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兆安的头像

陈兆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2
分享

大山的声音

静卧千百年的巍巍群山有声音吗?峭壁无言,高崖无语;历经沧桑的奇峰峻岭有声音吗?青石无声,断岩默默。毋庸置疑,千山万壑是发不出任何声响的,大山是寂静的、沉默的、安详的。

然而,大山却是有生命的,大山拥有灵性,大山拥有韵律,如果山峰是它的脊梁,山涧是它的血脉,那么贮藏深处的坚韧与亘古则是大山震天呐喊、高昂呼唤的个性彰显和灵魂升华。如此,我以为如果说大海的声音是以汹涌澎湃、劈波斩浪、涛声拍岸而表现出张扬的话,那么大山的声音则是另一种境界了,它是以坚韧宁静而显得深邃和幽古,它是一种含蓄,它是一种无声胜有声。

我曾涉足过不少的名山大川,所到之处,我不仅喜欢领略大山的雄伟和险峻,更喜欢用心灵去感悟和聆听大山的声音。是啊,静默无言的大山确是个智者,是个精灵,它不仅拥有沉稳朴实和雄浑的气质,又如同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样充满着无限的激情和思想,怎不呢,它挺立静卧在那里历经沧海桑田、地老天荒,走过千百万年、走过风风雨雨,却依然如故,万古不变。它怎能没有激情,它怎能没有感想,又怎能没有万千的感慨和滔滔的心语,所以它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它一定有丰富的情感要抒发。于是,大山要低吟,大山要宣泄,大山要呐喊,大山要怒吼。

是的,座座群山峻岭,博大而精深,广袤而苍茫,岩石在这里聚会,林木在这里扎根,溪水在这里流淌,白云在这里梳妆,风儿在这里回荡,鸟儿在这里歌唱,如此,大山间充满这么多的生灵,自然会孕育出一种种生命之音,灵性之音。这声音来自大山的深处,发自大山的肺腑,是时光的凝聚,是沧桑的积淀,它是大自然最纯朴、最原生、最动听的天籁之声。

绿色葱茏的六月,走进树木环抱、青坡茫茫的蒿山,当朝雾消散之时,在香烟袅袅、云雾漫漫的大山深处,驻足而立,你会听到宁静幽然的大山之中隐约传来阵阵古刹钟声和群群飞鸟的振翅,那声音虽清悠却清晰,虽幽淡却致远,断断续续、隐隐约约,却是随风飘动久久回荡在空蒙的山间,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牧羊曲》,于是,一幅日出蒿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的美妙图景便跃然眼前。

炎炎赤日的八月,走进云烟浩淼的匡庐,这里危峰穹壁生云走雾、树高林密青藤缠绕、长溪大壑相与回环,一派幽然的景象,在乌龙潭、在含鄱口、在三叠泉,那些大大小小的瀑布,虽分布在漫山遍野,却不用组合就能用声响从四面八方一起汇集而来,联合演奏出一台韵律生动且气势宏伟的大山瀑布交响乐,你听,瀑布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似风若雨在轻吟,抑或如雷如鼓在轰响,有的像一阵清风在岩壑间轻轻流转呼唤,有的像两三个隐者躲在密林深处轻歌舞,有的则如漫天大雨尽情地倾泻而来,有的则成群结队从高高的山崖上呼啸而下,似奔腾的海浪,如沸腾的黄河,其气势恢宏磅礴,震天动地,蔚为壮观。大山的呐喊,原来是如此的震人心魄,几乎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声音更让人沉醉了。

秋叶萧萧的十月,走进巍峨雄浑、钟灵毓秀的五百里绵绵井冈,在树木遮天蔽日、芳草萋萎、鸟鸣婉转的百竹园、五指山、仙女瀑和石燕洞,你能听到那一条条相互交错的山间小溪和股股清泉在潺潺细流发出叮咚的鸣响,那声音似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在含羞低语,如此之细柔和轻盈,而那一杆杆挺拔的翠竹在徐徐轻风的拂摸下也摇曳出吱吱的翠响,一片片枝叶在瑟瑟的秋风中纷然落地,悄然发出沙沙的声响。

漫天飘雪的十二月,走进奇险雄峻的华山五峰,在一片白雪皑皑、雾凇晶莹的银色世界里,于一片雄浑苍茫之中,你会听到从绝岩峭壁之间刮来的阵阵山风,如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所向披靡,那种气势之雄壮、之强锐简直可以撕裂整个山群,它用猛烈的呼啸呐喊出大山的豪壮和威猛。

这就是大山的声音,这就是大山的语言,既有轻鸣,也有重音,既有柔弱的低吟,也有震天的呐喊,如此天籁般的声音,如此激昂的呼叫,没有丝毫的做作和粉饰,它是大自然最纯朴的呼唤,是山岩巨石律动的脉搏,它能引发人情感的回应和心灵的共振,给人强烈的精神激发和理性感悟。

大山的声音是坚毅的,无论狂风暴雨的拍打或是冰雪严寒的侵袭,它依然坚韧不屈、刚直不阿;大山的声音是厚重的,任凭天崩地裂,它依旧稳如磐石,巍然不动;大山的声音是豪壮的,头顶苍穹、胸荡浮云,永远是气宇轩昂、傲然矗立;大山的声音是纯朴的,不需要任何添加,无需刻意的整合,原生原态、自然逼真;大山的声音是灵秀的,蕴藏着无法探寻的神秘,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大山的声音是安详的,一任乱世滚滚,喧嚣迭起,独自清守一方幽然宁静的净土,与世无争。如此,听大山的声音让人自信、坚强、豪放;听大山的声音让人感悟、沉思、明智;听大山的声音让人胸怀宽广、心路开朗。走进大山的怀抱吧,让我们在聆听大山的声音中去感受大自然最美妙、最纯真的声响,去感悟大山的深邃宽广和雄浑,去升华生命的灵魂和人生的境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