见,幸好重建的楼阁比我年轻

掩饰了我的谦卑,此刻

我只有一个想法:到此一游,不敢言诗文

参观的人流,大多都是走到顶层

将写下文字的许愿牌悬挂后

便心满意足地离开

三清山遇雨

被雾困,被雨困,被三清山困

雾困的时候,尚能行,尽管举目处白茫茫

被雨困时,我们被雨水驱离山道

躲进了小屋或亭子里

看雨,听雨,等着雨停

匆忙潦草中下山,而缆车关停

整座山把我们困住

想到“巨蟒出山”、“企鹅献桃”、“东方女神”

我尚未看清它们的容颜

就心生不甘。想到

满山的石头和绿植一直赤裸在雨中

我又充满敬意

六月在婺源

篁岭被雨水打湿

色彩十分单调:黛瓦粉墙绿树

春天的油菜花已离开,晒秋的斑斓还未登场

许多巷道人员稀少

我走走停停,那些房子空无一人,空无一物

像被遗弃,或者等待陌生的人

重燃温暖的烟火

后来我去了李坑村,小桥流水石板路

李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

天井上落下的光照亮了堂屋院落和主人的脸

马头墙诉说徽州往事。有一年

我被这里随处可见的写生的身影吸引

而这一次,我在村后菇山亭旁边的菜地上

看着竹架上长势良好的豆角

一度失神

瑶里古镇

在瑶河边看人浣衣

看河水静静流过古老的木桥

看鱼鳞坝上闪亮的水花

哗哗的水声是这里唯一的喧闹

走过了蜿蜒的小巷和斑驳的徽派白墙

山上可看清小镇全貌

我没有去,我在哼唱《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古窑址的陶轮早已停转

一场场如期的烟雨,不知能否唤醒

高岭土被塑形的记忆

逛景德镇陶瓷夜市

这个叫陶阳新村的陶瓷夜市

尽管不大,却是热闹非凡

陶瓷小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同行的人自行散开,不顾彼此

这是不一样的感觉,少了在博物馆的拘束

在制陶厂的好奇,在陶艺村的惬意

那些质地坚硬密致、触手温润细腻的瓷器

给了我们选择和拥有的权利

我们不再惭愧于对陶瓷文化知之甚少

不再争辩景德镇是一个镇,还是一个城市

一个夜市,给了我们与瓷都

真正互动的渠道

浔阳江边,寻琵琶女不遇

江州司马白居易不会想到

千年之后,我会因着他的一首《琵琶行》

来到浔阳江边,琵琶女不知所踪

徒留一座古朴典雅的亭子

坦荡的滚滚长江,在九江段多出一个别名

——“浔阳江”。

此刻诗人的汉白玉雕像

正立在亭外庭院,颔首沉思,神采飘逸

在他的跟前,我那么矮小

我抬头看他的脸

就看到了他头顶翻卷如墨的云层

在亭中,我听不到如“急雨”“私语”的琴音

只闻江风瑟瑟、流水潺潺

有轮船的汽笛声传来,悠远而空旷

白乐天的青衫或许已干,而我还耿耿于怀

自古以来,有没有人发觉

这座空空的亭子,少了那位沦落

天涯的琵琶女

望庐山瀑布

水有一个特性,就是奋不顾身

在庐山,李白看到的水,飞流直下三千尺

与1300年后的我看到的

同属一个姿势

我的身边人潮汹涌,他却那么孤单

孤单的人容易情绪化,看不到事物的本质

于是瀑布的美,便被他写绝了

而我看到的水珠

化成雾状散在空中,或者重重砸在石头上

来不及叫痛就起身离开

我意犹未尽,沿着陡峭的台阶下山

水声渐远,当我回头仰望

那条银白的带子

我看到自己变成一粒水珠,幸福地

融入了李白的古诗里

走向白鹿洞书院的路上

从游客中心到白鹿洞书院有一段路

我们步行前往,经过一片树林

明亮与幽暗层次分明

我们仿佛走在一条时光的隧道上

终点是古老的书院,圣贤先师在教书育人

山里空气清新,虫鸣鸟啼,万物生长

景象让人沉醉

一座山真的是大自然的集中体现

它林林总总,包罗万象

动物、植物、流水、土壤、气候,季节……

非常丰富,又互有关联

有时候,我会羡慕与山为伴的人

他们感知周围的静止与变化总是那么具体

除了清静,沉浸于自然是不是许多书院

置于山中的原因?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加快步伐

前面白鹿呦呦,书声琅琅

鄱阳湖

偌大的湖面避我不见

我辗转南昌、上饶和九江

手机地图线路把鄱阳湖绕了一大圈

像捧着一汪蓝色的湖水在旅行

在永修县,最美的水上公路还未出现

六月的鄱阳湖

正腾出大片的土地

给疯长的野草和路过的候鸟,以及

流浪的风和落寞的夕阳

武功山竹林

坐缆车下武功山的时候

认识了一个当地村民,他在为景区打工

无意间谈起山野间茂密的竹林

在半空,他给我们指点哪些原来是

他们的土地,原来有车行的土路,原来的

竹子有碗口那么大

如今的竹林成为景区的一部分

长期没有砍伐,竹子越长越密、越长越小

我看出他的无奈

不止是竹子的资源浪费,还有退化

我不知道,关于这片竹林

有多少人看到的是粗壮的竹子

有多少人只看到细碎的竹叶,又有多少人

的眼里,只是翠绿

在临川

在文昌里看傩戏

逛古董一条街

不入戏,也不带走真假难辨的器物

临川人闲情逸致,每一处场景都是日常

仿佛只有我们异乡人才去探究

这里的文学与戏剧

王安石和汤显祖的纪念馆去了

半日了解的人物生平,比半辈子还要多

牡丹亭下空空如也

杜丽娘不过是做了一个美梦

而我们连日被雨围袭,从赣北辗转赣南

困顿疲惫中,名山秀水过眼云烟

竟不知为何来到此地

在这个盛产才子,却又低调的城市

我们终于可以不急于行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