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腊月十八)是父亲的生日,谨以此文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给我敬爱的父亲,表达我无尽的哀思。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父亲离我而去已经10个年头了。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农民,甚至在父亲作古后我都觉得无词来溢美他平凡的一生,无法写出一篇让那些络绎不绝前来吊唁 的亲朋好友感动的祭文。
正在我面露难色之际,一位当地有名望的老校长对着众人说:“陈老的的确确是一位农民,但他却是一位伟大的农民,他的思想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农民。”但我还是认为这只是别人的奉承之语,溢美之词而已。我从心里还是找不出您的伟大之处。
一位远房的堂哥和叔叔专门找到我,要求我把他们讲的您的事迹写进祭文里,他们说我太小,不知道您做的很多事。您40多岁了才有了我,我记忆中的您就已经是中老年了,看到的就是您每天平凡而忙碌的身影,不曾觉得您有什么过人之处。祭文虽然写得很感人,在办丧事的那8天里,我对您的撒手离去虽然也心如刀割,哭成泪人,但我还是没把“伟大”二字写进祭文,我从心底里还是认为您太平凡普通了,谈不上伟大。我不喜欢别人煽情,自己更不会煽情,这种耿直的秉性大多从您身上继承而来的。但是今天,走过了40多个春秋,目睹了人生百态,经历了人间冷暖,已为人妇、为人母、为人媳的我却发自肺腑满含眼泪地想对您说:“父亲,您真的很伟大!”
泪眼中,您高大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您一米八五以上的体格永远那么魁梧,不苟言笑的脸永远那么严肃,让人望而生畏。您没上过几天学 ,但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再苦再累也要供出几个念书娃。我们兄妹7个,你就供出了6个大学生,三姐还是1990年的女博士。1989年,您被县政府授予“育才之家”的光荣称号,可您从来不邀功。当乡亲们向您祝贺时,您却憨厚地笑着说:“这是娃们努力的,是学校教育的,我什么也不会,只能让他们吃饱穿暖。”领奖那天您怎么都不去,说:“咱一农民老百姓,让人家校长文化人去。这是人家的功劳。”
父亲,您在我的记忆中总是忙碌忙碌再忙碌。在家里我很少见到您。您是村里的第一代电工,架杆走线,磨面弹花,压油打铁都离不了您。您还土办法上马,创造了村里的碌碡(土话lichu),给乡亲们带来了方便。
有一年,您早早起来去架电线杆,结果公社突然试电,您被电击,从高高的电线杆上摔下来,昏迷了半天又醒过来,电流从您身上穿过,幸好那天您穿的绝缘鞋。您一跛一拐回到家里,头上身上都是土。后来村领导知道了来看您,让您多休息几天。您休息了一中午,下午又去大队干活了。
您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一个顶仨。每年乡政府架电线杆的时候都点名要您。您领的奖品锄头镰刀等农具摆满了家里,有的就直接给了邻里。后来,县邮政局直接点名要您,给了您一份正式工作。那时,上班工资低,不够养活整个大家庭(爷爷奶奶叔叔们还有我们一小家),您又放弃正式工作回村务农了。
全村的 车子缝纫机有问题了,都叫您修,甚至十里八乡的人来唤你一声,您也从不拒绝,不管认识不认识,一口答应。下班后便去给人家修理。每天的饭您都按时吃不上,妈妈给您热了一遍又一遍,而您又不在别人家吃,您总是说您饭量太大,一吃吃人家一家的,让别人全家没饭吃。这些活你都是义务劳动,走时还从家里带上材料,那些材料都是您像捡破烂一样收集起来的。我们家里就像破烂厂,瓶瓶罐罐里装的全是螺丝铁钉铁丝等,每年过年大扫除我总想扔掉,您总是说咱家不用别人也许有用。
您每次进城,看到城里妇女头上的发夹,回去就给母亲打造一个,村里其他的妇女看到好看,也跑来凑热闹,您从不拒绝,抽空就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您废物利用,用电磨上废弃的传送带给一些男的制作了好多裤带,这都成了他们的奢侈品。您自制了很多的农具,农忙时候村民天不亮就敲门来借,弄得我和母亲都不能睡到自然醒,可您从没怨言。
单干后,您又承包了大队的电磨,起早贪黑,没白天没黑夜地挣着辛苦钱,供我们兄妹上学,家里几乎见不到您的影子。直到我大学毕业,那台老式电磨才光荣退休,您也才从辛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看磨期间,您总是为那些孤寡老人把面磨好,装好,然后送去,看着特别可怜的,您连电费钱都不要。由于您的诚信,从不缺斤短两,而且别人想给多少就给多少,您从不还价,所以我们的生意非常兴隆。乡亲们对您很是信任,有的连称都不称,放下麦子就走了。
