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烈日炙烤,暑气如同无形的枷锁,让人喘不过气来。此时,归乡的念头在心底愈发强烈,那位于岑巩县思旸镇铜古田村苦竹笼的老家,特别是那片被誉为“天然空调”的竹林,仿佛有着无形的引力,召唤着我踏上归程。
37度的身体顶着烈日,踏着热气腾腾的风,一路向山顶前行,渐渐地步入岑巩县思旸镇铜古田村的地界,熟悉的乡土气息便扑面而来,城里奢望的那种自然的凉意也逐渐明显。沿着蜿蜒的村道前行,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农田,在夏日的骄阳下,泛着或深或浅的绿。偶有农人劳作其间,他们头戴斗笠,在田间辛勤耕耘,那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闪耀着质朴的光芒,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继续朝着苦竹笼组进发,渐渐地,便能听到微风拂过竹叶发出的沙沙声,仿佛是老家在轻声呼唤。当那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终于映入眼帘--我到家了。
苦竹笼组,这个被竹林环抱的小村落,就像一颗镶嵌在绿色海洋中的明珠。踏入这片静谧之地,仿佛一脚跨进了绿的梦境。“苔痕满树绿,竹叶入帘青”,眼前的这般绿,如诗如画,悄无声息地将我笼罩。
老家的这片竹林,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这里的竹子种类繁多,有修长挺拔的楠竹,有纤细秀丽的水竹,还有坚韧刚劲的苦竹。它们高低错落,枝叶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遮天蔽日的绿荫。
走进竹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爬满树干的青苔,那是岁月沉淀的绿。它们如细腻的绒毯,悄无声息地蔓延,每一丝纹理都诉说着时光的故事。青苔是大自然的记录者,在潮湿的角落,在阳光偶尔洒落的罅隙,它们默默生长,把岁月的痕迹化作一抹深沉的绿。那绿,是历经风雨后的宁静,是在寂静中坚守的倔强。
抬眼望去,满树的苔痕,像是大自然不经意间滴落的绿墨,肆意却又和谐地晕染开来。那一层又一层的苔藓,是时光的守望者,它们静静趴在树干上,从春到夏,从秋至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岁月的纹理。每一抹绿,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在阳光斑驳洒落时,微微闪烁,似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而竹叶,宛如灵动的绿精灵。它们在枝头嬉笑打闹,随着微风的旋律翩翩起舞。当风轻拂,竹叶沙沙作响,似在低吟着一首轻快的歌谣。偶尔,几片竹叶调皮地越过窗棂,探进帘内,将那一抹清新的绿,送入屋内。于是,屋内也弥漫起了自然的气息,仿佛每一寸空气都被这绿染上了生机。
这片竹林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避暑的绝佳去处。夏日里,当外界被烈日烤得滚烫,竹林里却始终弥漫着一股清凉。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竹叶,洒下细碎的光影,形成了独特的“竹影光斑”。脚下是松软的竹叶和泥土,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自然的乐章。
在竹林中,还隐藏着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在石头上溅起晶莹的水花。溪水清凉刺骨,将手放入其中,暑气瞬间消散。溪边生长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
而在竹林的环抱中,苦竹笼组的村落显得格外宁静祥和。农舍大多是传统的木质结构,白墙灰瓦,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竹林之间。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屋顶上,农舍的烟囱便会升起袅袅炊烟,与竹林的雾气相互交融,宛如仙境。
在这里,能听到鸡鸣犬吠,能看到邻里乡亲们在门口唠家常,孩子们在空地上嬉笑玩耍。这是生活的气息,质朴而温暖。田间劳作的农人,归家时扛着锄头,身上带着泥土的芬芳和绿的印记,那是生活的真实模样,质朴而又动人。这片竹林见证着人们的辛勤与收获,承载着平凡日子里的喜怒哀乐,它是人间烟火的底色,温暖而又厚实。
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竹林洒在村落里,给整个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此时,坐在院子里,听着竹叶的沙沙声,看着天边的晚霞,心中满是宁静与惬意。
在苦竹笼组,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忙,有的只是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片竹林,这片土地,承载着我的童年回忆,也成了我在炎炎夏日里的心灵栖息地。它让我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沉浸在这纯粹的绿色世界里,感受着这份独属于老家的宁静与清凉。
我愿时光能在这绿中放慢脚步,让我能长久地沉醉在这绿意中的幽梦,让这份来自老家竹林的美好,永远留存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