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瑛只有四十多岁,但在我们几千人的单位算是一个知名人物了,认识、知道她的人非常多,尽管她的正式身份是:职工家属。
上世纪九十年代,阿瑛在单位生活区西门开了一个理发店,取名“常来”。理发店铺面只有十几个平方,因为地段好、收费便宜,加上她的服务热情周到,前来光顾的职工家属络绎不绝。理发店条件简陋,椅子数量有限,很多人只能站着等。这时,阿瑛总是优先给老人、孩子剪,为了让老人、孩子少站一会,她不断提高自己的剪发速度,一次剪发从20分钟缩短至8-10分钟,把自己练成了一个“快剪手”。别人正常剪一次发收费15元,她这里只收10元。
“剪发找阿瑛,又快又好又便宜”,好口碑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阿瑛这家“常来”理发店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
理发中,阿瑛总喜欢和人拉拉家常,比如,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谁家的装修有特色,谁家的保姆服务好,谁家的房子想出售……,聊着聊着,时间就过去了,等待的人一点不觉得乏味、单调。
这样充实繁忙的日子过去了几年。那时正值房地产热,遍布大街小巷的房屋出租、买卖信息星罗棋布,加上理发掌握的房源信息需求,让阿瑛敏锐“嗅”到了个中商机。于是,她果断将理发店“顶手”出去,转行做起了房屋买卖、租赁中介。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阿瑛只能从认识人中“觅食”。从第一天转行开始,她就给自己立下规矩:诚实守信,合法经营。
一天,我的电话突然想起。
“喂,请问是陈大哥吗?我是生活区理发店的阿瑛,您的夫人在我这里理过发,您的女儿挺会读书的,我女儿和她在一个学校,我要向你请教教育方法呢。”我一惊,这个阿瑛真是无孔不入啊,这种消息她都掌握了。
接着,阿瑛话锋一转:“听说你弟弟有一套房子要出租,我可以帮他找到‘下家’,价格包满意。”
“这个我真不清楚,你直接找他吧,我可当不了家。”
“那麻烦您告诉他的电话,我直接和他谈吧。”不等我回话,她就“连珠炮”似的说完了。
几天后,我在生活区看到弟弟正在搬家具,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房子租出去了,是阿瑛联系的,比他原来的开价高一点。听完,我好生佩服阿瑛这个生意人的眼光与机灵。
“房屋交易找阿瑛”,又是一传十十传百,阿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中介口碑越来越好,生意搞得风生水起。
2011年初,阿瑛就开上了当时为数不多的私家车,而且在城区买了两套房,女儿也上了本地最好的初中。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阿瑛的奋斗经历诠释了这句话的真正要义。
一天,我的电话又突然想起。抬头一看,来电显示正是这个“阿瑛”。
“喂,请问是陈大哥吗?我是阿瑛,听说您的女儿在广州执信中学,我女儿今年初三,也想报考这个学校,这个学校氛围、环境、伙食、师资力量都不错吧。”我又一惊,想不到阿瑛不光生意越做越大,孩子教育也这么上心。
于是,我就把自己知道的情况悉数告诉了她,心里念叨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几个月后,我在生活区遇到阿瑛,她礼貌地向我点了点头。我突然想起,便问问她的女儿中考怎么样,是否如愿进入执信中学了?
她摇了摇头:“没发挥好,没能考上。只进了区里的一所民办重点中学。”
“也不错呀,好好努力,三年后高考争取考一个好学校。”
“承你吉言,我一定转告她好好努力,不蒸馒头蒸口气,我就不信,别人做到的事情我阿瑛做不到!”阿瑛语气坚定地说。
时光如白驹过隙。2017年夏天,阿瑛在我们生活区释放了一个“重磅炸弹”,她的女儿以省排名620名的好成绩被武汉大学国学专业录取,据说这个专业全国仅招20人。
成绩背后自然少不了阿瑛的辛勤付出。据说她女儿上高中的这3年,阿瑛放弃了蒸蒸日上的生意,尤其是高三这一年,她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天天买菜做饭陪读,起早贪黑当好后勤,为了缓解她女儿的备考压力,还专门请来心理医生做考前疏导。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阿瑛的奋斗经历再一次证明,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最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