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婉清扬兮的头像

婉清扬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5
分享

父亲

父亲是个苦命的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爷爷和奶奶就离婚了,父亲归爷爷养。幸亏父亲有两个疼他的姑姑。父亲从小在两个姑姑家长大。尽管父亲的两个姑姑家境殷实,但那毕竟不是父亲自己的家啊!要是偶尔回来跟爷爷住,父亲就要受苦啦!据说有一次浑身长满了虱子爷爷也没有管他。 没有“母爱”是父亲童年的一大缺憾,但也使父亲要比同龄的孩子成熟得要早。

十六岁的时候,父亲便在二姑婆的安排下到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当学徒学做机械。父亲很聪明也很刻苦,不到三年便学到了谋生的本事。从此便不愁饿肚子了。

二十四岁时父亲回到了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南湖乡,经人介绍娶了母亲。不久我和弟弟便出生了。母亲要在家里带孩子,全家的重担便全压在父亲一人身上。曾经有一个月,父亲做机械赚了3000元钱。在那个年代,3000元钱可是天文数字。所以我和弟弟的童年虽然在农村度过,却比当地同龄的孩子要幸福得多,豆腐当早餐吃羡煞村里所有的孩子。

大约我7岁时父亲不做机械了,二姑公把他安排到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砖瓦厂工作。我们全家便搬到了鳌江,住在父亲厂里的宿舍里。由于父亲为人精明,很快便成了厂里的骨干。我和弟弟也开始上学了。由于我和弟弟学习成绩好,父亲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整天乐呵呵的。

我读初中时,父亲下岗了。为了供我们姐弟俩读书,父亲又开始做机械了,成年累月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有一段日子,父亲长了痔疮,不能坐,他便站着骑自行车去上班。就这样父亲不但维持了家庭开支,而且还在鳌江建起了两间落地房。

终于我和弟弟毕业了,开始工作了。父亲本应该安享晚年了,但他闲不住。他和砖瓦厂的几个下岗同事看到了商机,在温州市平阳县敖江镇梅源乡办了一个砖瓦厂。办一个厂子可不容易,从建厂开始到红砖出售,父亲动用一切社会关系,把砖厂经营得有声有色,充分显示了他的能力和魄力。

很快,到了退休年龄,国家落实政策,父亲母亲都拥有了退休金,这回在我们的劝说下,父亲真的决定在家里享清福了。

可是生活便没有让爸爸从此真的享清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活的不如意又使父亲皱起了眉头。母亲还可以哭,但父亲从来没有哭过,他是家中的顶梁柱,他相信困难总会过去的。直至我有了小清扬,父亲又重新有了笑容。由于我要上班,他便和母亲便帮我带小清扬,对小清扬百般呵护,爱屋及乌啊!

六年前我单枪匹马带小清扬到温州大学城附属小学求学,父亲总是盼周末到。毎个星期五傍晚,父亲总是站在自家二楼窗边看温州大学的校车到了没有。只要校车一停下,他便会赶紧下楼帮我和小清扬拿行李。有一次我有事情便和小清扬在鳌江商业城下车,恰巧我手机又没电了。母亲说父亲没看到我和小清扬从校车里下来,手机又打不通,急得脸色都发白了。等我和小清扬回家时,我还没来得及解释,父亲便拉下脸把我狠狠骂了一顿,我从来也没看他那么凶过。我被骂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但心里却是甜滋滋的。有爸的孩子像个宝啊!

父亲和母亲很恩爱,几十年相濡以沫从来也没有分开生活过,并且信誓旦旦任何时候都不分开生活。但是见我一个人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实在太辛苦,父亲还是“抛下”母亲一个人跑到温州帮我带小清扬。

两年前,父亲得了重病,在全家人的陪伴下,他凭着常人所没有的毅力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生命。但从此他却必须用药物维持生命。

为了让父亲就医方便,我租下了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高教博园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给父亲养病,并把母亲也接到博园居住(当时自己博园的房子租期未满,现已拿回居住)。父亲当时可开心了,逢人便说:“我女儿租房子给我养病呢!”

就算是养病,父亲和母亲也没闲着,帮我操持起了家务。每当我下班回家,总能吃到可口的饭菜,每天晚上我总能安心入眠,不用担心小清扬会踢被子……

父亲的脾气很硬,在我和清扬面前爱端着架子。小清扬总是偷偷地说:“妈妈,外公像太上皇一样!”我总是捂着嘴笑。但每天回家,要是看不到父亲,我和小清扬可是会着急的哦!

转眼小清扬小学毕业,到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读初一,住校。

刚开始的时候,父亲怕小清扬不适应住校生活,愁的是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整天在唠叨孩子不知道怎样了,搞得我是心烦意乱。还好母亲淡定些,总是劝慰他,孩子总要给她独立的机会,否则永远也长不大。他才克制一点。我忽然发现,硬气的父亲也有“柔情万丈”的一面。嗨,谁叫小清扬是他女儿的女儿呢!

等小清扬第一个周末“完好无损”地回来,父亲才松了口气。

可渐渐地,父亲又不开心了。小清扬进入了“青春期”,叛逆得厉害。刚开始,父亲用教育我和我弟弟的方式来教育小清扬(想当年他的教育方式很成功,我和我弟弟都很优秀,他为此很骄傲),可是这次他却碰得“头破血流”,小清扬根本不吃他这一套。好几次他和小清扬发生“冲突”,都想整理东西回平阳鳌江了。我只好告诉他,现在的孩子跟以前不一样,而且作为外公他似乎有点“多管闲事”了。虽然我的话挺重的,但父亲是个讲道理的人,他听进去了。从此,他和母亲只管理“后勤”,“教育”的事就不插手了。尽管我知道他在博园呆得很憋屈,但为了我能“后顾无忧”,他还是每天装得高高兴兴地为我的小家发挥“余热”......

父爱如山。如果说母亲是我们避风的港湾,那么父亲就是载我们出海的船,以把我们推向远方的方式拥我们入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