父亲,记忆中您除了忙碌,在家休息时就是给我们讲戏段子,用故事教育我们。您最爱听戏,听后就给我们讲。全是教育人的。您的口头禅就是吃亏是福,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让别人说不是。我们在外受到不公的时候,回去后您还是说我们的不对,从来不说是别人的错。您眼睛一瞪,我们大气不敢出一声。
有一年,三哥高考时被派出所拘留。我们知道消息后大吃一惊,村里也炸开了锅。别人说他赌博了。您听了一声不吭,从偏屋拿出了一根粗绳子。妈妈默默地落泪,对我说:“你哥回来,皮就没了。”但我们都不敢阻拦您。后来又有消息传来,说哥哥是太仗义,为同学两肋插刀,才被拘留了,不过明天就回来了。您听了,轻声对妈妈说:“看看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明天给娃做点。”
您对我们四个女儿老是说要自立自强,不能向婆家要财礼,人家给多少算多少,您一分钱都不花。我们兄妹7个,您在家只为两个哥哥办过宴席,请过客,其他您都不办,说亲戚都不如咱,不收礼。在工作上您对我们要求非常严,从不让我们随便请假。
后来,您猝然患病,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就哭。平常就没见你流过泪,您边哭边说:“我害了我的娃们了。”然后就头碰墙要寻短见,说怕连累我们工作。我们才开导您,您听了后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每天坚持辛苦地锻炼。出院后,我们回去看您,您总是催促我们走,别耽误工作。
父亲,记忆中您除了勤俭还是勤俭。 我们家吃的面粉总是比别人家的黑一点,您总告诉我们要细水长流。别人受不了的苦你能受了。可您却把从牙缝里节省下来的粮食给了亲戚,帮他们渡过难关。除了供我们兄妹同时上大学,您还帮助有困难的小字辈,对他们慷慨解囊,鼎力支持。这些你都不肯让我们知道,是照料您的叔叔在您驾鹤西游后告诉我们兄妹的。他们的父母都不管他们,您却管。那时的我,无法理解您的所作所为。别人都说你心宽,现在终于明白了。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父亲,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在耳闻中,我又看到了我未曾见识的父亲的另一面。
父亲12岁就跟着爷爷下地干活,从此挑上了家里的重担,他们兄妹6人,父亲是老二,伯父不在家,自然重任就落在了父亲肩上。
父亲年轻时是村里的民兵连长。有一年,两个敌特分子持枪到了邻村,全公社的人都紧张起来,但没人敢去捉拿。父亲带了两个兵,趁天黑到了那里,半夜踹门进去,捉拿了那两个持枪的人。为此,当时的汾西县政府特为他开了庆功会,在庆功会上,群众把他抬起来,像打虎归来的武松一样举了又举。 这您从来没给我说过,是叔叔讲给我的。
父亲长得高大魁梧,力气超过常人。有一次,河南一个小伙在我们村打短工,在水池游泳溺水了,全村没人敢下去救他。乡亲把正在地里干活的父亲叫回来,您赶到后,不由分说跳下水池,将他打捞上来,又是人工呼吸,又是在驴背上磨他。虽然没能挽回他的性命,但您的举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堂哥告诉我的。
村里人比较迷信。一次,本家的一位爷爷去世了,出殡时,河水突然暴涨,灵柩无法过河,不能按时下葬,主家心急如焚,跪求村民,但还是没人愿意抬灵柩。无奈之下,父亲一人率先下水,一人在前,扛着灵柩,其他人在后帮忙。殡葬得以按时进行。主家万分感谢。记得小时候只要我去那个奶奶家,她总是对我嘘寒问暖,格外照顾。这是母亲在世时对我讲的。
父亲,您的故事我再讲三天也讲不完,虽然都是些小事,但那些小事里折射的您的思想,给我们兄妹以及我们的孩子有很深远的影响。
在送您的灵柩回来后,我发现咱家的炕上,有两页浸着泪迹的信纸,那上面写了这样的话语:“亲爱的爷爷,恕我只能在这里为您送行。我和这个老人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但我还是想用这种方式表达我对他的敬意,我还是想叫他一声爷爷,您走好。他很想念他的儿女,但他从来不说,甚至赶他们走,让他们去安心工作。我和他没有血缘关系,但他对我像亲人一样……”’落款人是“想为您披麻戴孝但却不能的红”。
这个人是照顾您生活的阿姨之孙女婿。你们有交往,我和他没有过交往。
在为您办丧事的那些天里,由于前来吊唁的人多车多,邻村的一个有精神病患者开始收过路费,但听说是您的事后,费也不收了,买了祭品,亲自到您的灵前祭奠。
安息吧,父亲!我今天终于认识到您平凡的伟大,我可以踏实而坦然的对任何人说:父亲,您真的很伟大,您是一个伟大的农民,儿孙都因您骄傲自豪。
安息吧,父亲!您的儿女以及他们的儿女都会按您所愿幸福健康地成长,并惠及社会!
后记
在追悼会上,乡亲们写了很多经典的挽联,概括了您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表达对您的尊敬和哀思。可惜在电脑中没保存好,丢了。只记住了一副:“含辛茹苦育儿女,遍布德泽惠乡邻”。
2016年腊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