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廖世凯的头像

廖世凯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1
分享

灵魂里的风景

灵魂里的风景

每当提及赤水河,我总觉心头有一汪温热的流水在轻轻荡漾,那涟漪顺着血脉漫过四肢百骸,连呼吸都染上了几分湿润的河风气息。这条蜿蜒在黔北崇山与川南丘陵之间的河流,于我而言从不是地理书上冰冷的名词,也不是地图上一道纤细的蓝线,而是一卷用三代人的时光浸染、用浓淡相宜的山水铺就的丹青长卷 —— 墨色是深潭的幽邃,朱砂是丹霞的炽烈,石青是竹林的苍翠,而那流淌的琥珀色,便是河水中揉碎的记忆,每一处褶皱里都藏着让人心尖发颤的风景,每一缕波纹里都裹着能沁入灵魂的温柔。

再次遇见赤水河时,是暮春四月,山间的楠竹刚抽出新笋,嫩得能掐出水来。车子沿着盘山公路缓缓爬升,刚拐过一道被野杜鹃染红的山梁,一汪澄澈的琥珀色流水便毫无预兆地撞进眼底 —— 那不是寻常河水的碧绿或湛蓝,而是阳光穿过两岸层层叠叠的楠竹林,将细碎得如同金箔的光斑揉进河水里,又与河床下沉积了亿万年的朱砂色砂石交融,酿成的独一无二的色泽,像是上帝打翻了装着蜜蜡的宝盒,将最温润的光泽都倾泻在了这里。河水不急不缓地淌着,流速慢得能看清水面上漂浮的每一片竹叶,像极了当地老人坐在竹椅上慢悠悠的语调,带着岁月沉淀的从容。偶尔遇到河心突兀的青灰色礁石,水流便轻轻巧巧地绕过去,溅起几簇雪白的浪花,那浪花细碎得如同撕碎的云絮,又像是给谁递去的一方带着水汽的素色手帕,转瞬便落回水面,晕开一圈圈浅浅的涟漪。我蹲在被河水浸润得泛着潮气的河岸边,指尖轻轻触碰水面,凉意顺着指尖爬上心头,看水底圆润的鹅卵石在流水中轻轻摇晃,石缝里还藏着几尾银亮的小鱼,一摆尾便钻进了更深的水色里。耳边是水流撞击岩石的 “叮咚” 声,混着林间不知疲倦的鸟鸣,还有远处竹海里传来的风响,那一刻,城市里的车水马龙、钢筋水泥的冰冷喧嚣,都被这河水悄悄带走,只留下满心满眼的澄澈与安宁。

沿着河岸往上游走,穿过一片弥漫着楠竹清香的林子,便是赤水丹霞的核心地带。若是清晨五点赶来,山间还裹着一层薄薄的雾霭,那雾不是浓得化不开的白茫茫一片,而是带着淡蓝色的轻烟,像给连绵起伏的丹霞地貌披上了一件半透明的纱衣,让那些赤红的山峦多了几分朦胧的仙气。待东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阳光越过山巅,慢慢爬上山坡,那些沉睡了一夜的红色岩石便骤然苏醒过来 —— 阳光先是给岩石的棱角镀上一层金边,接着便一点点漫过岩层,将深褐、赤红、橘红、绯红的色彩层层晕开,像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在山石上作画。有的岩石如雄狮昂首,赤红的 “鬃毛” 在风中微微颤动,眼神锐利得仿佛能穿透岁月;有的似中世纪的古堡错落,岩层间深浅不一的纹路像是时光刻下的密码,藏着亿万年地壳运动的秘密;还有的化作层层叠叠的波浪,浪尖的弧度锐利又流畅,仿佛将千万年前远古海洋的惊涛骇浪,瞬间定格在了这山间。我曾沿着被游人踩得光滑的石阶慢慢登上山顶,石阶旁长满了开着小紫花的野草,偶尔还有蜥蜴从脚边飞快地爬过。站在观景台的那一刻,风从山谷间呼啸而过,带着草木的清香与岩石的厚重气息,俯瞰整片丹霞地貌,只见赤红色的山峦连绵起伏,如巨龙的脊背般蜿蜒向远方,与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绿水相映成趣,山脚下还散落着几户青瓦白墙的人家,炊烟在晨光里袅袅升起。那一刻,我竟分不清是自己化作了山间的一缕风,融入了这山水,还是这山水化作了一幅鲜活的画,住进了我的心里。

