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丁洁芸的头像

丁洁芸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1
分享

余生,读书自洽

近来,有人称我是文化人。甚感羞愧,吾等学识浅陋,谈不上有文化,无非就是闲暇时间多了几分读书。

我在小时候,是不懂文化的要义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仙居县人民医院职工宿舍区,我的家和其他邻居一样,一溜三间平房,从厨房通到父母的卧室。唯一与现在不同之处,厨房有一个四方天井,下雪天可以边吃着热食边看大朵的雪花飞扬。父亲还借地利之便,将临海闻名的白水洋豆腐放在天井里的石桌上,待雪覆盖,冻上一夜,第二天就可以给孩子们炖上一锅清味的冻豆腐汤了。

还有一处,是从父母卧室出去,对面几十立方的小池塘,伴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池塘水草边,有着无数的螺蛳。那时我的小身板喜欢贴着塘沿,用手去捉,总被母亲大声喝斥了去。有时,池塘里来了几只小鸭,黄绒绒的浮在水面上,甚是有趣。记得一次,邻居家的小孩不小心掉进了池塘,他被大人救起后,也彻底断了我捉螺蛳的念头。我怕水,估计就是当时留下的阴影。

如果论家庭文化氛围,父母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和中专生,也算有些许文化。记得小时候,父亲喜欢吹口琴、拉二胡、用海鸥相机,偶尔也素描动物;母亲喜欢黄梅戏、越剧,有时还带点文青范儿,小碎花、格子衬衫是最爱。而我,十足一个假小子,暑假帮邻居同学糊信封、卖冰棍、上山捕蝉,有时候一帮好友还在古村落里自由穿行……

我那时脑子里没长一点文化细胞,就连暑假作业,非要等到临开学才写。于是,挨骂、挨板子是逃不过的,边哭边写,边写边哭,通宵达旦“挥笔疾书”……这样的时日,我自己也知道不好,只是玩心太重,周而复始了几次。直到有一天,母亲在水井旁洗衣服,我帮她打水时,母亲说:这个学期,你不用读书了。我听后愣了一下,突然哇地大哭。或许,就在那一刻,我明白只有发奋读书,才会有好的人生。

于是,小学四年级开始,我下意识地去追赶班级同学的排名。从三十多名,到二十几名,一路上追赶,我忽然觉得学习也不是那么乏味了。看着班级里学习好的同学,总感觉她怎么这么好看,到后来读到了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发现古人说的是真的。不仅好看,班里的那位第一名女生,总是谦谦有礼,一点学霸的“霸气”都没有。再后来,上了初中,那些少不更事的男生学习成绩开始跑到了前面。理性思维方式,条理清晰,男孩优势明显。我偏向于文科,喜欢唐诗宋词带给人的哲理和诗意。

人生,一旦有了选择,有了需努力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坚持二字。那时候的我,还是少年义气。仙居县武术队来校招生,我一听闻就飞奔过去。由于身体条件较好,一番体能测试后,我成了每天闻鸡起舞的那个人。两年后,学业一落千丈,父亲照样给我一顿打,在我迷茫的人生路口,把我打进了学文的大道。

喜欢文字,它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在经典书籍里,每每读它,仿佛是圣贤们在与你交流、在谆谆教导,开卷有益。年长些的我,回顾过去,再想起小学班级里的那位女生的谦谦有礼,原来那时的她早就明白“人生沧海一粟,不过是一粒微尘”,无需骄傲和自满。这些个道理,也是在书里,有人指引着,让卑微的我们在星辰大海中不至于迷失自己。

正是如此,读书成了我每天的必需。一日不读,就会滋生世俗气,让内心的自私自利膨胀。静心读书,它让你悟得如何将匆忙的人生慢下来。忙碌的生活,不一定能滋养心灵。而将闲暇的时光交与读书,它会让你精神成长,让你懂得如何取舍。人生不过三万多天,人到中年的我,更有时光相催之感。所谓成功的人生有千万种,但那是人家的路。无须小看自己,也不必高估自己,平常心对待,在自己喜欢的读书生活里度过流年,也是未曾辜负的人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