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绍兴鉴湖的那一刻,乾隆御笔题写的“镜湖”两字,像一道突然抛来的谜题,瞬间让我陷入困惑。在我的认知里,民主共和的先行者秋瑾,那自号“鉴湖女侠”的飒爽英姿早已镌刻于心,一湖文脉,千古流芳。可眼前石碑上的“镜湖”二字,却与记忆中的称谓截然不同。这一字之差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带着满心疑惑,我询问身边同行的伙伴,众人却各执一词,难有定论。无奈之下,我只好求助于网络,试图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原来,鉴湖古称镜湖,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永和五年。当时,会稽太守马臻心怀苍生,发动民众筑堤蓄水,汇聚三十六源之水,终成这一片浩渺水域。“鉴”字,取自湖水如镜,澄澈明净,千百年来,它宛如一面巨大的明镜,映照着世间的沧桑巨变,见证着岁月的流转更迭。而“镜湖”之名,早在唐代便已声名远扬,诗仙李白曾挥毫写下“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千古名句,让这片水域更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
回忆起此前在鲁迅故里的游览经历,那位解说员,身着白色衬衣的当地姑娘,用妙语连珠的解说,为我揭开了绍兴黄酒的神秘面纱。石板铺就的小巷蜿蜒曲折,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静默伫立,弥漫着书卷气息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仿佛都在诉说着鲁迅笔下的故事。空气中,似有若无的,是千年文脉的墨香,更是那待揭晓的酒魄之源。正当我沉浸在这充满历史韵味的氛围中时,姑娘突然停下脚步,遥指远方,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看到远处的鉴湖了吗?”她的普通话清脆纯正,又带着江南特有的软糯,“绍兴黄酒的魂儿,可都在那湖里呢!”听着她的描述,我虽无法在此刻望见鉴湖的模样,却仿佛感觉到那片水域正穿越街巷,泛起粼粼波光。空气中也悄然漫来一缕醇厚酒香。老年大学文学班的班长笑着接话:“我们明天就去柯岩鉴湖景区,好好瞧瞧!”姑娘点点头,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别看绍兴黄酒入口绵柔,酒味清淡,就像江南的吴侬软语般温柔,实则最有‘欺骗性’。不少第一次来绍兴的北方朋友,觉得这酒喝着顺口,便放开了量痛饮,还打趣说‘这酒跟喝水似的’。”她调皮地眨了眨眼,“可等湖上的凉风吹来,那酒劲‘腾’地一下就上来了,保准醉得找不着北!”姑娘生动的描述,惹得同行游客忍俊不禁。
见我们听得入神,姑娘又接着说道:“如今,日本、韩国这些周边国家,看到绍兴黄酒声名远扬,也纷纷效仿制作黄酒。他们引进工艺、研究配方,可无论怎么努力,酿出来的酒总少了点韵味。”她微微俯身,像是要分享一个天大的秘密:“其实啊,关键就在于水。鉴湖的水,取自三十六源,经过湖底特有的青石岩土层层过滤,水质清冽甘醇,富含矿物质,是老天爷赐给绍兴的酿酒神水。没了这鉴湖之水,就算照着一模一样的方子去酿,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永远复刻不出绍兴黄酒的独特风味。 ”
带着对鉴湖之水和绍兴黄酒更深的向往,我再度将目光投向眼前的鉴湖。而此时,更令人震撼的景象出现在眼前——湖面上,一条长达数千米的古纤道横卧其中,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这条始建于唐宪宗年间的水上通道,曾是纤夫们拉船前行的生命之路。
那日,我踏上一条宽不过数尺的古纤道。脚下并非我们徽乡常见的青石,而是赭褐色的岩石,每一块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石板之间的缝隙里,长出了几株嫩绿的苔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每一步踩上去,都似有轻微晃动,那细微的震颤从脚底传来,仿佛与千年前的岁月产生了某种共鸣。我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双手不自觉地微微张开,保持着平衡。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刺得人睁不开眼。恰逢湖面上一阵狂风骤起,湖水瞬间变得汹涌澎湃,浪花拍打着纤道的边缘,古纤道在风浪中微微摇晃,仿佛随时都会被这肆虐的湖水吞噬。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双腿也有些发软,心中不由得涌起一丝慌乱,脚步也变得愈发沉重而迟缓。
遥想千百年前,一群身着麻衣粗衫,甚至袒露着臂膀的纤夫们,于艰难困苦中,硬生生踏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生命之路。他们肩负着家庭生计的重担,无论烈日高悬,还是风雨交加,都一步一步地在纤道上艰难前行,拉动着船只缓缓移动。夏日,骄阳似火,无情地炙烤着他们古铜色的肌肤。大颗大颗的汗珠顺着额头滚落,滴在滚烫的纤道上,瞬间化作一缕轻烟。而在寒冬时节,凛冽的北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割着他们的脸庞。他们的双手被冻得通红肿胀,却依然紧紧握住纤绳,不敢有丝毫懈怠。
时光流转,那激昂的号子声仿佛穿透了历史的重重迷雾,在我们的耳畔久久回响。这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呐喊,每一声都饱含着纤夫们的坚韧与不屈,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也传递着对未来的希望。
站在鉴湖畔,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悠悠湖水与古老纤道相映,仿佛一幅历史长卷在眼前徐徐铺展。
恍惚间,那湖心之水,仿佛已不再是水。它流进酒肆,便是孔乙己赊账的那碗温酒,酒渍干涸的柜台,还残留着他用指甲划下的“茴”字;它注入沈园的杯盏,便成了陆游与唐琬相看泪眼的黄縢酒,千般悔恨,都沉在杯底;即便是在端午的传说里,白娘子饮下的雄黄,怕也带着这鉴湖水的清冽,才让那现形的一刻,如此惊心动魄,又如此凄婉动人。鉴湖,这片千年碧波,似将悠悠岁月揉碎在波光之中。它何止是一汪湖水?这千年的湖水,是东汉马臻率众筑堤时滚落的汗珠,是诗仙李白醉吟时洒落的月光,是纤夫古道上被绳索磨亮的号子,是黄酒坛中沉淀的琥珀光阴。
鉴湖不语,只以粼粼波光为镜。举杯时,波光在盏中晃漾,恰似千年文脉与酒魄,正与新时代的舌尖轻轻相碰,永续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