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故郡,形胜东南。星分翼轸之野,地接衡庐之秀。赣江抚河交汇处,自古兵家必争地;西山南浦相望间,从来文脉鼎盛乡。汉将灌婴筑城,始名"灌婴城"(1);唐王勃作序(2),更显"物华天宝"。昔者许逊斩蛟治水,王阳明赣南平叛,近有丁卯年仲夏夜——惊雷裂暗幕,铁血铸新天,千年文脉与革命星火于此交辉相映,乃成英雄城不朽之魂。
章贡合流处,文明始滥觞。青铜时代虎纹鼎彝,吴城遗址斑斑犹存;海昏侯墓金饼麟趾(3),汉家气象灼灼生辉。滕王高阁临江渚,帝子笙歌随逝水,子安挥毫处,“落霞孤鹜”染透百代诗笺;洪州窑火映星河,秘色青瓷(4)泛碧漪,匠人运斧时,冰裂纹理暗藏天地玄机。至若徐亭烟柳,梅岭晴云,皆文人墨客留痕处。澹台灭明南游讲学,儒风渐及蛮荒;敬之掷剑镇蛟龙,道法泽被苍生。尤见八大山人哭之笑之,泼墨写残山剩水,白眼向青天(5);黄秋园笔走龙蛇,焦墨皴苍崖古木,清气满乾坤。书院弦歌不绝如缕,白鹿遗风育江右俊彦;市井闾阎烟火绵延,豫章竹器传百姓春秋。
岁在丁卯,黑云压城。黄浦江畔血痕未干,武昌城头刀光又起。六万志士凋零殆尽,九州山河风雨飘摇。当此危局,群星汇聚洪都:周恩来星夜渡江,帷幄运筹(6)于江西大旅社;贺龙振臂誓师(7),赤诚尽付于新入党帜。叶挺剑指南粤,朱德暗伏奇兵。前敌委员会灯火如豆,却照透沉沉夜幕;作战地图上朱砂蜿蜒,正裂开崭新乾坤。
八月朔日,子夜将阑。忽闻枪啸破空,如共工怒触不周山!霎时火网交织,贺龙部红巾耀目,肉搏撞开藩台衙门;叶挺军刺刀映月,强攻克取天主圣堂。枪火裂重霄,恰似当年滕王阁上落霞飞焰;呐喊震星斗,更胜赣江潮头惊涛裂岸。鏖战四时,三千守敌尽墨,城头终易赤帜。然街巷血泊凝紫,伤者倚壁低吟。总指挥部内,周恩来抚停摆怀表(8)——时针永驻凌晨二时,此一刻:石破天惊!
南征路险,荆棘塞途。会昌城下硝烟蔽日,义军将士冒矢争先;三河坝前恶浪滔天,朱德孤军背水死战。当是时也,弹尽援绝,存者不足八百。玉阶拄杖(9)立阵前,声震闽赣:“此星星火,必成燎原(10)之势!”残兵相顾,目若炬火。遂越关山重重,饥肠辘辘而战歌不绝;转战湘粤迢迢,伤痕累累却红旗不倒。及至井冈峰峦,两双大手相握,两股铁流汇作滔天巨浪——南昌惊雷终化万里赤霞,染透东方苍穹,威震寰宇!
九十八载风云激荡,古城枪声犹在耳;万千重浪淘沙见金,英雄城阙更昂藏。万寿宫中香火绵延;阳明路上遗训犹存。滕王高阁临江渚,千年巍峨;绳金古塔凌霄汉,依然雄峻。八一大桥虹跨赣水,车流恰似铁军洪流;秋水广场星落平沙,激光幻作当年弹雨。最是动人处:孺子亭前,老者提笔蘸江水,地书“军魂”二字遒劲;纪念馆内,少年轻抚起义枪,指尖感受历史余响。
且见文华璀璨处:海昏侯编钟鸣响,金声玉振伴烈士墙英名;八大山人荷塘畔,墨荷枯笔映红军旗鲜红。汪山土库程氏家训(11)“诗书继世”,与起义宣言“救国救民”隔空相和;绳金塔下古戏台,采茶调(12)里新编《破晓洪都》。香港学子林氏观青铜伏鸟虎(13),惊叹:“商周神工照见革命者胆魄!”此正是:千年文明沃土,育出英雄铁树;万丈革命霞光,反哺文脉长青!
今登滕王高阁,但见长天秋水,落霞孤鹜。当年弹孔斑驳处,紫藤花发,灿若云锦;昔日鏖战街巷中,书声琅琅,清越入云。纪念馆玻璃柜内,停摆怀表锈迹犹存,然其铿锵心律早化入城市脉搏——在每月首日国歌嘹亮中震荡,于每艘江轮鸣笛启航时回响。八一大道梧桐参天,枝干虬曲如战士筋骨;赣江新区广厦摩云,玻璃幕墙映朝晖似火。
壮哉南都!藉青铜器之厚重承革命薪火,凭水墨韵之空灵著英雄史诗。洪州昌城,钟陵龙兴。军旗所指处,文明永续时......赋成掷笔,仰观八一军徽耀日月,光射牛斗(14),与国不老;遥见英雄城廓矗天地,气贯古今,历久弥昌!
注释:
1、灌婴筑城——《汉书·灌婴传》载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大将灌婴率部筑豫章城,为南昌建城之始。
2、王勃作序——唐上元二年(675年),王勃于滕王阁作《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千古绝唱。
3、海昏侯墓金饼麟趾——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金饼285枚、麟趾金25枚,实证汉代“豫章黄金国”之称(《汉书·地理志》)。
4、窑秘色瓷——唐代洪州窑为六大青瓷名窑,其“冰裂纹”釉变技术载于陆羽《茶经》,窑址在今南昌丰城。
5、八大山人白眼向青天——明遗民画家朱耷(号八大山人)居南昌青云谱,笔下禽鸟多翻白眼,寄托亡国之痛。
6、帷幄运筹——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洗马池江西大旅社成立前敌委员会,现为八一起义纪念馆。
7、振臂誓师——据《贺龙传》,起义前贺龙对官兵宣言:“我贺龙决心跟党到底!”
8、停摆怀表——国家一级文物(藏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起义时贺龙所用怀表被流弹击中停摆,定格凌晨2时。
9、玉阶拄杖——朱德字玉阶。三河坝战役后,朱德率余部转战闽赣,史称“赣南三整”(《朱德年谱》)。
10、此星星火,必成燎原——1930年毛泽东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写给林彪的一封信,喻起义火种终成革命烈焰。
11、汪山土库程氏家训——清代南昌程氏家族建筑群,门悬“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楹联,为江右儒家文化代表。
12、采茶调——南昌传统戏曲“南昌采茶戏”列入国家级非遗,新编剧目《破晓洪都》演绎起义故事。
13、伏鸟青铜虎——江西省博藏商代青铜器,虎背立凤鸟,体现古赣先民“虎凤崇拜”,象征勇毅与新生。
14、军徽耀日月,光射牛斗——既指八一军徽光芒,又呼应《滕王阁序》“龙光射牛斗之墟”,喻南昌文脉与军魂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