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朵玫瑰的破晓时分
一
过节放假,在上海定居的外甥(堂姐家的)一家回老家团聚。女儿忽然提醒:“明天表嫂过生日呢!”
我们赶忙张罗起来,订了蛋糕,又邀请他们全家吃饭庆祝。
做蛋糕的事,托付给了另一个外甥(表姐家的),他妻子在本地蛋糕店工作。
我特意嘱咐:“蛋糕要做得精致些。”
外甥答得爽快:“舅舅放心,我媳妇亲手做,明天准时送到。”
临挂电话时又问:“寿星是先生还是女士?”
“三十岁左右的女士。”我答道。
二
第二天蛋糕端上桌时,满屋子响起一片惊叹——乳白的鲜奶裱花铺展如雪原,上面错落有致地立着六朵红玫瑰。
不是人造花,是鲜花。花朵饱满水灵,像是刚从枝头采撷而来。
寿星的眸子瞬间亮了,大家也都围拢过来细看,这般鲜活的玫瑰,在寻常蛋糕店的橱窗里可不多见。
六朵花大小几乎相同,花瓣厚实丰润,在暖黄的灯光下泛着丝绒般的光泽。
三
饭后送客归来,我拨通外甥的电话道谢。
他在那头笑着说:“舅舅喜欢就好!今天破晓前我们就去花市了,我媳妇说鲜花才配得上过生日的贺意。”
“怪不得!这也太认真了吧!”的确出乎我的意料。
“她一朵一朵地挑,比对着花瓣的弧度,说要选出六朵最饱满的。回来后又小心修剪,用保鲜膜把花茎仔细包好,这才稳稳地栽在蛋糕上。”
原来这惊鸿一瞥的齐整,是外甥夫妇起大早去花市一朵一朵挑选的结果。
这让我想起中学时代,语文老师批改作文时,总会在页边留下细密的评注。那些红色字迹蜿蜒在稿纸边缘,像雪地里突然冒出的红莓果,在我平淡的青春里,注入了思想的甜浆。
四
蛋糕已吃完,那六朵玫瑰也终会凋谢。可那份用心,却长久地留在了记忆里。
人世间最动人的,往往就是这份超出本分的用心:老师批改作文时多作的批注,外甥媳妇做蛋糕时专门挑选的玫瑰……
这些本可寻常甚至敷衍,却偏要认真的一个个瞬间、一幕幕情景,比礼物本身更珍贵,更值得收藏。
看似“多余”的用心,恰如撒在平凡日子里的蜜糖,让生活这块普通的“蛋糕”,也能绽放出令人心动的花朵、散发出令人陶醉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