赤水河的温柔,从不只在平缓的河面与赤红的山峦间,更藏在那些散落两岸、形态各异的瀑布群里。十丈洞瀑布是最壮阔的一处,还未走近,便能听见水流从高空坠落、撞击岩石的轰鸣声,那声音不是杂乱的喧闹,而是带着韵律感的轰鸣,像是大自然用千万根琴弦在耳边奏响的交响乐,震得人胸腔都跟着微微颤动。顺着丹霞步道再往前走几步,一道雪白的瀑布便完整地展现在眼前 —— 那瀑布不是纤细的水流,而是宽达数十米的水幕,如一条被天神抖落的白色绸缎从百余米高的山顶垂落,水流撞击在底部的岩石上,溅起层层叠叠的水雾,那水雾带着沁人的清凉,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周围的温度都降了好几度。若是晴天,阳光透过水雾,竟能在水幕旁看见一道小小的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清晰可见,像是给壮阔的瀑布系上了一条精致的彩色丝带。我站在瀑布下方的观景台,任由细碎的水珠落在脸上、发间,清凉的触感顺着皮肤蔓延到心底,那些积攒了许久的焦虑与烦恼,都被这瀑布的水汽悄悄抚平,只剩下满心的震撼与舒畅。而四洞沟的瀑布则多了几分江南女子般的灵秀,四个瀑布沿着蜿蜒的河谷依次排布,像是串在绿丝带上的四颗珍珠。第一个瀑布 “水帘洞” 如珠帘垂落,水流从岩石上均匀地洒下,水珠在阳光下发着细碎的光,走进洞内,还能听见水珠滴落在石台上的 “滴答” 声;第二个 “月亮潭” 瀑布似银练飘摇,水流在圆形的潭面上绕出温柔的弧线,潭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第三个 “飞蛙崖” 瀑布则多了几分俏皮,水流从形似青蛙的岩石两边极速冲过,溅起的水花像是青蛙跳跃时扬起的水珠;第四个 “白龙潭” 瀑布最为清幽,藏在茂密的桫椤树林间,只有走近了才能看见那道雪白的水流,耳边只有水流声与鸟鸣声,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沿着河谷的丹霞石板路行走,脚下的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像是红色的镜子。身旁是潺潺流淌的溪水,溪水里还飘着几片翠绿的竹叶,不时还有几条小鱼在追逐。耳边是清脆的鸟鸣与风吹树叶的 “沙沙” 声,仿佛走进了一幅灵动的江南水墨画,每一步都踩在诗意里。

最让我难忘的,不是赤水河的山水有多奇绝,而是两岸那缕挥之不去的烟火气。每当傍晚时分,夕阳将河水染成一片金红,河边的村落便升起袅袅炊烟,那炊烟不是浓黑的烟柱,而是带着淡蓝色的轻烟,在暮色里慢慢散开,与山间的雾霭融为一体。村民们扛着沾着泥土的农具从田间归来,裤脚还卷着,脚上的胶鞋沾着草屑,脸上带着劳作后的疲惫,却也有着满足的笑容。孩子们在河边的草地上追逐嬉戏,有的拿着竹竿在浅水里捞小鱼,有的追着蝴蝶跑,清脆的笑声顺着河风飘得很远。偶尔有小船从河面上划过,船夫戴着斗笠,站在船头慢悠悠地撑着竹篙,嘴里还哼着当地的山歌,歌声带着浓浓的乡音,随着水流轻轻荡漾,与岸边的狗吠、鸡叫、村民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最鲜活的人间烟火。我曾在一个名叫 “丙安” 的古镇村落里住过一晚,那是一座建在赤水河边巨石上的古镇,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是木质结构的老房子,房檐下还挂着红灯笼。房东阿姨是个热情的妇人,傍晚时分,她用赤水河的水炖了一锅鱼汤,鱼是刚捞上来的,还带着鲜活的气息,汤里只放了几片姜和一把大葱,却鲜得让人忍不住连喝三碗,那鲜美的味道不是调料堆砌的浓郁,而是食材本身的清甜,至今仍在舌尖萦绕。夜晚躺在吊脚楼的床上,窗外就是潺潺的流水声,那声音像是温柔的摇篮曲,伴着凉凉的夜风,让人很快便进入了梦乡。偶尔醒来,能看见窗外的点点星光,星光倒映在河水里,随着水流轻轻晃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赤水河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山水风光有多惊艳,更在于它用温柔的流水滋养了两岸的生灵,用厚重的岁月孕育了独特的风土人情,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找到心底的归属感。

如今,每当我在城市的霓虹里感到疲惫,每当我在拥挤的人潮中感到迷茫,只要想起赤水河,眼前总会清晰地浮现出那汪琥珀色的流水 —— 阳光洒在水面上,泛着金箔般的光泽;那片赤红的涯壁—— 晨雾缭绕,在阳光下绽放着热烈的色彩;那道灵动的瀑布 —— 水幕垂落,水雾间藏着小小的彩虹;还有那两岸的烟火气 —— 炊烟袅袅,歌声与笑声在河面上飘荡。它像是一位温柔的老友,无论我走多远,无论我经历了多少风雨,只要想起它,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这条流淌了千万年的河流,用它的山水滋养了我的眼眸,用它的温柔抚慰了我的心灵,用它的烟火气唤醒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它早已不是一条普通的河流,而是刻在我骨血里的牵挂,是我心中最珍贵的风景,是我无论走多远,都想一次次回去看看的地方。

2025.9 赤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