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戴高山(戴良支)的头像

戴高山(戴良支)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7/17
分享

戴高山散文诗二则

1.五里桥

从桥东往桥西行走,一路是五里;从桥西往桥东行走,一路是五里!

历史,正如永恒闪耀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又于西方落下。我们来自于富裕且又懦弱的南宋王朝,望见一群又一群粗壮的宋室子民,从年轻,一直奋斗到年老。

四十年啊,一条条长长的花岗岩,磨去了多少钢钎和铁凿的青春,碎落了多少陶罐和瓦瓶的历史。

有多少梦想从少年一直走到青年,有多少男人从壮年一直走到老年。五里桥,那挥之不去的黄金岁月,留下了,南宋王朝金色的辉煌。

而富得流油的黄金白银,渗透着,闽南父老乡亲勤劳、勇敢和智慧,成就了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壮观。

今天,我们从石桥上一路走来,海浪拍击着亘古永恒的花岗岩石,重叠着多少先辈脚印,历史诗章。

一千年不多是吧,只是春夏秋冬。然而,金汤永固的跨海石梁大桥,留下昨日的辉煌以及今天的荣耀。幸福,从来不会是简简单单的,沧桑岁月的蓝色海波,周而复始。

一代又一代基因的传承与延续,重组了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五里桥两岸的风,依旧蓬勃发展,生活富足,人文锦绣,百业雄发。

历史,无法剥夺一个民族的幸福。当我们再次从石桥上走过,今天,深深乌黑的海泥,埋去多少汗水,埋去多少岁月风流与滚滚红尘。和大海一起潮来潮去,风起云涌。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从古至今,五里桥可以作证,历史可以作证。不信是吗,请你跟随我的脚步——

从桥东往桥西行走,一路是五里,从桥西往桥东行走,一路是五里!

2.九日山

山连着九日,我静卧在东海之滨;东海之滨,有晋江之水滚滚而来!

春天自唐朝走来,之后有宋元明清。我们踏上海浪,从晋江的出海口涌出,九日山的身后,留下千般的记忆!

那些记忆,凝固成永恒的海丝印证,和唐碑宋墨及元舶明帆刻就的辉煌。那些年,人们有许多海上传奇故事,以及,平安归来的黝黑和幸福的脸庞。

人们把这些记忆,镌刻在坚硬的岩石。九日山,从此有了风雨难蚀的印证:或唐,或宋,或元,或明,或清……

而今天,更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越过浩瀚的重洋,在九日山的石壁上,留下了到此考察、真实有效的文字。

从此,九日山有了洋文书写的碑石;九日山再次得到,世界文明的认可!记得当年,大大小小商船拥挤在江口,等着顺风顺水的好天气,启程远航。

海丝的故事,正如春风传遍陆地海洋,远古的岁月和许多可以考证的碑石,将陶瓷茶叶、丝绸及日用和工艺用品,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

它们整装出发,穿越古老的海洋,漂过了五州四海,让中华文明,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认知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

风雨归来兮,一船船满载的金银珠宝,散发着珠光宝气的生活和幸福的味蕾,在泉州的聚宝街上,摆满富足的春光!

水手们面带着微笑,壮硕沧桑而快乐,他们昂头挺胸,迈开自由自信的脚步让生活,从船板上踏入故乡的土地。一路坚实坚韧、幸福温暖而又祥和。

这里是九日山,是太阳升起的故乡,她有许多祈风石刻,镶嵌着唐碑宋墨;这里是中国古老、文明的海丝起点!

这里,是东方民族熣灿耀眼的亮光,闽南故乡明媚的春天,从这里开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