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烽烟中,南宋抗金的战火已燃烧千年。金兵铁蹄践踏中原,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江城武汉,这座“九省通衢”之地,不仅因战略要冲成为兵家必争,更因岳飞这位英勇无畏的名将,在史册上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时光流转,昔日武昌的护城河已化作今日的中山路。八百年前,岳飞曾策马奔驰于此。一天,我在蛇山大东门一带漫步,见一群大学生沿着古城遗迹探寻。他们目光好奇,透过沧桑的砖石,就像看见岳飞正以无畏之姿,守护着脚下的土地。年轻学子在草丛中细心搜寻,发现一块块古老的城砖碎片。轻抚着布满苔藓、字迹模糊的砖石,他们仿佛触摸到当年工匠筑墙的艰辛。一位女生惊叹:“真没想到,这些城砖历经风雨,还藏着这么多故事。”
公元1134年至1141年,是岳飞人生最辉煌的七年。他选定武汉为军事大本营,在此屯兵驻守、厉兵秣马。怀着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和对家国的赤胆忠诚,他四次挥师北伐,每一次都如利剑出鞘,直指敌寇。
诸多战役中,郢州之战尤为著名。岳飞当年所称的郢州,位于当下湖北钟祥市一带。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北依大洪山,南濒汉江,东与武汉市相邻。这里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既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汉江的沿岸城市,堪称“江汉之腹心”,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控制了郢州,即可屏障长江中游,防止北方军队沿汉江南下直捣江南。岳飞率岳家军如猛虎下山,直扑城下。金兵箭如雨下,岳飞毫无惧色,身先士卒,手持长枪,虎虎生风,率先攀城。城墙上顿时喊杀震天,双方展开惨烈搏杀,鲜血染红城垣。最终,岳家军大获全胜。此役如定心丸,极大鼓舞了南宋军民,也让金兵闻风丧胆。
随州之战同样精彩。此战发生于1134年,是“收复襄阳六郡”战役的关键一战。当时伪齐联合金兵占据随州等六郡,威胁南宋安危,岳飞率军北上,先克郢州后直逼随州。伪齐守将王嵩拒降,岳飞派张宪、徐庆围城,牛皋率精锐架云梯强攻。因牛皋熟悉地形且具声望,岳家军迅速破城,生擒王嵩,十余日便收复随州。此战孤立襄阳伪齐军,为后续收复六郡打通通道,是南宋首次大规模收复失地的战役,提振了抗金士气,也让岳飞及“岳家军”威名远扬,成为南宋军民心中的希望之光。
驻守武汉的七年,岳飞不仅战功赫赫,更在城市发展中留下深刻烙印。我沿着弯曲的石阶往下走,来到司门口解放路和民主路交叉的路口,广东商城就慢慢显露在眼前。根据1985年出土的四方石刻记载,这里曾是岳王府的旧址。遥想当年,岳飞元帅就在这里铺开地图,挥笔写下“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豪言壮语。十万大军的号令,正是从这座府门发出,直指中原。如今,我站在这车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十字路口,四周人声鼎沸。然而,作为一个当了十多年兵的人,在这片喧嚣中,我仿佛能听到遥远军帐里沙盘挪动的细微声响。那一瞬间,时空似乎倒转,又看到岳飞将军带着河南口音,沉声下令:“快把加急文书送到襄阳前线!”此情此景,真让人心潮起伏,感慨不已。
慢慢拐进粮道街,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向前延伸。街名“马蹄营”还留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还能听到过去战马奔腾的声音。冒着热气的小吃店一家挨着一家,像星星一样散落在热闹的街景里。来来往往的食客边吃边聊,话题天马行空,从早市的菜价,一下子又聊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铁律。字里行间,都是大家对那段铁血丹心的追忆。
今日武汉,岳飞的印记无处不在:沙湖畔的岳家嘴,曾是岳家军水军基地,站在此地,脑内就会回响着当年战船穿梭、旌旗猎猎的情景;紫金山一带是练兵校场,昔日喊杀声似犹在耳;汉阳的马沧湖(原马场湖)是骑兵牧场,骏马曾在此休憩待命;冰塘角路(源自“兵藏阁”)之名,让人遥想当年藏兵于此的神秘;汉阳翠微路之名,相传则源于岳飞“特特寻芳上翠微”的诗句,为城市增添诗意。
黄鹤楼公园东区,矗立着一座8米高的岳飞铜像。他双手扶鞍,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殷切期盼着收复失地的那天。铜像身后25米处,一幅浮雕生动再现了岳家军大败金兀术的壮烈场景,将士奋勇杀敌的姿态令人心潮澎湃。黄鹤楼碑廊里,一块《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石刻拓片,默默诉说着1134年的故事。岳飞收复六州后登楼北望,满是对山河的眷恋与收复更多失地的渴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这诗句不仅是重游的期许,更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1937年,民众清理岳庙废墟时,意外发现了明代遗像碑。如今,它静静伫立于岳飞亭中,虽无言,却象是诉说着抗战时期激励国人的往事,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传承那炽热的爱国精神。
行至小东门“忠孝门”,岳飞孝母的故事总会浮现。他是出了名的大孝子,母亲病时日夜守护床前,端茶送水;母亲去世后,他悲痛欲绝,赤脚扶灵出城安葬。想象那长长的送葬队伍和悲泣之声,令人动容,耳畔也不禁响起他那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岁月无情,岳飞相关遗迹多已湮没于市井。某军校内有株900岁的古柏,相传为岳飞手植。它历经雷击,依然苍劲挺拔,如一位沉默睿智的老者,见证着城市的沧桑变迁。汉口岳飞街的命名,更彰显了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民众怀着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毅然将殖民色彩的“霞飞街”更名为“岳飞街”。
“可能很多武汉人都不清楚,咱们脚下这片土地,曾见证过‘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传奇。”一位武汉历史学者曾如是坦言。如今,专家们呼吁保护岳飞遗迹的声音日益强烈。有人建议在沙湖打造岳飞文化主题公园,通过展示与互动,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有人构想恢复东湖岳王庙和龟山岳飞景观,重现历史风貌。
八百年白云苍狗,世事变幻。但岳飞对山河的挚爱,已沉淀为武汉最深沉、最宝贵的精神密码。它激励一代代武汉人,在时代浪潮中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续写着这座英雄城市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