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伍大伟站在阳台上,探出身子往外面晾衣杆上晒衣服。
“叮铃铃……”老式座机的铃声,撕破了午后的宁静。
他快步进屋,湿手在裤子上蹭了蹭,抓起听筒,“咦!是他?”这声音已有四五年未曾听到了。
“久违了!恭喜你又添孙子!”前几天已听老婆闻小雯说,姨侄女又生了个儿子。
电话那头的周二泉声音洪亮:“好久不见!邀请你们到无锡吃螃蟹和汤包啊!”顿了顿,语气更加热切,“打电话,也是请你这个大作家,给二宝取名呢!”
“你和盛一层都是语文老师!还有孩子父母呢。”伍大伟推辞道。
提到盛一层这个名字时,他下意识地放轻了声音——这位老实巴交的连襟,总是让他心生几分谨慎。
“盛一层?信不过他!”周二泉鼻子里哼了一声,那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带着明显的不屑,“二宝出生10天啦,该有个专属他的喊声了。晚上十点前,大作家给答案,恭候!”
挂断电话,伍大伟突然想起三年前的那个夏天,海城市在HL花海召开创建“5A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双创”动员大会的场景。
那时他和妻子闻小雯被眼前绵延的花海迷住了,会后就在“花海名邸”订了套小户型投资房。
喜欢跟风的姐姐闻尔雯得知后,也跟着订了一套。
不久后,闻尔雯的丈夫盛一层光荣退休,学了驾驶,买了新车。
晚上九点半,伍大伟拨通了周二泉的电话,“亲家,结合孩子生辰八字,还让智能系统审了,取两名字供参考。”
“谢谢亲家!”周二泉的声音依然洪亮。
“是这样的,”伍大伟正要细说名字,周二泉突然打断:“我先说个小事。”
“那……你先说。”伍大伟不由心头一紧。
“盛一层他们想让二宝姓'盛'……”周二泉语气严肃,“按无锡规矩,一旦姓盛,以后我们家族搞活动,二宝是进不了门的!”
“呃……这个……”伍大伟吃了一惊,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听筒。盛一层——这个一向低调的语文老师,竟有这般打算?
“近年来又购房、又买车,还让二宝跟他们姓,分明打算让孩子回他们家乡啊!这……什么意思?”周二泉的声音里透着压抑的怒气。
“是吗?不会吧。这……几者之间应该没有联系啊。”
“怎么不会呢?我们老夫妻俩把钱都用在孩子们身上了。而他们!”
伍大伟……不想继续谈这个话题:“二宝的名字,我的建议是——”
“没姓‘盛’吧?”周二泉再次急切地打断。
这个问题悬在电话线两端,像一根突然绷紧的弦。
翌日,伍大伟特意打电话问了姨侄女。电话那头,年轻母亲的声音轻松自在:“姨爸爸,两儿子嘛,我就随口说了一下而已。”
“随口说了”——这四个字轻飘飘的,却在伍大伟心中激起千层浪。
二宝的姓氏之问只是个引子,真正需要解答的,是人类进步的文明之问,是横亘在两个家庭之间的信任之问、亲情之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