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子宸的头像

子宸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9
分享

尘光与红棒

小时候看过一部动画片,里面有一个画面让我印象很深。片中主角不小心打开了一个盒子,在打开的一瞬间盒子里光芒万丈,散着五彩缤纷的光芒,而后接着就是一个个长得奇形怪状的怪物,名字分别叫自私,贪婪,虚伪……起初他以为是光鲜亮丽的宝物,后来才知道下面藏着无尽的邪恶。

在我小的时候,家门外的邻居赵爷爷,经常会在每天傍晚饭后来家里转上一圈,找爷爷奶奶唠唠嗑,找我逗逗乐。那时父母都外出打工,每次临走之前总不忘托他关照一下家里的老人以及我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因为他常来家中,所以我有时放学或者放长假之后便经常跑去他家玩儿,赵爷爷身材瘦瘦的,每次都会教我一些新的东西,包括自制望远镜,和象棋都是从他那儿学会的,那时象棋学成之后,他便一股脑儿的将他常和别人下棋的棋盘和棋子装进一个大口袋送给我,对我来讲简直是童年的宝藏。有次跟在屁股后面去村口的别人家看打牌,结果因为和其他小孩玩太累了,导致直接原地昏睡过去,直到一觉醒来才发觉躺在赵爷爷家的炕上,原来他看我睡着了便从村口将我背回家中,此时看我醒来,他正好做好了晚饭,便开玩笑似的说道:“小家伙,醒了就起来吃饭了。”看着我满脸窘迫的样子,不免在一旁哈哈大笑,当然最后我也是心满意足地吃了晚饭回家,后果就是被爷爷奶奶劈头盖脸骂了一通。

赵爷爷家其实并不富裕,他是从遥远的村子里来我们陈家村的招女婿,家里有一个姐姐和弟弟需要养活,不过好在他家有一辆拖拉机,那时村里会开拖拉机的人不多,有拖拉机的人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他得以在附近村里的砖厂找到一份拉砖头的工作。

就这样,从我上小学开始,看着他家的大姐姐和哥哥从小学毕业,再到初中,高中,最后大姐姐一鸣惊人考上了大学,而弟弟在初中便早早地辍学去千里之外的南方打工,这背后离不开赵爷爷近乎刻苦的勤俭,因为家里所有的开支都需要赵爷爷一个人承担,所以他每次的工资发下来除了留下自己每天必备的伙食费之外,其他的一股脑儿全交由她的老婆保管,而他为了省力气干活,中午一般都不回家,甚至每天中午吃的伙食也只是咸菜就着馒头,而他老婆则是负责在家里给两个孩子做饭,下田种地,顺便掌握家里的财政。

在我五年级,那时小灵通渐渐被淘汰,新式的按键,翻盖手机一时兴起,在学校中卷起了一股热潮。奈何当时班里很多同学都是农村家庭,能随便见到一两部手机已是稀奇,但巧合的是,我恰好某次在赵爷爷家玩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特别炫酷的翻盖手机,甚至盖上盖子之后还能触屏!这立马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在强烈的虚荣心和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趁他家无人,将手机装进了我的口袋。之后的一周里,我每天放学总是第一时间冲出教室跑回家中,拿着手机一开一合,放音乐,玩游戏,总是玩不腻。但终究纸包不住火,在某个傍晚母亲清洗我衣物的时候发现了藏在裤兜的手机,于是一场人生中从未体验过的恶打降临在我幼小的身躯,之后当我战战兢兢拿着手机去赵爷爷家归还时,他仍旧是那副满面笑容和蔼可亲的模样,看着我脸上的泪痕,不免说道:“小孩子小时候犯点错误很正常,好好教育一下就行了,怎么把孩子打这么重呢?”我那时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自那以后再未偷过东西。赵爷爷一边安抚我,一边鼓励道:“小家伙,好好念书,以后考上大学了我给你再买个好的。”他朴实的笑容下,没有我以为的愤怒,反而藏着理解的光,那一刻,动画片里那些吓人的‘怪物’似乎离我很远。

与赵爷爷的温暖形成微妙对比的,便是我家二舅爷,他是我奶奶的弟弟,身材肥胖,常常挺着一个大肚腩,笑起来是那种尖锐的声音,让人听了内心不免发毛。但是因为他有文化,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是城里人了,是做会计的,每年过年来家里转亲戚的时候,都会开着那辆闪闪发光的红色小汽车,在我们家门口停下,显得我们家倍有面子。

