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静姝的头像

静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4
分享

雨中兴唐寺

N多次来兴唐寺—中镇霍山了,不曾遇到过下雨。也许每次上山都是看天气出行,故难得遇雨。

中镇霍山,我们本地人习惯性地称之为兴唐寺,山上也没有寺庙,寺庙的遗址在山下,且离山较远。山脚下有一个村叫兴唐寺。所以提到兴唐寺,有时指山,有时指村(兴唐寺村),有时指乡(乡政府的名称),而乡政府的所在地称苑川。我嫁到兴唐寺乡三十年了,近几年才搞清了兴唐寺所指。我想不熟悉这里的人,听到本地人谈兴唐寺的时候,估计云里雾里,一会儿指村,一会儿指乡,一会儿指山,搞迷糊了。若遇外国人,那不得听得睁大眼睛、叹服中国语言文字之博大精深啊!

来一次兴唐寺山,却见不到一处寺庙,更见不到穿僧袍的和尚,估计游玩之后,心里会有很多的疑惑,说不定心生狐疑说本地人忽悠呢,其实不然。

不过,提到兴唐,提到苑川,就字面而讲,就已经沾上了帝王的福祉。风光无限的唐朝,帝王的花园—苑,这些富有历史底蕴的名称自带贵气和神秘,给人无限的瞎想。即使不来此地一游,心中已有万千沟壑了!

今天的雨,还真难得,好像上天专门为迎接我们而突降甘霖,我们也好像专门赴这场约会而来。总之,雨和我们,或者说我们和雨,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骄阳炙烤着大地,热气如海浪,汹涌地扑向我们。一点凉风都没有,还好意思说山里。简单看了下周遭熟悉的风景,有些许的变化,增添了一些艺术作品,人文气息荡漾,欣喜之余,拍照记之。

古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托在文字里。今人对大自然的表白就是咔嚓咔嚓的声响。一阵摆拍之后,便择一空旷舒适处,准备投入扑克战斗。

 一眼瞥见客栈门外摆有桌椅,便直奔过去。到跟前,才看清,有熟人亦来避暑。一阵寒暄过后,战斗开始。其间,大家共同的话题就是一个字——热,两个字——奇热。

天通人意,战斗了两把,便有习习微风。大家禁不住唏嘘,为这难得的一缕凉风。山风愈来愈大,且凉意渐浓。正惬意时,突感狂风中,寒意阵阵,报纸被刮起,扑克被吹走,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战斗正酣,大家只得赶紧撤回屋里。

继续鏖战。未几,外面便响起窸窸窣窣的风雨声,而且越来越紧,真应了那句“山里的雨说来就来”,刚才还是艳阳高照,一根烟的时间,便天降甘霖,驱散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热浪。

这飒飒的雨声,如出征的号角,激荡着我的心胸。我兴奋地跑至门口,掀开门帘,看雨丝在天空中舞蹈。它们队列整齐,在山风的劲吹下,朝一个方向齐刷刷地倾泄。那优美的旋律,在山谷回响,如司马青衫笔下的琵琶声声;那密密麻麻的雨丝,如织女撒下的白色帷幕。空旷的山坳里,这帷幕越来越厚重,厚重得让你视线模糊,睁眼欲裂;这声音越来越急切,急切得如万马奔腾,刀枪齐鸣。

和着这唰唰的雨声,心花开始怒放,摇曳生姿。真想钻入雨中,撑一把伞,在这寂寥的山谷,踩着哗啦啦的雨水,溯流而上,来个久违的雨中情。

寻伞不得。店里一小伙子告我二层上去便是院子。我直奔二层。

确实,眼界大开。一片墨绿的屏障横亘在眼前,挡住了我的视线,齐刷刷,有一种压迫感。细雨中的树木,青翠欲滴,茂盛葱茏,错落有致,整齐美观。汲足了水分,就像铆足了劲的充气娃娃,连叶子都支棱得有股子倔劲。枝条更不用说了,展开双臂,似迎来宾。空气温润得心都醉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三层的窗口前,极目远眺,重峦叠嶂,薄雾轻起。升腾的白雾在半山腰间低回,如仙境一般,似有仙人在那吞云吐雾,真乃神仙世界,灵气、仙气十足!

小伙子说他是本地人,靠山吃山。这座山是本地人的后花园,以前经常出入这里玩耍。嘴馋了,便来打一些野兔、野鸡、獾,它们的肉鲜嫩可口,城里人很少能吃到真正的野味。蘑菇木耳等野菜也收获颇丰。家里缺柴火了,来山里转上一圈,看哪儿的树枯死了,叫几个伴,伐回去就是,几乎没人管。那个时候,山里人不用出去打工,靠山就能养活。现在不行了,管得严了,进山得掏门票,别说随意砍伐。

听着他诉衷肠,言语里透着淡淡的失落和无奈。勾起了我的记忆。少年时,我也吃过几次獾肉,至今那一盘干净鲜嫩的獾肉还记忆犹新。那是母亲相依为命的唯一的亲弟弟即我的舅舅送给母亲的补品。的确如此,时代变了,形势也变了。真是时代在抛弃你时连个招呼都不打。现在全国各地都搞旅游开发,为了游客的安全,须统一管理。再者,习总书记提出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极目群山,“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古人追求“天人合一”,我也貌似理解地讲“天人合一”。而今,站在这群山环抱之中,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天人合一”。它不是一味地从大自然索取,也不是困难时期的战天斗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和自然和谐共处。

凝视着云雾缭绕的山峦,它是那样的秀美。高山不语,庄严自显;大地不语,包容独呈。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技艺再高超的画家也妙笔难绘其神韵。

一股热流传遍全身,突然感觉我在欣赏群山的同时,它们也在注视着我,并接纳了我,感觉人的灵魂和山之灵性在某一方面是相通的。山上的一草一木也是有生命的。你珍惜它,它会用另一种方式回馈你。你蹂躏它,它也会以另一种方式报复你。80多年前,鲁迅就说:“林木伐尽,水源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和血液等价!”

风停雨歇,时间从指缝间滑落。楼下的战斗者们已过足了玩瘾,准备打道回府。互相道别,老板高兴地说:“这就是缘分,人不留,天留!平常难得一见。”世界说大也小,刚才带领我看风景的小伙子,见了我爱人后,说去过我家,安装过锁子,真是巧合。

是的,缘分这东西很难说清楚。今天来这里纯属缘分使然。我们和邻居大哥一家第一次相约出来爬山散心,我们的初衷是徒步蝴蝶谷,赏自然风景。天不遂人愿。曾经的网红打卡地,疫情过后,如美人迟暮,年老色衰,门前冷落鞍马稀。行至山里,草木繁茂,荆棘丛生,人迹罕至,乱石当道,难辩行路。大哥虽鼓励我俩女士说:“《游褒禅山记》有句话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但我和大姐还是坚持不冒险,安全第一,遂折返。

 折返往兴唐寺的途中,职业习惯,爱过词人陆游教子的话又在我耳旁回响:“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才是快速理解课本知识的一把钥匙。比如山路两旁,枝条蔓延,野蛮生长,看似茂盛,实则说环境孤寂冷清、无人问津。这一点学生往往体验较少,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所以,要想学好语文,生活和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错过了蝴蝶谷优美的风景,却遇到了山中难得的骤雨,领略了雨中群山巍峨秀美的神韵。

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兴唐寺之于我,熟悉如家珍,仍常来常新!因了熟悉,才能静下心来,慢慢欣赏,慢慢品味,在品味中沉淀自己,就像当年敬亭山之于李白,而今兴唐寺之于我,“相看两不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