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鱼乐的头像

陈鱼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24
分享

七眼泉的自然启示录



七曜山脉,七峰列宿,如北斗倾落凡尘,护佑着渝东大地。在其苍莽的怀抱深处,隐匿着一条名为七眼泉的峡谷,长约20公里,是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跳动的心脏,一处海拔落差逾千米、人迹罕至的原始秘境。去年夏,我有幸去金竹乡上升村采风,每一步跋涉,都像是踏进一部由岩石、流水与古老传说共同书写的启示录。


龙门启钥,神话的碎片


         晨光熹微,乡人大谭主席、县广电网络公司廖总和上升村丁支书,我们在龙门溪乱石嶙峋的河床启程。流水泠泠,卵石斑斓。我们定格在一个深邃的洞口——“火烧洞。光影勾勒着嶙峋的岩隙,丁支书他低沉的嗓音在峡谷中回荡:

瞧见那道狭长如剑劈的岩缝了吗?老人们传说,这是当年哪吒斩妖的印记。洞主谭洪道,本是凡人,由错葬龙脉,怨气化精。他盘踞于洞,挟簸箕飞天掳掠,祸乱乡里……终被三太子降服。哪吒现三头六臂,将其尸身劈为三截,移出龙脉宝地,分葬它处。妖孽元神不灭,却在那惊天一剑的点化下幡然悔悟……”

丁支书的故事并未详述神话的全貌,而是将其拆解成散落在景观中的密码。神话不再是独立的章节,而是峡谷自身吐纳的气息,是解读这片土地灵性的密钥。谭洪道的兴衰,预示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僭越自然法则(错葬龙脉),必遭反噬;而最终的救赎(化身甘泉),则指向唯一的出路——与自然和解,反哺万物。于是余有诗曰:

         龙门山陡两边劈,溪水清清可见鱼。

         酷夏入门风凉爽,桃源如画让人迷。


暗河低语,自然的惩戒与救赎


随着深入,峡谷收紧,森然如巨兽之喉。古木虬枝蔽日,藤蔓垂丝如帘。倒伏的巨木横亘河床,苔藓与野花在其腐朽的躯干上构筑起生命天桥,无声演绎着死亡与新生的轮回。在蝙蝠洞阴冷的腹地,刺骨的寒气与岩壁上翻飞的蝠影,仿佛残留着当年妖氛的余韵。洞中一道巨大泉眼奔涌而出,化作白练飞瀑,轰鸣着坠入深潭——这便是七眼泉的主泉。看这泉水,丁支书掬起一捧寒冽,它时而在明处奔涌,时而在暗穴潜行,神出鬼没。传说,这便是谭洪道赎罪的元神,在岩石的血管里奔流不息。他掠夺的恶念,已化为滋养山川的甘霖。

泉水的,成最精妙的隐喻。它象征着自然的惩戒(如哪吒斩妖般凌厉)与救赎(如元神化泉般温柔)。七眼泉,非止七股水流,它是自然法则在岩层深处镌刻的箴言:对自然的掠夺终将招致毁灭,唯有敬畏与反哺,才能获得永恒的生机。

由此有通韵《七眼泉吟》诗云:

剑劈龙潭见水浔,千年妖雾化甘津。

谁言暗窖无明月?照彻山河万象新。


剪刀口的试炼与华阳桥的证言


最险峻的考验降临于剪刀口。两壁山石如利刃相逼,夹出来三潭碧水,深不可测,寒意刺骨。无路可退,唯有涉险泅渡。冰冷的潭水浸透骨髓,仿佛经历一场涤荡身心的洗礼。这天然的剪刀,剪去的不仅是行路的便捷,更是人对自然盲目的征服欲。唯有谦卑地融入其中,方得通行。

当夕阳的金辉镀上峡口古老的华阳桥时,我们终于抵达终点。桥下,麻鱼泉洋鱼泉相依相傍,一涨俱涨,一落俱落,被当地人称为公母泉。丁支书抚摸着桥身粗粝的石栏,微笑道:

看这公母相生相伴,像不像谭洪道被分葬的三截尸身,在另一个维度上重获了和谐?哪吒的剑,斩断了恶念的锁链,却斩不断自然本身蕴含的阴阳相济、循环往复的大道。

星座的辉光,金山银山的真谛


拖着疲惫染伤的身躯回望峡谷,那些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脑海中奔涌:遮天的楠木、濒危的红豆杉、火焰般的彼岸花、险峻的剪刀口、阴森的蝙蝠洞、奔腾的七眼泉……它们不再仅仅是风景,而是构成七曜山星座的璀璨星辰。

七眼泉的每一股水流,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真正的金山银山,绝非对自然的无尽索取。它是哪吒斩妖剑光下的警示——惩戒因贪婪而僭越的狂妄;它更是谭洪道元神化泉的救赎——昭示着与自然和解共生方能获得永恒丰饶的至理。这峡谷,是一部以岩为纸、以水为墨、以生命为魂的启示录。

有诗《七曜山赋》为证:

七峰列宿护渝东,北斗垂芒接太穹。

最是泉声传古意,叮咚犹唱大同风。

当我们守护住地质公园石柱县这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守护住七眼泉不息的流淌与七曜山星空的澄澈,守护住土家世代相传的龙脉敬畏与生态智慧,便是守护住了人与自然之间那条最珍贵的金腰带。这,才是照耀大地、泽被子孙后代的永恒星座之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