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段红芳(清纯芳心)的头像

段红芳(清纯芳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1
分享

酒(散文)

“酒逢知己千杯少。”我承认我有点酒鬼的倾向,喜欢和朋友一起小酌几杯,二三两的酒量,喝到晕乎,正是恰到好处。但我喝得有了晕乎感,就绝不贪杯了。

女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头脑清醒,而不是一醉方休,不能让自己醉得陷入“危险”之中。

在酒家族中,我最不喜欢喝啤酒,不喜欢啤酒苦涩味。生活已够苦逼了,何苦要苦上加苦呢!对那些喝啤酒的人,充满了嫉妒羡慕恨。能咽下啤酒的人,说明他们的生活很甜蜜,要用啤酒苦涩来调味。而我喜欢果啤,果啤不是酒,但它带了一个啤字,我把它归在酒类里,它甜甜的味道,宛如初恋。

白酒就像邻家的小辣妹,却是酒中的王者,它直接支撑着酒文化的盛衰。它让人感到亲切又是随时可见,出镜率最高。白酒的队伍壮大,枝繁叶茂,而品质是参差不齐,不管怎么说,白酒是酒家族里的大哥大,却是世人眼里的邻家小妹。

谁家没有几瓶酒?谁家有了红白喜事不以酒待客?所以白酒的地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更加牢固和悠久。“话到七分,酒至微醺;笔墨疏宕,言辞婉约;古朴残破,含蓄蕴藉,就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刘墉《萤窗小语》完美地道出喝酒的最高境界就是微醉。看来,我一个小女子,也到掌握了喝酒的最高境界!

酒成了聚餐的焦点,喝酒也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爱好。我成了不贪杯的酒鬼之后,对酒就产生一种迷恋。所以,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要寻找当地人喝的酒。

那日,在棣花荷塘边国画采风。从清风街走过的时候,就闻到一股特别的酒香。我情不自禁地问同伴:哪儿飘来的酒香?同伴不以为然地说:前面有个周家包谷酒坊。一听有酒坊,更何况是包谷酒,我一下精神倍增:包谷酒——是不是我们小时候喝的那种放点糖精的包谷酒?就是腊八节做的包谷酒。同伴摇头不语,这让更加我充满好奇,我要去看看这周家酒坊的包谷酒和记忆中的包谷酒是不是一样。我加快步伐,把同伴远远地甩在后面,甩在她那句:“真是酒鬼”的谩骂中。

随着酒香,一头便扎进了周家酒坊。

酒坊店面不大,里面有几口大缸,用红字贴着,浓浓的酒香从大缸里袅袅升起,扑鼻而来,让我无暇顾及酒坊的陈列与环境。我一心想看看它是不是那种带有妈妈的味道的包谷酒。店家见有人进来,自然很热情地介绍他的好酒,带着一点泛黄的酒被他倒入一个精致的小酒杯中,让我品尝。我对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销售套路,是不肖一顾的,酒好不好我一尝便知好坏,这倒不是我有什么厉害,而是我觉得适合我的,就是天底下最好的。

周家包谷酒在外貌上,和我记忆里的农家包谷酒,完全不一样。我有点失望,但缕缕的酒香在鼻尖缭绕,我体内的酒虫被勾引出来,管它三七二十一,先让我喝一杯。我这么一想,就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一股火辣辣的味道从舌尖穿喉咙直奔到胃里,顿时脸火辣辣地泛起红光。同伴这时也进来,一看我伸手接第二杯酒,就赶紧说:你悠着点,这是包谷酒,劲大……

还没等她说完,第二杯酒已经被我饮入咽喉了。

我并没觉得这包谷有多好:没有妈妈的味道。我呢喃地说。老板和同伴听了先是一愣,继而便是开怀大笑。他们这一笑,倒让我尴尬了。同伴用胳肘怼了一下我,我脸更红了。

老板是聪明人,赶紧给我解围道:你说的那种包谷酒和我这不一样,在工艺流程上是不能相提并论,我这是通过发酵蒸馏等手工制作而成酒,就和茅台酒一样,只是在原料和水质、气候、温度等因素不同,口感上也有差别,但酒的质量上和工艺上是完全相同的。你说的那种具有妈妈味道的酒,在工艺上来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酒,而是类似醪糟汤……我们家这包谷酒坊是陕西省第三批非遗工坊。周家酒坊传承祖辈百年的酿酒方法,刚酿成的老包谷酒,呈现出橙黄色,澄清透明,无杂……老板滔滔不绝地说着。

在单位,我辅助非遗工作,常常收集整理非遗项目的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保护与传承是非遗工作者的责任,所以一听这包谷酒是非遗项目,我又来了精神,仔细环视了一下这个店面不是很大的周家酒坊,墙上的挂着:“吼秦腔戏,喝包谷酒”“清风徐来,谷酒飘香”“老酒敬远客,新酿亲近邻”“高山流水”“厚德载物”等等的名人字,一看就知道老板是个文化人。柜台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美酒,有包谷酒、葡萄酒、柿子酒、拐枣酒等品种供游人品尝挑选。老板看我们饶有兴趣,就不失时机地介绍:文化是魂,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没有文化支撑,一切都是空壳……从老板的言谈举止和店内的陈设布局上看,老板不仅传承了手工酿包谷酒的工艺流程,更是传承、发扬了秦楚文化的精髓。

真想和这么有文化内涵的老板好好聊聊,可因时间关系,我们不得不和周老板告别。同伴是懂我的,买了二斤包谷酒作为午餐时用酒。

我们到了荷塘喊泉亭,就开始了国画的实景临摹。一望无际的荷塘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一阵清风过,碧绿的莲裙摇曳出的淡雅,犹如少女清丽的美貌,无需张扬便能引人倾慕。荷花已开半池,亭亭玉立又落落大方。荷花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我们慕名而来,席地而坐开始了画起荷花来,很快就忘记了身处游人如织的棣花百亩荷塘。“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包谷酒的香味和荷花的清香缕缕飘来,提醒我们还在红尘中挣扎。

午餐时,我因贪杯,更因周家包谷酒的纯良品质,而醉得翩翩起舞,引来同伴们阵阵的笑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