那时家里一到过年或者过节,奶奶都会精心打包家中最好的东西,用来分给她的姊妹:年猪肉、炸油饼、麻花、酱肉、自榨的菜籽油、树上的梨、院里的大红枣……这些沉甸甸的包裹里属二舅爷那份每次占的最多。记得最清楚的是每年元宵节的时候,二舅爷必然会开着他的小红车,从我们村口外,另一个村内的高速路上驶过。因此每年这个时候奶奶都会带着我,将一大包菜籽油,油饼,麻花,以及她觉得能装的所有物品重重地放在不堪重负的自行车架上,驮着一堆东西,从家里出发,走出村口,走到别的村子,再费力地从村子边上不知被谁剪断的铁丝网口钻进去,有时不小心划破了衣服回家之后还需要奶奶一针一线地缝补。在飞速行驶的高速路边,在炽热的阳光下等待,等二舅爷的小红车停下来时,他总是一副满脸笑容,告诉奶奶不要再拿这么多了,然而每年年后元宵节的时候却总是频频借着探望奶奶的理由和奶奶通话,奶奶也总是孜孜不倦地爱着她的弟弟。有次过年的时候母亲问我:“二舅爷那么有钱,肯定在你给他拜年的时候给了你不少压岁钱吧。”我说没有,但母亲不信,老实说我也一直很纳闷,按常理来讲,整个小学阶段,我基本每年都会跟着奶奶给他送东西,而且在我初中住校之后,奶奶肯定也会每年都坚持送,但是我们从未见他有任何形式的回馈,就连在许多人心中最具传统意义的春节也是,我当时只觉得奶奶这么做必然有她的道理。

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听到赵爷爷的消息时已是高考之后,那时成绩已经公布,我顺利地考上了大学,父母开着车带我去找赵爷爷报喜。随着车子从市区逐渐向郊区的边缘地带开去,我忽然发觉这不是去往村里赵爷爷家的路,于是发出疑问:“赵爷爷家不是在村里吗?我们现在去哪儿?”

“这些年你一直在学校住宿读书,有些事我们也就没告诉你,赵爷爷几年前就被家里的人赶出来了。”父亲一边开着车一边平静地说道。

“啊!被赶出来了,为什么?”我大惊失色

“因为现在他大女儿回来,家里也不像从前那么拮据了,加上他现在身上有些之前在砖厂搬砖时的旧病,所以他家里人嫌他干不了活当累赘,索性将他赶了出来,现在他在这边郊区扫大马路呢。”父亲的语气里满是愤懑与鄙夷。在父亲脚下是开了将近有九年时间的车子,此时车子的发动机低声轰鸣着,车子里一片寂静。

在我升学宴那天,父亲将看管库房的差事拜托给了赵爷爷,赵爷爷依旧是那副消瘦的模样,只是干巴巴的脸上更添了一层黢黑与满脸的胡茬,同时也戴上了又大又圆的老花镜,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闹声里,赵爷爷始终在我家院子的角落守着那不起眼的库房。父母的好友,我和同学,家中的亲戚以及开着小红车来的二舅爷,在喜庆的氛围里热情洋溢的喝着酒,爷爷拿着他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大学礼金——用红色塑料袋严严实实包着的一千元,在我声泪俱下的致谢词送到我手中,在我晕乎乎的敬酒礼中宣告了十二年寒窗苦读生涯的结束。

后来父母在礼簿上清点赠礼金额时,大多来宾都是正常的两三百,我特地留意了一下二舅爷的赠礼金额,二百。甚至不如父母后来在外闯荡新结识的朋友,他们有的都送了五百。当一本厚厚的礼簿即将翻完,最后一页突然写着稀缺的壹仟圆!父母震惊了,仔细瞪大眼睛一看,赵爷爷的名字清晰地刻在纸上。

在我大四即将毕业那年,奶奶患病永远离开了我们,按照我们村葬礼的礼仪,需要在办葬礼的时候请一位话事人,这个话事人需要当着葬礼上所有人的面来评述奶奶膝下的子女有没有尽孝,这个人选往往是逝者一方哥哥或者弟弟。一般来讲很少有人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大肆批评子女的不是,因为这在很多人面前会让子女丢尽脸面,甚至结下梁子。当时大舅爷很干脆的拒绝了担任这个角色,而二舅爷则跃跃欲试的登上了位子,在奶奶葬礼那天,到他发言时,他言辞尖刻的大肆抨击父母以及大伯他们未能尽孝,斥责他们疏于照料,导致奶奶在生前并未好好享受天伦。众目睽睽之下,他拿起了那根带有羞辱意味、在葬礼上已不多见的红棒,一下接着一下击打在这些在他眼中不孝的子女身上。我此时没来由地心想,还没打我,可能是因为那时是我跟着奶奶给他送的食物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