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朵栀子香
暗夜归家,单车骑至拐角处,不料竟被一星幽微的白光攫住了目光——小路边,栀子花树丛中,那点白色像是夜空的星辰悄然遗落人间。
多少年来,花骨朵尚未绽放即被路人折走,如同未经花期的果子被提早采摘。我早已习惯了这处角落只有沉沉的墨绿。
停稳车,手不由自主伸了过去——捧在掌心细细端详,却见这朵“星星”竟有残缺,外层花瓣被鸟啄过似的少了一块,边缘枯萎成了枯叶般的褐色。
原来如此。这残缺反而让我心安理得,坦然采撷下来带回家去。
回家后,我特意选了个透明的玻璃杯,将它置于其中供养。栀子花只需清水便能活命,也许这亦是它们难逃被摘取宿命的缘由吧。
今日,花竟开了。
屋中飘荡着若有若无的香气,如游丝般、浮影般。我忍不住四处探寻,像一只饥饿的蜜蜂,贪婪地嗅吸着这稀薄而珍贵的芬芳。
然而那缕香却如滑溜的鱼儿,每每刚被捉住又倏然溜走……
欲求不得反而更添诱惑,我不由得再次努力而专注地搜寻起来——这缕幽香,若有若无,最是勾人。
去年此时,我也曾在故乡老宅前后采摘了十几朵栀子花,插在盛水的花瓶里,放在床头柜上。
谁知入夜后,浓烈的香气如重重帷幕裹住身体,竟令人头昏目眩,辗转难眠。那香气横冲直撞,霸道猛烈,与眼前这一朵的幽微气味迥然不同。
古人早有箴言:“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原来香氛太盛,竟也成了负担,反不如若有若无的余味更令人神往。
栀子花只需清水供养,便如人类只需微渺的希望也能支撑下去;那透明玻璃杯中的花儿,宛如世界深处一点无言的微光,却足以映照出整个精神宇宙的轮廓。
它的香气萦绕在鼻端,是幽幽的,浅浅的,却又挥之不去。这香气非但不是浓烈的占有,反而成了你心中寂静的旷野上飘拂的一丝清风。它低语着,真正的美,只肯为那懂得退一步,留出空间去容纳余韵的心灵而现身。
这朵有缺憾的花,在清水杯中静静吐露芬芳,似在默示:美之真谛,原来正藏于这“若有”与“若无”之间微妙的张力之中。
它并非完璧,却以残缺为镜,映照出生命不竭的韧力——原来一点微光,足以穿透世间的幽暗;一缕暗香,竟可安顿人海中游荡的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